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红光照射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2022-02-21 08:16张革张波霍明东刘艳陈玉兵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24期
关键词:红光熏洗创面

张革 ,张波 ,霍明东 ,刘艳 ,陈玉兵

(1.南京市红十字医院肛肠外科,江苏南京 210000;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肛肠外科,江苏南京 210000)

痔疮属于外科常见疾病,有内痔与外痔之分。 混合痔属于痔疮的主要类型, 是内痔发展至一定程度,与相邻部位的外痔融合而形成[1-2]。 当前临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混合痔,以外剥内扎术最为经典,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但痔疮所在位置的生理结构较为特殊,术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水肿及渗出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这就要求临床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临床常规采取清水熏洗的方式保持术后肛门局部的清洁,可提升肛门清洁度,为术后创面的恢复创造有效条件,但单一熏洗的方式难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局部红光照射是利用红光治疗仪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可达到扩张深部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及加快局部代谢等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南京市红十字医院肛肠外科2020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142 例混合痔患者为对象, 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讨局部红光照射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南京市红十字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42 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9 版)》[4]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外剥内扎术指征,并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合并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肛周脓肿、肛瘘等肛肠疾病者。本研究已通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2 例。 观察组:男40 例,女 32 例;年龄 23~65 岁,平均年龄(39.32±3.14)岁;病程 2~8年,平均病程(5.92±1.13)年;体质量指数18.1~30.2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43±1.56)kg/m2。对照组:男 39 例,女 33 例;年龄 23~64 岁,平均年龄(39.41±3.19)岁;病程 2~10年,平均病程(5.88±1.16)年; 体质量指数18.3~30.2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2.39±1.54)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外剥内扎术。

1.2.1 对照组

术后采用常规熏洗。术后第2 天,清水煮沸,晾凉至60℃,置于熏洗架上,对患者肛门进行熏蒸,随后坐浴 20 min,1 次/d,持续熏洗 14 d。

1.2.2 观察组

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局部红光照射。常规熏洗后,协助患者取侧卧体位,采用旋磁光子热疗仪 (徐州市信达医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苏械注准20152260213,型号:XD-3000B),设定照射功率为 12 W,波长为640 nm,照射光斑直径为13.8 cm,照射距离为15~20 cm,每次持续照射20 min,2 次/d,持续照射14 d。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后 1、14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选择一根10 cm 的尺子,0 cm 端表示 0 分,为无痛,10 cm 端表示 10 分,为剧烈疼痛[5]。

(2)创面愈合情况:分别于术后 1、14 d 进行评估,包括创面面积、创面分泌物。 ①创面面积:于创面贴敷透明薄膜,依据创面边缘标记薄膜,计算创面的面积。 ②创面分泌物: 采用0~2 分的三级评分法,2分:分泌物量多,渗透1 块纱布;1 分:分泌物量少,未渗透1 块纱布;0 分:无明显分泌物,创面颜色鲜红。

(3)舒适度:分别于术后 1、14 d,采用 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进行评价,共4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共计28个条目,采用1~4 分的四级评分法, 各维度分值均为7~28 分,分数越高,表示舒适度越好[6]。

(4)生活质量:分别于术后 1、14 d,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价,共计 36个项目,分为 8个维度,采用6 级评分法,换算为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分别采用χ2、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术后1 d 的VAS 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4 d 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 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 VAS 评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72)观察组(n=72)t 值P 值术后1 d 术后14 d 5.52±1.02 5.56±1.05 0.232 0.817 1.66±0.25 0.92±0.22 18.855 0.000 t 值 P 值31.188 36.700 0.000 0.000

2.2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1 d 创面面积、 创面分泌物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14 d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 创面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组别对照组(n=72)观察组(n=72)t 值P 值创面面积(cm2)术后1 d 术后14 d 8.15±1.42 8.09±1.38 0.257 0.798 2.33±0.52 1.72±0.48 7.314 0.000创面分泌物评分(分)术后1 d 术后14 d 1.55±0.23 1.58±0.20 0.835 0.405 0.88±0.16 0.25±0.02 33.153 0.000

2.3 两组舒适度比较

两组术后1 d 的GCQ 各维度评分相比,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4 d 的 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 GCQ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 GCQ 评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72)观察组(n=72)t 值P 值生理术后1 d 术后14 d 11.25±2.26 11.30±2.29 0.132 0.895 16.26±2.33 21.17±2.49 12.217 0.000心理术后1 d 术后14 d 12.26±2.19 12.43±2.23 0.462 0.645 16.65±2.43 20.25±2.55 8.672 0.000精神术后1 d 术后14 d 13.24±1.89 13.36±1.92 0.378 0.706 17.15±2.44 21.26±2.48 10.024 0.000社会文化和环境术后1 d 术后14 d 13.71±2.11 13.78±2.09 0.200 0.842 17.75±2.49 21.26±2.79 7.964 0.000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术后1 d 的SF-36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4 d 的 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 SF-36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 SF-36 评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72)观察组(n=72)t 值P 值术后1 d 55.67±5.63 56.17±5.71 0.529 0.598术后14 d 71.76±6.24 83.86±6.79 11.134 0.000 t 值 P 值16.245 26.484 0.000 0.000

3 讨 论

混合痔是内痔与相应部位外痔相互融合而成,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不可逆的病理解剖改变,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8]。外剥内扎术是临床治疗混合痔的常用手段,但作为一项创伤性治疗方法,患者术后不可避免地存在创面疼痛、水肿等情况,加之肛周隐蔽、潮湿等特点,不利于术后创面愈合。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肛门疼痛,临床应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以往临床多在患者排便后采取清水熏洗肛门的方式,可提升肛周清洁度,但清水熏洗在促进创面恢复、减轻肛周疼痛方面的效果不甚理想[9]。本研究在常规熏洗基础上联合采用局部红光照射,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术后14 d 的VAS 评分较低,创面面积较小,创面分泌物评分较低(P<0.05),提示局部红光照射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用。 局部红光照射属于“光生物调节”方法,可产生光热效应与光生物调节作用,且具有光斑大、照射均匀及对机体穿入较深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将其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中,可通过光化学与光热效应,减少五羟色胺的产生与释放,发挥镇痛效果,进而减轻术后疼痛;还可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激活作用,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少创面渗出,达到抗炎镇痛的作用。红光照射肛周局部,可产生光化学酶促反应,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增生、组织再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术后14 d 的GCQ 各维度评分均较高,SF-36 评分较高 (P<0.05),提示局部红光照射在提升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舒适度与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良好。 分析其原因在于,局部红光照射的光热效应可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温热刺激,提高肛周组织细胞活性,降低神经元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局部疼痛,进而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局部红光照射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加快创面恢复速度,缩短康复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杜培欣等[10]研究表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行局部红光照射,可减轻创面疼痛,加快愈合速度,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证实局部红光照射的优越性。但受到现有研究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本研究中纳入样本量较少, 且观察指标缺乏全面性,存在一定局限,后续研究中应增加纳入样本量与观察指标,以深入分析局部红光照射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客观的依据。

综上所述,局部红光照射能够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愈合,提升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红光熏洗创面
发红光的蔬菜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