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

2016-11-11 00:08李越
考试周刊 2016年84期
关键词:警察培训体系

李越

摘 要: 鉴于警察的工作项目与工作内容,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发展的心理素质,尤其对于多元化的社会发展现状,为了应对各种职责范围内的任务,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切实体现自身对于公众人身与财产等权利加以保护的责任与义务,需要加强对警察的心理行为方面的培训。

关键词: 心理行为训练 警察 培训体系

在警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其执法效果与其心理活动息息相关。警察的综合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其思维、决策等各种心理活动,继而对行为产生正面或者负面效应。可以明确,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警察在执法活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心理行为为主题展开相应培训体系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警察的综合心理素及心理健康水平。

1.心理行为训练发展与特点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行为训练就开始在军事领域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与相关军事人员在大量的案例中得出:在战争中表现突出的军人并不具有超于常人的体能,而在意志力、顽强性及反应力等其他由心理状况决定的因素上具有突出的表现。认知到此点,在军人的训练方面,各个国家开始专注于心理素质的训练。当前,心理行为训练是建立在诸多的基础心理理论学科之上的,包括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基于上述基础理论,针对受训对象的基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相应的训练。

行为训练并不是心理行为训练关注的重点,这种培训体系的重点在于借助行为训练途径触动受训对象,使之获得一定的感悟、体验与沉淀等。心理行为训练的核心宗旨为:训练沉淀意志、行为塑造认知、习惯养成品质。具体而言,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是通过培训目标对训练场景与内容加以肯定,受训警察在场景与活动中充分感知自身在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状况。

2.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具体警察培训类型

2.1基本心理能力培训。对于警察来说,其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为观察力、思辨力、记忆力、反应力、注意力、思考力、抗压性、意志力及自信心等。针对这些基本心理素质,相关的心理行为训练方式众多(如理论培训、实训与拓展训练等),也已经在警察培训体系中被广泛实行。基本心理素质的具备是每个警察顺利完成任务、保障警务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基础。

2.2团队协作训练。团队协作在警务工作中是必需的工作形式,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工作的高效化与成功率。在警察培训体系中,实行团队合作训练有助于警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行为的养成。通过团队协作训练,受训警察具备强烈的团队归属感与荣誉感,从而促进其积极地融入团队协作,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位警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自身职责与团队事务上。在警察培训体系中,应用较广的团队协作训练有同步行军、天梯、毕业墙等。

2.3自我意识训练。在心理行为训练中,自我意识训练是主要的项目之一。通过这项训练,受训警察能够全面、客观、及时地觉察到自身的内心活动与行动能力,即提升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认知水平。其中心理与行为具有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和人际关系。自我意识主要涵盖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与自我监管三种心理要素。在自我意识训练中,主要针对上述三大要素开展具体的训练项目与内容。在自我监管上,需要警察对自身的行为与心理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等。在警察培训体系中,被广泛应用的具体自我意识训练有红色轰炸、自我介绍和滚雪球等。

2.4开发潜能训练。在针对警察所开展的心理行为方面的培训中,开发潜能训练是基本的训练之一。其通常在户外情境下进行,主要以冒险类的活动为主,例如空中单杠、空中跨越断桥、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受训警察的应变力、战斗力、自信心、信任感及团队协作意识等,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

3.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要点分析

3.1强化培训教官的综合技能。在针对警察的心理行为展开培训中,需要相关的教官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心理学知识、行为学知识及运动学知识等综合性较强的技能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教官才能确保培训效果。为此,要针对培训教官进行定期定时的具有针对性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为多媒体教学、外派学习等方式。

3.2促进小班化、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在现有的警察培训中,一般是小组或者团队的形式展开训练。其中受到教官数量、相关器材、受训警察人数的影响,小组或者团队的成员数量较多。例如在一些警察培训中,往往由1名教官带领40名左右的受训警察开展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培训效果。因此,需要促进人数较少的小班化甚至1对1的个性化培训方式的推行。这就需要相关警察部门在教官人力资源建立、相关设备器材等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与财力。只有具备充足的软件与硬件条件,才能确保小班化与个性化培训方式的实行,从而有效增强心理行为训练的培训效果。

3.3强化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当前,在警察培训体系中,在理论层面,培训课程会根据职务、职责及级别上的不同来分别设置。但是执行后,这种划分也有待进一步清晰化,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对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加以强化,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受训对象对自身职位所需技能的充分掌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培训所需的各项资源。为此,就需要根据受训警察的年龄、生理情况、职责等客观条件来对训练项目加以设置,明确其中的要点与难点。

4.结语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较复杂,在执行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与研究者在充分掌握理论背景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这一培训的特点、要点与难点,从而促进警察培训体系的完善,以及警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社会的安定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罗亮.警察职业培训中心理行为训练探析[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04:87-88.

[2]胡世群.在警察培训中开展心理行为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04:95-97.

[3]福建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训练处.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培训工作提升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水平[J].公安教育,2014,02:34-35.

猜你喜欢
警察培训体系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探讨
高校二级党校培训教育体系建设及办学质量提升探微
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构建
影响警察职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因素探析
警察职务犯罪问题探析
警察体能训练在警务实战中的重要性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萧山发电厂员工培训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