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2-22 08:03王诚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王诚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大致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从不同的教学方面入手,探析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问题;核心素养

语文阅读跟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随之提升。作为所有学科的学习基础,教师关注语文有效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理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措施。

一、引入以读代讲,把握文章内在含义

小学语文低年级课文的文章篇幅短,内容简单,没有深奥难懂的知识点,学生易于理解。据此,倘若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机械地对文章进行解读,让学生朗诵一遍,再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对课堂内容感到缺乏新意,使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采取以读代讲的方式,将课文富有感情地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和有意地训练学生的口语阅读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积累字句,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静夜思》这篇古诗的教学中,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古诗晦涩难懂,学习起来有点难度。而教师在教学中,先为学生朗读一遍古诗,让学生在教师阅读时仔细观察教师在哪些字进行了停顿,重读,在读哪些字的时候感情发生了变化。接着,教师在读完后,请学生进行朗读,并体会其中的情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多次朗读训练后,教师会发现学生在读到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时,声音不自觉地变小,让人产生一股思乡的情绪。这时,教师可肯定学生对该句的朗读,这说明学生已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学生在朗读这首古诗时,已形成了语感,语感是在朗读中形成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文字读出情感。最后,教师将这首古诗进行主旨的升华,教师为学生解释这首诗的意思,并让学生想象以后离开父母后的情感,通过情感的带入加之学生的训练朗诵,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培养自学习惯,凸显教师教学成果

良好习惯的养成会终身受益,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需重视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需改善学生阅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阅读姿势、阅读环境等。不仅如此,教师还需提醒学生在阅读中对一些生词和句子进行摘抄和做批注,以形成良好且有效率的阅读习惯。徐特立先生曾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要特别强调学生的思考和记录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在复习时,便能直接关注重点,提高复习的效率。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文章时,在每个自然段前用1、2、3进行编号,接着,圈出生僻字,画出成语,如果有不懂的句子可在旁边标问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做法能使学生在上课时快速抓住重点,课后复习又有条理和效率。

例如:学生在预习或者阅读中可能会碰到许多的生词,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字典。在预习或者阅读中,学生如果有不认识的字词,学生可以查字典进行标注。字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书,学生在字典的帮助下能明白生词的读法和意思以及该词的使用。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遇到不懂的生词查字典的习惯,而不是等着教师来解答生词,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逐渐意识到查字典的重要性,以促进自学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注重学习拓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如何让学生增强对学习的信心,促进主动学习的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后,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阅读,这从学生长期发展来看,这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需准备好上课的教学方案,在上课前可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工作,在课后,可进行一些實践性的作业,巩固阅读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课后的时间作业可灵活多样,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可布置学生一项预习工作,就是寻找冬天进行冬眠的动物。教师在讲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后,可布置几个作业,如,让学生在课后思考“雪孩子还能回来吗?为什么?”以及了解水的三种形态,以及相互变化的条件,这样,知识不仅局限于书本,还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在假期中,教师可提前布置假期阅读作业,让学生在阅读中摘抄自己喜爱的句子。像这样滚雪球的方式,将知识越积越多,学生对知识收集得也越多,进而提高了语文素养,也培养了自主阅读的习惯。

四、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促使学生更轻松、愉悦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主动探究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语文阅读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高效理解阅读课文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将课前准备的趣味素材或有趣视频呈现出来,同时针对所要讲授的阅读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做好阅读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课堂教学优化过程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地拓展课外趣味素材,选择生活化场景,唤醒学生的生活认知,以此有效增强课堂阅读趣味性,给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总而言之,教师要能够依照新课程改革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要能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中进行知识的有效探索,为构建高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专注于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养成,以此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霍淑梅.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读书文摘,2020(16):209.

[2]孙艳.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刍议[J].甘肃教育,2019(3):98.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