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涵姣
摘要: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是对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直接呼应。以2021年常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卷中的一道试题为例,从试题评价中挖掘政治认同培育的要素:立意的逻辑转变,指向政治认同;情境的主题化设计,深化政治认同;任务的系统化布局,强化政治认同。同时,从考试评价的层面探究政治认同培育的思路:构建知识框架出“真知”,巧设主题情境促“真信”,优化活动设计推“真行”。
关键词:考试评价;政治认同;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这是对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直接呼应。政治认同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处于核心位置,关系到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首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就是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中考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的“最后一课”,在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本文试从考试评价推动教学改革的角度,例谈以考试评价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思路。
一、从考试评价中挖掘政治认同培育的要素
先来看2021年常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卷中的一道试题(如图1所示)。
(一)立意的逻辑转变,指向政治认同
试题的立意决定试题情境的选择、设问的指向,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本试题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综合立意,较好地指向政治认同。
坚持“知识为基”,主要是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与熟练程度。试题的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图话百年”中1921年、1949年、1956年、1978年、2017年、2020年中重大事件知识点的精准、熟练记忆;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通过依法治国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党依法执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等拓展知识点的精准、熟练记忆;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对“去哪里”“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以史导行,强化巩固相关知识点。
坚持“能力为重”,主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是主要的考查目标。试题以党的领导为主题,创设具体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主题情境中的有效信息,深化思维内涵。第(1)问侧重记忆、理解;第(2)问侧重理解、应用和分析,考查高阶思维能力;第(3)问侧重创造与评价,以知导行,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坚持“价值引领、素养导向”。本试题回应党和国家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要求,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从回望过去到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的理论逻辑和在实践中深化党史学习的实践逻辑。试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指向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
“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知识的积累是培养能力和形成素养的基础,在考查过程中,必然涉及对知识的考查,即党的领导、党的历史等相关知识点;能力以知识为载体,表现为对知识的运用,即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对党的信念力和行动力,这是素养形成的必要前提;价值引领,即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素养导向,即政治认同素养反映价值,主要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情境的主题化设计,深化政治认同
情境是实现立意的载体,是立意的具体化,也是设问的依据。情境的创设质量直接关系到立意的表达程度和试题考查的意图能否实现。
中考评价体系中所谓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情境活动”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728。根据目前的中考考查方式,问题情境主要是通过文字与符号描述的方式,即纸笔形式建构的,情境活动同样是借助文字与符号描述推进的。上述试题情境的最大特点就是主题化设计,始终以坚持党的领导为主题。
情境一“恰是百年风华”指引学生回望党的百年领导,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以大事轴体现历史的宏大场景,感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历史,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
情境二“胸怀千秋伟业”指向党的未来发展,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中共中央提出“规划”建议,体现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召开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立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的着力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 “规划”由党中央提出并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执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学生在梳理材料的过程中,领会中国共产党能够指引中国巨轮乘風远航的根源,增强思想认同。这一问的命制,如果是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角度设计,既缺乏情境,又脱离了党的领导这一主题。
情境三“赓续精神血脉”从宏大的叙事层面落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开展党史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力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党史学习,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政治认同。试题答案展示了参观常州张太雷纪念馆、在张太雷塑像前重温入团誓词等的案例,指引学生了解张太雷的事迹,学习党史知识;弘扬革命精神,树立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意识,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团员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实地的实践活动情境,更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有所收获。
整体来看,本题的情境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多样性。时代性,直指当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三个重要会议;组织开展党史教育和红色研学活动,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实践性,通过对党史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完善,引导学生利用中考结束后的假期开展寻访活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多样性,以“图话百年”的大事轴体现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宏大场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三)任务的系统化布局,强化政治认同
