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龙
基于大数据研究时代,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使得课堂教学呈现新景象,其中微课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常见,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少数阶段。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较为普通,通过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教学实验法,以“微课”与以小学五年级《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一课为例,通过课的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对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1 研究目的
基于思明区小学体育COP课堂教学观察量表的大数据研究热潮,逐步将运动心率测试手环、课堂观察量表分析软件、白板一体机显示屏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引进到本区的小学体育教学当中。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普遍缺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学生存在练习被动,效果一般,兴趣低的问题,极大影响学生的练习密度与教学效果,从而导致所检测的课堂观察量表的数据不理想。在此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及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微课”技术,有助于提升学生练习的主动性、练习兴趣,从而提高练习密度与练习效果,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基于此,本文结合现代教育新技术“微课”与小学五年级《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一课为例,对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权威论文资料搜索网站,输入关键词“微课、小学体育教学、应用策略”,查询关于此类研究论文共147篇,其中关于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论文占18篇。由此可见,基于大数据下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是极有价值的。
2.2 专家访谈法
“厦门市基础教育优质微课程建设评选活动”目前已进行到第八届,结合该网站内对“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优质微课作品的分析,总结其中制作的亮点与新颖之处并对自身应用于该篮球课堂的微课进行改进,同时参照市级评选优质微课作品获得一等奖的教师,与其进行经验交流,从体育课堂教学中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
2.3 教学实验法
本次教学实验法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微课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总结出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充分保证实验的有效进行,挑选五年(6)班为实验班,挑选五年(5)班为对照班。实验班为该班级41名学生在微课应用中所提升的练习密度及练习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为同等人数的对照班。
3 结果与分析
3.1 利用微课活跃教学气氛,唤醒学生体育兴趣
微课使枯燥、抽象的讲解变得生动、直观、形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接触起来更加的方便容易。教學实践中,教师充分利用微课中生动形象、充满感染力的视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例如,准备部分的热身活动中添加热身趣味球操视频,学生可观看视频后跟着音乐进行热身与游戏;基础部分教学中播放NBA勇士队球星Stephen·Curry的精准投篮集锦,激发学生崇拜心理与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为提高练习密度打下基础,提升小学体育课堂观察量表数据分析的价值;结束部分以轻松的音乐伴随着放松视频一起完成,达到有效的放松效果。
3.2 利用微课讲解动作要领,强化学生技术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当授课内容为连续性运动技能时,教师展示的动作不能够随时停顿,因此学生很难清晰、全面的看清楚细节动作。此外,在教师展示时,学生通常只能以单个角度进行观察,导致学生只能片面进行学习。因此,该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观察与了解,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微课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外自主学习,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反复地观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2.1 应用微课解析动作细节,清晰教学之重难点
结合教材重难点内容制作微课课件,在课件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与剖析。举例来说,小学五年级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重点是蹬、抬、翻、伸、拨,这是由投篮的连贯动作所组成,示范过程中教师较难做到动作停顿并进行分解说明。因此借用微课中的动作分解图进行展示,便于学生观察本节课的教学动作并建立动作概念。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上、下肢协调用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导投篮时需要做到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并且能够将正确的协调用力投篮动作进行展示,但往往容易忽略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协调用力”这概念,学生仅通过教师的陈述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并克服此类教学易犯错误。教师可利用微课中将不协调用力的投篮动作进行播放,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不协调发力的投篮方式,理解其概念,有助于直接改正易犯错误。
3.2.2 分解练习易犯错误,指引形成正确动作
在基本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播放微课中所设计的易犯错误与正确动作的视频对比,引导学生对易犯错误动作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可暂停视频进行讲解,让学生根据微课中的正确动作对照自身动作进行练习,从而快速掌握正确投篮姿势。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保证动作的规范性和精确性,掌握动作的细节和要点,提高教学效果。
3.3 采用有效实验数据对照,发现实际练习成效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练习效果是检验一堂课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效果的指标之一。传统教学方式中由于教师对学情与教材的不熟悉,在教学语言上未能做到“精讲多练”,从而占用过多的时间在讲解与示范方面,减少学生的练习时间而导致练习密度下降。结合微课进行教学,减少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所占用的时间,扩充学生的练习时间,进而提高该课堂的练习密度,到达预设的练习效果。接下来以实验数据(表1、表2)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与“微课”教学模式的练习密度与练习效果(以“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一课为例)。
说明:(1)纠错人数:指的是教师根据练习项目进行练习,练习中所纠错过的人数总和;
(2)1分钟投篮命中率:男生投篮位置在罚球线后,女生投篮位置在罚球线前1米;以1分钟投篮的命中个数除以总出手个数,得到该学生的命中率,再进行分性别汇总;
(3)数据对比一栏中,符号“+”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说明:教师为同一人,教学人数、内容、组织形式、器材和场地布置与实验班一致。
4 结论与建议
4.1 巧设教学环节,解决教学重难点
微课从本质上来说,小学生在碎片化时间里观看视频,学习一到两个知识点。因此,微课视频内容质量是否有趣生动,会显著影响小学生对于微课的观看心理,进而影响课堂的授课效果。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直观的动作讲解与示范,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教师在制作微课前,建议先对本节课所需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任务、教学流程以及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列表。
4.2 定格动作细节,选择性循环播放
连贯性的动作在教学中很难被分解示范,容易造成动作的分离,实际教学中教师即便有提示学生观察点,但由于实际的示范速度限制学生很好地进行观察。并且,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够在同一练习时间内一直重复地示范同一项动作或慢动作进行示范,这也是导致练习效果不高的原因之一。基于上述情况,在微课的教学中皆可解决,建议在连贯动作示范中先进行完整动作示范,再接慢动作循环播放,以便未能够一次性地看清动作的学生再次进行观察。对于细节动作,可在微课视频中利用显著的标记进行呈现,有必要时可将动作细节进行定格,特别是对照易犯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时更需要如此,同时学生也可依据自身的练习情况进行对比。
5 结语
基于大数据新时代基础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微课在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培养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立下优质基础。对于微课的制作在创新方面的锻炼,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加以收集与运用,将容易吸引学生的教学素材进行选择性添加,争取创设出新时代微课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厦门市云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