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
摘要:国有企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着眼于新时代的新要求,积极对国有企业的培训体系进行创新与变革,履行新时代下赋予国有企业的重要使命,把完善职业教育、建设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等作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国有企业;培训体系;创新变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新时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征程的最强音,对国有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定位,基于新的历史脉络,国有企业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对培养新时代下的优秀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培训工作该如何有效开展,并进一步创新与变革,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思考方向。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培训体系的现状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1.在员工培训体系的重视度不足
对于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来说,开展培训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目前来看,已经有不少国有企业逐渐意识到在培训体系上要关注员工的素质成长,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是会出现领导层缺乏重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不够严谨的问题,尤其是落实到实际的培訓课程上。第一,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对员工开展政治学习工作,就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很多培训工作都还停留于简单的程序上,缺乏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机制;第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不多,并不愿意下太多的功夫,一方面,由于企业领导对员工培训工作缺乏战略思维的概念,没有深刻意识到企业长期发展有赖于对员工开展系统培训,另一方面,有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甚微,使得其在员工培训的资金开支上捉襟见肘;第三,大部分企业培训方式还是通过简单的考试进行,且缺乏对员工培训后的考核监督,一定程度上造成员工工作的开展与培训工作无法形成较为紧密的关系,整体上就会使培训效果事半功倍。
2.培训师资力量投入薄弱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相较于分散式的培训活动,集中专职师资队伍去开展培训工作,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培训的最终目的。然而,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师资建设上还是缺乏充足的经验,很多企业都是“兼职讲师”的培训模式,没有在内部建立一支专业的培训师队伍,使得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无法较快与培训师形成亲密的关系,建立信任感。师资队伍作为企业培训战略部署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也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影响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积极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去网罗社会上优秀的师资力量,更好地促进企业整体发展。
3.缺乏较为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
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培训内容中,大多对培训过程、培训考核方式趋于形式化,培训过程与当前现代企业管理的工作内容存在一定的脱节,停留于理论化教育;培训考核方式大多只安排考试,不注重培训后的考核监督,使得培训与实际工作缺乏紧密的结合。另外,整体上来看很多国企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缺乏精准有效的数据分析支持,对企业后期培养员工综合素质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国有企业培训问题的有效对策
1.坚持企业战略导向,重视培训规划
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无论是员工管理机制,还是培训课程的修订补充,都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对于国有企业的培训工作来说,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就能够发挥推动企业战略导向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在对员工培训计划定制目标或工作内容时,要依托人力资源,对企业每一位员工在培训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引进培训师资队伍的力量,提升培训队伍整体水平。
2.着眼于企业核心需求,重视员工职业发展需求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科学、合理、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应该是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核心发展需求的培训体系,要能够立足于为企业发展优质的人力资源基础,形成长尾效应,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培训体系的发展。同时,企业也要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灵活调整培训体系机制,在能够有效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将员工个人职业规划融入企业发展的规划中,让员工感受到自己被企业重视和信任,从而使员工能够在企业实施战略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职业素质的提升,实现与企业协调发展。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培训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要解决目前培训与工作脱节的实际问题,就要积极在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一方面,要针对当前理论大于实践教育的培训内容,整合出一套符合自身企业内部员工学习的培训机制,让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感受到企业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多组织适合员工发展的活动,例如开展线下沙龙,或安排专业人士到企业内部进行培训讲课,让员工在轻松的氛围中去获得工作能力上的提升;另一方面,结合“考核+监督”的形式,对员工后期的培训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在对员工综合能力掌握的同时,也要严格鞭策员工更上一层楼,让国有企业在方便开展企业员工管理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国有企业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基于新时代发展国有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满足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员工来说,只要能够满足他们对于企业的归属感问题,就能够轻松“俘获”员工的一颗心。企业加强安全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对员工价值观的培训、对员工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培训,都是与员工形成相互依赖的过程。因此,企业培训的过程也是企业员工收获幸福感的过程,只有把满足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作为企业培训的出发点,才能更好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建设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致力于培养社会优质人才。
(二)有利于完善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有企业培训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想完善国有企业的培训体系,就要补充培训师资队伍,在企业内建立专兼结合、校企一体的师资体系。此外,员工作为受训者,也要建立明确分工的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培训内容也是迎合企业战略,推动企业实际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企业来说,完善科学的培训手段,更有利于将现代培训手段与传统培训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校企合作来说,培训途径、培训环境也是实现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共赢的重要方向,除了要能够有目的地去开发校内与校外、厂内与厂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途径,也要重视企业培训过程中所涉及的政策环境、培训思想观念、培训设备设施等因素。只有正确处理好国有企业培训机构与员工、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等多维度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国有企业培训管理体系、员工学习制度体系、培训项目开发体系、校企协同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推进产业与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
(三)有利于推动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的路径发展