试题的任务是核心,任务设计直接影响考试评价功能的实现和对教学的导向。不同的任务設计会引发考生不同的行为特征,而考生的行为特征是判断评价意图能否实现的重要依据,也是评判考生学科能力、素养水平的关键依据。本试题的任务布局凸显了结构性、逻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首先,分层要求,体现结构性。试题中的三问,在“坚持党的领导”的主题式情境中,第(1)问,回答“党的领导历史是什么”,属于简单情境下的简单问题,考查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第(2)问,根据第(1)问梳理出的材料回答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党的领导,即回应“党是怎么领导的”,体现实际材料与理论的高度结合,属于复杂情境下的复杂问题,考查学生联系理论、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3)问,回到个人实践层面——“活动地点”填空指向“是什么”,“活动目的”填空指向“为什么”,“活动形式”填空指向“怎么做”,属于开放式情境下的复杂问题解决,考查学生的知行合一能力。三个问题的任务设置有合理的梯度,由浅入深,从过去到现在,从具体到抽象,指引学生通过填图活动、高阶思维活动、实践活动等,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个台阶地提升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逐层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不过,从任务结构化布局的完整性来看,本题可以再创设相关的情境,增设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的思辨性设问。
其次,关联紧密,体现逻辑性。试题中的三个问题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第(1)问,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材料,建立对党的发展历史的初步认知,为下面的逻辑深入筑基。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些材料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的,就开始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了,要求较高。可以说,第(2)问既考查了学科核心知识“党的领导的体现”,又考查了学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作答过程中,需牢牢把握情境任务中的关键词“党的领导”,通过推理论证、概括归纳、演绎推导、综合整理等思维活动,从材料中明确党的领导地位、党通过领导人民依法治国来实现治国理政以及党坚持依法执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等信息。第(3)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九(1)班团支部将活动方案补充完整。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同样需要概括归纳、演绎推导等思维活动,体现出了明显的逻辑性,深化了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
再次,知行合一,体现实践性和开放性。从第(1)问、第(2)问的大事梳理、材料整理,到第(3)问的补充活动方案空缺部分,从考查“知什么”“如何知”,到考查“去哪里”“为什么”“怎么做”,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方案,并指引他们利用中考结束后的假期开展寻访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较好地发挥了实践育人的作用。三个问题,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面展开,有效强化了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从考试评价中探究政治认同培育的思路
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初中生而言,培养政治认同是其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应有之义。应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
(一)构建知识框架出“真知”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谈不上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上述试题的三问,可以说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关于“党的领导”的知识框架,由浅入深地考查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从考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到考查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分析,再到考查在实践中深化对红色精神的认识,都在启发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评价的方式,树立大概念教学的意识,引导学生逐步搭建有意义联系的学科知识框架,防止知识碎片化。比如,有关党的知识散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各册教材中。对此,教师要指引学生采用绘制思维导图、表格对比等不同的形式,从“党与人民”“党与宪法”“党与社会主义”“党与国家”等不同维度构建知识框架,启发学生从横向、纵向等角度,厘清不同概念、观点之间的联系,提升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同时及时评价,及时考查,系统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巧设主题情境促“真信”
杜威说:“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政治认同的培育,不能靠强制灌输,而是要以巧妙的方式,引领学生从“真知”走向“真信”。借鉴克拉斯沃尔和布鲁姆价值内化的观点,政治认同的形成也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接受、反应、评估、组织和价值性格化。要实现政治认同从低到高的转变,让学生顺利从“知”转向“信”,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与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试题以“党史教育”为主题,从知识考查、能力训练、行动导向等层面,巧设“恰是百年风华”“胸怀千秋伟业”“赓续精神血脉”三大主题情境,较好地指导学生做到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以评价的方式设置各类主题情境,以考试评价的方式,设计不同的问题,从多个角度指引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外在的政治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联系教学内容,巧设与时代主题相关的情境,如抗疫主题情境、脱贫攻坚主题情境、十四五规划主题情境等;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创设与学生生活主题相关的情境,如在党史学习活动中创设“走近身边优秀党员”的主题情境、“我的道德讲堂”的主题情境、“我来讲述英烈的真实故事”的主题情境等;可以联系已学知识,创设具有思辨性、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的主题情境,如针对扶贫的党史知识点,创设“我来说说心目中的党员张桂梅”的主题情境。通过不同的主题情境,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价题目,牵引学生完善优化主题素材,思考分析,尝试理性判断,激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形成政治认同。
(三)优化活动设计推“真行”
强化政治认同,不仅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将道德与法治“小课堂”与社会这个“大课堂”有机结合。
上述试题循着由知到行的轨迹,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和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设计了开展党史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考查学生“去哪里”“为什么”“怎么做”,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假期开展寻访活动,力图发挥课程实践的育人作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党史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革命旧址等场馆,尤其是地方性的红色遗迹;或者组织学生围绕英雄人物、革命故事,编演课本剧,再现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典场景,追寻红色记忆,学习英烈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如探究社区高空抛物、社区电动车管理等,模拟人大、模拟政协等,以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明确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须以史为鉴、放眼当下,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引导学生从“真知”指向“真信”,最终走向“真行”。以考试评价的方式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课题,期待看到更多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