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玉
【摘要】近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专家分析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因进城务工远离学生,缺少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加之学校教育能力和教师的管理范围有限,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和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在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家校合作有现实上的困难。本文对所在学校以家校合作专项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了解学校家校合作现状,从家校合作方式、内容、频率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在家校合作过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学校、教师、家长三个主体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家校合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亲师沟通
在农村地区,父母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学校和教师在教育上的管理有限和家校合作不充分等问题,将使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增多。完整的教育离不开家庭与学校任意一方,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多方协作。因此,需要客观了解和深入探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问题探讨有效、系统的家校合作对策,充分发挥家庭的主动性,改善家长与教师沟通难的现象。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共同促进家校合作,可以减轻“留守”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问题
第一,家校合作方式现状及问题。家长会是学校制度明确且连续的家校合作方式,以学校名义邀请家长来参与会议,商讨学生学习发展;其它合作方式则是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名义进行沟通,沟通方式更自由,针对某个学生。目前远程家访方式主要是打电话和微信。通过建微信群的方式能够将学校重要通知和作业任务发送给家长,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学习。但由于加入微信群的大多是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大多数教师在微信群发布通知后会使用电话告知学生临时监护人。家校合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但有部分家长提出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存在唯成绩论、态度不好等的问题,教师则认为有部分家长没有教育学生的责任意识。
第二,家校合作内容现状和问题分析。针对教师设计家校合作内容的问卷,提供成绩、思想道德、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选项供教师进行多项选择。所有教师选择了“成绩”,一半教师选择了“思想道德”,而选择人际交往或心理健康的教师仅20%。目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重点在成绩,但结合留守儿童关怀度低的特点,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心理健康上应当与家长进行更多的沟通,不能因为觉得学生年龄小、有友情上的陪伴等就忽略对学生的心理监护。
第三,家校合作频率现状和问题分析。对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分别进行访谈,分析得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沟通最多,而大多数任课老师仅在家长会时才与家长进行实地沟通。微信群的建立加大了任课老师的家校合作频率,但微信群沟通是一对多的,缺少特定的沟通。并且一些留守儿童可能父母回来次数极少,仅仅通过微信群无法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結合现实情况提高不同教师的家校沟通频率。
二、进行家校合作的意义
第一,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在与农村留守儿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实时调整对学生的看法、观点甚至是态度,更加细心、耐心地与学生或家长沟通,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从而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育行为等进行反思,从而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案、贴合学生学习需求。
第二,提升各主体对学生的关怀度。一方面教师能够以家长会、家访和电话交谈等方式与家长建立沟通,相互支持、互动合作,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和教育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能够通过家委会,督促和积极引导家长高频率多方面地关心留守儿童。
第三,优化留守儿童家庭。一方面家校合作能够对外出家长进行“再教育”,让家长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对学生的陪伴,避免家长“为了孩子挣钱”的思想转变为“挣钱耽误孩子”的行为。一方面能够给代理监护人提供帮助,目前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大多为隔代亲属,无法很好地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家校合作能够加强监护人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
三、以家校合作专项提出留守儿童对策
第一,学校方面对策。一是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学校定期对学生与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校现阶段采用的家校合作方式和沟通内容是否有效,能否解决学生教育问题;积极听取家长对家校合作的看法和评价,结合进行改善,以此营造和谐的家校合作氛围。二是建立合适的家校合作机制。结合父母缺失且生源均居住在学校附近的特点将实地家访纳入家校合作制度;结合家长实际情况开展合适的家校活动;建立及时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
第二,教师方面对策。一是营造良好的沟通联系氛围。良好的氛围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教师要主动去营造良好的沟通联系氛围。首先,要主动、积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感觉到学生有被教师重视。其次,教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热情真诚,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立场,为家长排忧解难,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教师与家长共同合作,让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由被动变为主的,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二是开拓有效的家校合作途径。一方面,教师之间以相似家庭为特点组成讨论组,探讨家校合作措施,运用集体智慧解决棘手问题,让教学体系内部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与家长建立互动交流组。如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的微信群,弥补家长陪伴不足带来的缺憾,同时保证家校合作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或家长群体,利用不同的方式如校讯通、电话、邮箱等开展家校合作。
第三,家长方面对策。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容易出现亲子关系障碍,不仅不利于学生情感成长,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家长应当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无法面对面也需要时常打电话、通视频,多注重孩子心灵成长,扩大沟通内容改善沟通方法;鼓励孩子说话,家长学会倾听,谈话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学习、健康方面问题,还应当关心学生的的心理、情绪变化,建立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加深家长与学生沟通,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家长与学校、教师的合作。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系统的、多主体的研究,获得了学校在资料、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课题组研究基础和实践上,总结得出论文。从家校合作方式、内容、频率三方面进行现状和问题分析,结合现状问题对学校、教师、家长三个主体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对策。同时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以家校合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上来,共同探讨提升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贾勇宏,张晓云 .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的实践困境与突破——基于 15 位教师与 10 位家长的质性研究[J] . 现代教育论丛,2020(6):11-17.
[2] 胡志涛 . 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家校合作模式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