基于目前的市场背景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将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作为主攻方向,以期通过系统的培训机制,提升员工问题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加强员工在创新精神上的有效提升,为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有利于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重视对国有企业培训的开展,就要重视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对于员工来说,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后,已经很难再有机会重温校园生活,毕业后所参加的教育项目之一就是参与企业培训。因此,通过完善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机制,能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去开发企业知识资源,激发企业员工学习的潜能与兴趣;给予企业每一名员工独立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进一步推动形成“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体系建设,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企业培训氛围,有利于加快企业建设学习型社会,让学习的氛围从校园蔓延到企业、社会,推动企业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培训理念。
三、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创新变革路径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培训要重视员工培训体系路径的开发
1.积极建立健全的培训组织管理制度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员工培训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专业的培训管理机制,对员工形成一定的约束,才能推动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一方面,企业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构思如何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能,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培训业务在社会上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除了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外,国有企业也可以通过5G互联网的形式,建立网络大学的培训模型,通过远程培训实现员工培训范围的扩大,推动培训内容和范围的全覆盖,让更多员工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培训当中来。
2.加强相关培训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对于员工来说,零散地学习远不如系统的培训。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对培训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基于对员工需求的全方面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首先,基于培训课程的基本原则是课程内容与员工认知和学习能力相符,才能有效推动下一步工作的进行;其次,企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师资引进配置以及培训教材的准备上,都应该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特色和所从事的业务。例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自来水的生产、供应和销售,那么就应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突出体现行业特点,以自来水生产、管道养护管理、水质管理、供水服务能力提升等相关内容为主;最后,对课程的设计也要有具体的步骤,大致可分为:前期准备、课程设计目标设定、培训需求收集、课程模块设计、课程演练与试验、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
3.建立对员工培训的保障机制
国有企业开展培训,切忌只是为了“走个过场”或只做“表面功夫”,开展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对于员工来说,他们在进入培训之前也希望能够“学有所成”。因此,企业可以开放培训机制,设立保障机制,让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放心学习。具体可从培训前、培训时、培训后三个节点进行保障机制的建立。首先,培训开始之前,要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保证培训效果最佳,例如安排人员带头学习、课前播放视频吸引员工注意力等;其次,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培训项目的口头宣传,对员工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并熟悉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继而对培训课程给予足够重视;同时也要安排专人在培训过程中对培训场所、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检验,保证培训课程的正常进行;最后,在培训后要经常与员工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评价,确保员工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4.积极建立5G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目前,国内许多企业都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相继开发了企业网络大学、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并基于5G技术下开发出各类应用软件。国有企业也可以将5G技术带入到培训工作中,实现对员工的信息化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第一,充分运用公司培训管理系统,做好培训需求调查,根据培训需求不同,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第二,完善企业内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培训信息内部高度共享,通过网络技术可将通用类知识上传到企业内网上,并转化成多媒体教案或电子文档,在培训系统中设计相应的系列课程或微课程,提供给企业员工进行实时查询、学习,必要时在网上开设学术论坛,让员工能够有相互交流切磋的空间;第三,推进企业培训管理信息化进程,在培训工作结束后,利用培训管理系统以及大数据平台,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及时了解企业培训动态,准确掌握员工的技能水平、思想动态和职业发展倾向;第四,完善培训项目实施考核制度,一方面是对培训学员的参训课时、参训情况、学习所得等情况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对培训师资、特别是内部培训讲师建立考核机制,所有培训老师在培训前必须在培训系统上做好备课、资料准备及考务准备,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培训管理系统,做好培训过程管理和考核管理,同时,可利用5G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远程直播教学及VR虚拟现实模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
5.引入岗位竞争晋升机制,督促员工更上一层楼
对于员工来说,愿意参与培训的人都是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的人,而且,职业晋升也是员工个人职业规划发展的重要标识。基于此,国有企业要重视员工岗位竞争的晋升机制,并与培训体系形成绑定关系。一方面,企业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进行岗位说明书的编制,确保对每一类岗位任职要求和条件进行详细阐述,让员工能够明确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能要求,才能在后期的学习成长中能够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企业内部营造“能上能下”的良性竞争氛围,倡导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同时,针对不同岗位、专业的员工,要设计不一样的职业发展通道,让员工能够在表现自己能力的同时,激发员工参与培训和岗位竞争的积极性,让员工通过企业培训,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竞争意识,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主要发展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教育培训本身就是企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来说,培训的意义在于融入企业战略、加強企业管理、优化企业人才力量,而这几个方面都是要围绕与校园的深度融合来开展工作的;对于学校来说,通过引进企业师傅、优秀员工的方式,有利于实现校企文化生态一体化的发展,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企业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更好地在社会上建立校企利益共赢的一体化体系。
企业培训作为企业人才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做好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第一,要做好与社会上热门产业人才梯队的衔接,分层构建培训项目体系;第二,要做好培训项目与学校学历课程的衔接,更好地将学历教育课程融入企业的培训项目中,并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将培训项目带入学校的教育课程中;第三,要做好与产业发展方向的衔接,通过学校的力量积极为企业输送适应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人才。
四、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想要稳定健康发展,就要对培训问题给予足够关注,针对国企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国企实际情况,通过积极建立健全的培训组织管理制度、引入岗位竞争晋升机制等方式,提升国企培训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婷,吴舜.国有企业员工培训体系设计创新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 (08):90-92.
[2]李秀云.国有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现状及其创新设计思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 (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