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奇 付 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ICU,安徽 合肥 230000)
慢性阻塞性肺炎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治疗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患者本身肺功能不全引发低氧血症,导致心律异常。(2)造成肺部感染,加重病情。(3)导致口咽干燥、排痰困难等[1]。循证护理特点是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包含要点:(1)利用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技能和临床经验。(3)患者的实际情况、愿望等[2]。现就循证护理在有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实行有创呼吸机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6~75岁,平均(60.35±3.25)岁。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5~77岁,平均(61.15±3.75)岁。两组患者身体状况无其他特异性疾患,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1)用前测试好机器,遵医嘱链接患者气道。(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各项参数变化。(3)根据情况及时吸痰,吸痰前提高氧气浓度。(4)保持气道湿化。(5)保证各管道通畅,防止插管脱出。(6)预防感染,呼吸机各管道定时更换、消毒。
1.2.2 观察组施行循证护理。(1)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置各项参数,吸气压力开始较低,患者适应后,缓慢提升至适宜压力,确保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2)预防感染:在每次口腔清洁之前,检测pH,定期收集和检测口腔分泌物,根据pH结果、病原菌类型选用合适药物,疗效显著。(3)为避免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及血行感染等不良情况,在患者接受基础营养支持的同时,采取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交替进行。(4)日常护理,定期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避免胃内细菌移行呼吸系统发生感染。做好室内通风消毒工作,减少感染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生命体征稳定情况。(1)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从治疗后血气分析数据与正常值比较,越接近正常值表明肺功能改善情况越好。血气分析数值包括: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3]。(2)生命体征标志生命活动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象,其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治疗后其数值越接近于正常范围表明治疗效果越好[4]。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数值,计数数据用率(%)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数值比较(x±s)
2.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数值比较(x±s,分)
有创呼吸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存在着引发多种不良反应的情况,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循证护理是以科学结论为依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最佳护理,解决了患者在有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6]。循证护理在有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数值较对照组接近正常范围,观察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生命体征数值较对照组数值更接近正常范围,观察组生命体征显著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循证护理在有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有着显著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