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青
【摘要】就目前“双减”政策的提出,对于融合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双减”政策当中提出的分层次教学、学生全面发展和课后延迟服务都为融合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施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作业分层的方式去完成对于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的教育。还可以针对特殊学生制订相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策略,使得特殊学生可以融入教学集体和社会生活。
【关键词】小学;“双减”政策;融合教育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双减”政策
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且为解决“三点半”难题提出了以学校为主体开展课后服务。《意见》的印发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新起点。该政策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使教学的重点重新回归到课堂。并且要求学校和教师通过系统的设计,布置符合学生知识年龄阶段和兴趣发展的课后习题,以此来吸引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合理构建作业结构。并且,教师在学校内就可以通过课后服务的时间来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及时做好反馈,既解决了学生辅导的难题,又为家长减轻了负担。
2.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针对特殊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的一种教育模式。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让特殊障碍人群通过和一般人群的融合交流、学习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他们和正常人群之间的界限,融入到正常学习当中,为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融合教育既要让特殊人群融入到社会当中,也要向社会去普及特殊人群的理念,让当今社会群众真正地了解和包容特殊人群。融合教育通过对教育资源和教育人员的重新分配,将特殊学生放置于相对普通的环境当中,与普通学生一起完成学业,使他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更为其以后融入社会作准备。
特殊学生在与人相处和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接收到外界的信息,让特殊学生逐渐适应正常的社会学习和生活氛围,塑造良好的个性,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和相互接纳的心态,提高他们融入正常社会的自信心。融合教育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学校对教育教学环境作出相应的改变,促使特殊学生可以融入到正常学习中。
二、现阶段融合教育面临的困境
融合教育是当今国际社会上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趨势,也是向社会输出平等互助理念的教育模式之一。现阶段我国重视融合教育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支持融合教育发展,促进融合教育在各省市开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融合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教学质量差、严重缺乏相关专业教师、缺乏规范标准等困境。
1.特殊教育背景教师缺失
虽然融合教育的趋势是要让特殊学生融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当中,但是如果完全在融合教育当中运用无特殊教育背景的师资,就会导致教师无法充分认识到残障儿童的个体差异和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更无法给予特殊学生合适的帮助和顾及他们的尊严。此外要想开展好融合教育,学校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康复师、学科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就目前投资建设的融合教育学校和试点班级来看,此方面的师资力量都较为缺乏,这就导致了目前融合教育发展中的不匹配。
2.相关规范标准有待完善
就目前融合教育的实施现状而言,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方法是: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其成绩不计入学校和班级的总成绩。这就意味着普通教师对待这部分学生的心态可能会存在问题。认为他们的存在与否与自己的班级没有多大关系,这极有可能造成学校和教师对于这部分特殊学生的忽略,从而背离了融合教育的初衷。虽然目前我国多数省份都实施了融合教育进校园的方针,但是相关的监管机制或针对现实中出现问题的研究中心仍需规范、完善。因此,要想融合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将目光转向完善机制,促进融合教育能够走向更好的方向。
三、“双减”政策下融合教育的实施途径探究
在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当中,教师必须坚持个别化和特殊化教育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殊身体情况、心理情况等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时间,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来达到充分发展学生个体能力的目标。
1.学生分层,制订方案
进入融合学校或者融合班级的学生,都存在一些先天性的障碍,比如,学习障碍、自闭症、残疾等。针对这些情况的学生,针对他们的教学方法和课后作业巩固类型等都不能和普通学生相提并论。特别是在“双减”政策之下,本就强调学生要进行分层教学,这就为融合学校中为先天缺陷儿童分层教学创造了契机。比如,针对自闭症儿童,他们会做出一些刻板行为,但是其模仿能力、创造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比较突出;而针对智力障碍儿童就要关注发展其生活自理能力。虽然他们同处于一个班级,但是他们都是不同的个体,相较于普通学生的层次差异,他们之间的差异会更大,需要教师去进行差异化分层教学,注重到不同类型的学生的不同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
2.教学分层,实施策略
而在将学生的特殊情况了解透彻之后,就需要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具体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融合培养的教师需要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并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三维能力目标的总体发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根据最近发展区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至于让学生习得性无助。
比如,在语文的识字教学当中的教学目标设定:如,针对“筷子”这一生词的教学,正常学生是要求其能掌握生字的拼写和造句,而针对于自闭症困难儿童就可以发展其特殊能力。比如,去绘画这个生字相应的图片,针对智力相对低下的儿童是要要求其知道筷子这一餐具的日常用途,并且知道如何去正确使用这一餐具即可,并不要求他能掌握写法和用法。分层次教学目标,在课堂当中运用,对于融合教学来说起到了指向性作用,而对于各层次的学生来说,对他们有激励作用,并且为他们之后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准备。
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并把分层教学方法设置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比如,针对生活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设问,对于普通学生就可以设问:“你能说出国字的部首是哪个吗?你能用它去造一个句子吗?”而针对于学习较困难或智力稍有缺陷的学生,就可以向他询问:“请你为大家数一数国这个字是由几笔构成。”针对学生的层次来设定课堂的回答问题,可以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效的参与,进课堂当中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融入班集体。
对于融合教育的分层教学,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之上,还体现在作业布置之上。“双减”政策也对作业布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文件指出需要保证作业的质量,而不是去追求数量,鼓励布置分层次的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这就和融合教育的初衷不谋而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校合作的途径去向,给基础较薄弱或者智力出现缺陷的学生布置需要家长辅导的作业。比如,让家长辅导学生进行生字的拼写,手把手进行生字的练习。而针对于智力正常无社交障碍能力的学生,就可以要求他们在学校内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并且由教师进行辅导。
3.全面发展,促使特殊学生融入社会生活
融合教育的初衷是让特殊学生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而不是为了他们去降低标准。因此,“双减”政策当中提到的:要利用课内和学校内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向性目标,同样也适用于特殊学生。并且教师还要更加重视与残障儿童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性去发展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当中能够取长补短。
现在,针对“双减”政策提出的“三点半”难题解决方案,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教师辅导和“第二课堂”的课后延时服务。比如,在“第二课堂”的安排当中就可以请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师,针对特殊学生群体来制订适合他们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用艺术来作为残障儿童与世界交流,释放自我天性的手段,用艺术来康复他们的身心,用艺术来挖掘他们的天赋。其实不难发现,大多数的残障儿童在艺术方面都格外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学校在针对“第二课堂”活动安排方面就可以为此类型的儿童多安排艺术方面的类型培养关注他们的情绪发展。特别是针对于自闭症儿童,其有较高的艺术天分。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培养他们的艺术能力,让其情绪在艺术当中得到释放。而针对于那些身体残疾智力却健全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在“第二课堂”活动安排时,为他们请来专业的康复师进行康复训练,及时与家长沟通学校康复训练的结果,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四、结语
纵观我国现在教育的改革和教育高速发展都离不开全社會的支持。融合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融合就是要教会人们学会平等互助和包容亲近。用所有人的努力来帮助这些特殊的学生融入到这个社会的大家庭中。而在融合教育的同时,也不应当让特殊学生觉得自己过于“特殊”,还需要教他们学会自强自立和自助。因此,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相应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开创性思维,尽可能地帮助残障儿童顺利地加入学校和之后的社会生活当中。虽然目前我国的融合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这也正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用创新性的研究和常态化的教育理念去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艳.融合教育前提下培智低年级段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27.
[2]石红军.微课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105.
[3]苏晗.21世纪以来我国融合教育教师研究可视化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10):112-116.
责任编辑 陈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