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艺术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究

2022-02-21 17:38贾瑞红
当代体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体育小学生

贾瑞红

从概念上来看,艺术与体育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任何联系性关系:艺术重视个体对于知性美、感性美的追求,体育则强调体能训练与视觉冲击,二者虽然都拥有美,但美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但从新的角度进行分析,小学体育与艺术的融合依旧存在较大的可能性:小学生的思维极为活跃,对于艺术有着强烈的追求,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体能上的美与艺术中的美同样重要。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的重要价值,思考如何将艺术元素带入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小学体育教学以体能训练、体育技能教育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指导活动中,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接受体育知识为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体育技能。在学科特征的限制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指向了“动”的方向,与美相关的教育元素似乎并没有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新课改理念下,小学体育不仅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感性需求也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其开始强调学生感性思维在教学活动的表现,希望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完成艺术教育任务。用艺术元素去丰富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形成学习兴趣。

1 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艺术的必要性分析

1.1 改变课程结构,吸引学生兴趣

运动是一切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原则。古往今来,人类对于运动的探索时刻不曾停止,在生物的角度上,运动是生物的基本能力,是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在哲学的角度上,运动是个体创造价值的基本前提。哲学家帕斯卡认为,“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要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必须借助体育课程让学生参与到运动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虽然在向着新的方向发展,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短板问题依旧不容忽视: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感性需求,导致体育教学活动向着“体能训练”的方向不断靠拢,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借助艺术元素改变教学模式,能够将与“艺术”有关的素材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在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教学特点的同时,教师能够借助艺术元素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美术、音乐、手工等趣味艺术活动,以体育为主题的艺术活动将出现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这些素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价值,也能够使小学生主动记录学习过程。更多创造性元素出现在体育课程上,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随之萌芽。

1.2 降低授课压力,提高审美情趣

新时期下,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压力同样不容忽视。当传统的“体能训练”式教学被逐渐取代,以情感教育、互动探究为主题的全新教学模式开始活跃于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更要改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态度,形成热爱运动、终身运动的良好素质。在这一要求下,教学压力陡然提升:教师要从感性、理性的角度分别开展授课,除了运动技巧的讲解之外,更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主动体验运动之美。艺术的出现将有关教学任务转化为了可能:借助教学活动中的艺术性元素,教师能够选择与体育相关的艺术作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完成新课导入、趣味互动等任务。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步推进,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不断加深,其也能够利用艺术来表现体育中的感性美。小学生对于体育艺术的认识多是片面的,但借助艺术开展教学活动,则能够赋予这些美更为出色的感性价值:在体育学习中鉴赏体育当中的形体艺术、动作艺术,进而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对于学生来说,体育教学不再是一个单纯掌握体育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手段。

1.3 创新师生互动,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完全围绕着体育技能展开,更要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针对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等问题作出答复,调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必须尝试与学生进行多元化互动,以此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但从现有的教学经验来看,师生之间的互动并没有得到创新:以技能考核、体能测试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块依旧占据着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在后续的体育教学指导工作中,学生并不能形成主动参与课堂、主动配合教学活动的兴趣。通过艺术元素调整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围绕着“艺术”这一话题发起互动,师生双方能够主动探究体育知识,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技巧与互动方法。教师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课堂当中,而是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开始在“艺术”的角度上开发学生的体育思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双方围绕着体育课堂上的艺术元素展开互动,重新了解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

2 小学体育与艺术融合的教学方法

2.1 授课之前导入艺术,激发学生积极性

要实现小学体育教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就要在体育课堂当中寻找能够承载艺术元素的载体,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部分教师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体育训练上,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体育活动能力的开发,并不关注学生在感性层面的情感表现。这样的教学指导模式下,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保障体育教学工作高效开展,教师必须消除体育知识与艺术之间的隔阂:以体育为主,以艺术为辅,在教学活动中灵活选择育人载体,保障教学的高质量。

在体育教学环节,可尝试在开展授课活动之前导入艺术素材,借由既有的体育项目、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依靠对体育艺术的展示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拓宽视野,尝试在不同的环境中搜集体育资源。以体操、跳水等运动为例,其向观者直白的展示了体育当中的肢体美、节奏美与艺术美,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之前,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感受体育中的艺术。在后续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可围绕简单的体育技能训练开展教学工作,如肢体协调训练、节奏感训练等,将体育教学活动视为独特的艺术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发起授课指导活动之前,教师要重新认识体育课堂上的艺术元素:肢体律动,动作搭配,这是体育课堂上的独特艺术。在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之后,可结合体操、花样滑冰等运动项目开展体育模仿活动,感受体育当中的艺术。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体育教学活动难度更高,但开放性与趣味性也更强,学生必然会形成学习、模仿的兴趣。对体育知识的认识越到位,对于体育技能的了解也就越全面,艺术自然随之在体育课堂上萌芽。

