陈润峰
摘要:在初中阶段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力度、提高教学有效性、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还有利于社会高素质人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对此建立正确认识,积极在工作过程中寻找能够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让学生在高效教学下更准确地掌握课程知识,更迅速地提升自身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若想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转变自身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加课堂教学案例,丰富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结合课内外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入手,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强化对学生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得以提高。
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可以从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这个角度出发。因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时间并不长,有的地区仍然没有完全摒弃应试教育观念,所以教师要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挥课程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能力,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可以尝试对国家政策和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进行了解,同时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在意学生的分数,自身的教学方式是否过于单一,并思考应该如何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刻板教学形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中的自由学习氛围,进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主学习意识。
2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和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为学生创造更多研究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机会,让他们突破学习局限、对教材内容形成新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和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无论是从互联网寻找一些网络素材,还是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寻找本校所用教材没有的内容,都是不错的选择,都要围绕课程主题展开。如此,学生在课程教育活動中可以更全面地接触知识、更综合性地思考问题,其收获必然是丰富的,整体教学也是高效的。
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情感共鸣
除学生自主性影响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之外,是否存在合理的情境支持、教师指导能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授课效率和效果。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创设更加合适的教学情境,借助情境指导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一旦学生在情境支持下和道德与法治知识及教师产生了情感共鸣,他们就能更积极地学习、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提升自我。反之,若他们始终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探究停留在理论层次,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必然迟迟无法得到提升。
4运用课内外知识点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教师要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需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将课内外知识点相融合,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对此,教师可以先对自己所接触的课外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相关内容进行丰富,同时全面了解这些课外内容,以便帮助学生选取适合他们现阶段学习的课外知识。之后教师还要合理地将选定的课外内容与教材相链接,将二者同时在课程上进行展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课外作业,如观看一些法治类节目,阅读当下较为有趣且权威性较强的法律法规条款,翻阅部分正向引导价值下的、具有一定思想法治教育意义的文章等。在观看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方式学习课外知识,书写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观后感、读后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保证他们可以将已经学习到的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践,并在生活实践中深刻体会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这对其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运用媒介,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传统模式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所以会出现有效性差强人意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媒介的合理运用。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要想改变这一状态,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必须加强对媒介的合理运用。这里的媒介,既指电子信息媒介,也指社会实践媒介,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借助媒体工具将知识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引导他们对道德与法治信息展开直观观察和具象思考,让他们在理解理论内涵后参与实践、感知其运用价值,必然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他们对道德思想和法律知识的掌握,促进其深度学习。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对电子信息及社会实践媒介的合理运用。
6科学设计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完善自我
教师要科学设计和落实评价机制,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再借助初中生的自我完善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帮助。然而传统模式下的教育评价存在严重的评价内容过于单一、评价形式过于刻板等问题,评价结论不具备良好的指导意义。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调整评价方式,设计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如将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同步关注学生成长表现和最终学习结果;落实差异化评价,对基础素养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评价和指导方式等。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发现学生在最终学习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调整,还能为其提供针对性教育指导,整体教学针对性更强,效果自然会更好。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育之所以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因为该科目课程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和态度,同时影响着学生生活态度的形成、价值观体系的建立。初中生的思维尚不成熟,他们正值建立价值观念、形成生活态度的黄金时期,只有在这一阶段不断接受正确的道德思想影响,学习法律知识,才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人格意识。因此,不仅是为了满足基础教育课程要求,也是为了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必须着力寻找能够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董雪平.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8):3-4.
[2]郑玉.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61.
[3]凌秀群.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策略[J].教书育人,2020,(19):27.
[4]高建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智力,2020,(0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