2.2 课堂互动引入艺术,带动教学新发展

课堂互动是帮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接受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育人手段,要实现小学体育与艺术教育活动的完美融合,教师必须积极创新课堂互动形式。传统的课堂互动当中,师生双方发起互动的手段极为有限:教师通过体能测试、体育活动等方式布置互动任务,虽然进行了体育互动,但互动的内容局限于“检验学生技能水平”的肤浅层次,并不关注学生体育活动能力的表现。借助课堂上的互动重新创新教学模式,引入艺术元素,能够缩短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教师可通过课堂互动导入艺术素材,满足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短跑”教学为例,在对小学生的起跑动作、发力技巧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可配合各种体育活动融入艺术元素,如音乐作品在课堂上的应用。在短跑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作为短跑环节的“伴奏”进行播放,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奔跑的过程中体验相关旋律,在体育与音乐之间建立情感共鸣:激昂的音乐会调动学生的竞争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体育竞赛当中,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情绪高昂,将运动、竞争、拼搏等元素引入到体育课堂上,在感性的角度上认识体育教学的有关要求。沉静的音乐则能够帮助学生舒缓情绪,控制短跑的节奏,降低身体负担。将简单的教学视为独立的艺术项目来讲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此时,艺术借由学生的竞争、体验表现出来,是一种感性的美。在随后的教学指导工作中,也可以尝试借助“人物剪影”的方式来延伸课堂:将世界上著名短跑名将的冲刺、夺冠瞬间记录下来,要求学生进行配乐,将学生引入到相应的情境当中,感受体育当中的艺术魅力:体育是活的,是充满竞争的,更是具有独特魅力。从短跑到整个田径,见微知著,解读体育知识,让学生重新认识体育教学活动。

2.3 学生创作应用艺术,构建体育新模式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可以从两个角度开展,第一,教师通过教学任务引出互动,第二,学生借由日常的体育活动经验主动发起互动。师生双方分别掌握互动的主导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尝试融合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发起互动的同时应用艺术创作手法:用艺术来表现体育的独特特点,进而满足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教师的注意力不能完全放在“体育学习”上,更要在感性的角度上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为小学生创造融合体育知识与艺术元素的机会。

教师可尝试配合体育项目与艺术活动构建体育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在体验、表达的过程中挖掘隐藏在体育项目当中的艺术元素。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跳远”教学为例,在指导小学生学习相关技能时,可要求学生记录每一个瞬间,以绘画、摄影等方式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小学生负责运动瞬间的记录工作,以绘画、照片等载体将运动过程保存下来。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体育技能的表现特点,更能够对相关体育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形成乐学、好学的良好素质。在随后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借助应用、互动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将学生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围绕着“运动的瞬间”这一主题开展互动,通过图片的拼接,帮助学生回忆运动过程中的难忘经历。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借助艺术手段来培养自己的体育运动情感,并对体育教学的特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热情时,还可尝试借助手工活动来延伸艺术教育的范围,如较为常见的折纸人、火柴人等,依靠对“跳高过程”的回忆,展现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独特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绘画、手工活动都属于较为常见的艺术创作手段,其对于相关创作技巧并不陌生,当教师鼓励着学生将这些素材应用起来,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也会同步增长。

2.4 创新体育作业形式,艺术创作自由化

实现小学体育教学与艺术元素的完美融合,教师不能将精力全都放在管理学生上,更要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与创造力,帮助学习者搜集与体育有关的艺术素材,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应用、展示。学生能够了解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艺术创作中愿意展现出自身的主观情感,才能消除体育教学活动与艺术元素之间的隔阂。体育课堂上,少有教师会为学生布置体育作业:无法检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体育作业缺乏兴趣。应用艺术元素搭建作业新方式,则可以有效完成这一任务。

教师可尝试利用艺术活动来为学生布置体育作业,依靠艺术的感性、主观性特点完成育人指导工作。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配合多元化体育项目设计艺术教学作业。以篮球教学为例,篮球规则、篮球运动、篮球发展史等知识点相互杂糅,为学生创造了学习、互动的新机会。配合艺术元素可重新优化教学模块:在完成篮球教学任务之后,要求学生通过艺术手段“记录课堂”,将与篮球有关的知识用不同的载体表现出来。在音乐、绘画、雕刻等角度进行创作,有助于学生重新认识体育知识。教师要导入与篮球有关的艺术作品,如巴里·查普曼所设计的动态三维动画《The Big Flip》,篮球与画面完美结合,让观者充分体验到篮球当中的形态美、力量美。教师给出示例之后,学生要独立完成相关作业:可以搜集与篮球有关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尝试借助艺术创作将新的篮球素材展现在课堂上。如斯台普斯中心球馆外的十座大型雕塑,介绍了奥尼尔、贾巴尔、约翰逊等NBA篮球名将,当话题与学生的兴趣相互碰撞,可带领学生借助石膏、橡皮泥等材料进行雕塑创作。当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可利用泥塑、绘画为学生布置作业,以“介绍我喜欢的球员”为话题,要求学生创作艺术作品。在学生积累了创作经验之后,逐步向其他体育活动项目延伸,满足小学生的艺术表达热情。

3 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艺术元素,能够重新调整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围绕艺术、体育两大话题设计教学模块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中的艺术资源与艺术素材进行重新开发,结合课外艺术活动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看见艺术素材的不同表现,解读艺术的教育功能,才能保障教学高质量推進。

(作者单位:西安市浐灞第二十九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体育小学生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