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构建

2022-02-19 08:42温淑婷
教育观察 2022年23期
关键词:议题学科核心

温淑婷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赣州,341000)

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将学科课程内容以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1]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学生仅作为知识的接受者,甚少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致使思想政治课无趣、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提出,既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使课堂教学形式得以丰富和创新的有效方法。活动型学科课程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活动为根本特征,使活动内容课程化和课程内容活动化,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创新课程。[2]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授知识碎片化、解题思路固定化、答案内容标准化的现状,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形式,完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模式,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活动议题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关键

活动议题包含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是活动型课程教学的关键。一是活动议题包含了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活动议题的设置并非随意选择,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情,使活动议题科学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达到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二是活动议题综合着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思想政治课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三是活动议题具有开放性和引领性。教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通过议题活动的探究,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提升,探究的兴趣得到激发,动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获得具体信息,不断发现新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独特视角,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开拓、去探究,视野进一步开阔。四是活动议题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活动议题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的,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议题的讲解主要是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理论性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议题式教学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问题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往往只是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问题的设置仅仅重在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难以有思维深度上的突破。以议题为导向的活动型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当中,议题的选择不仅要结合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还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步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议题的选取要充分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取材要立足教材、源于生活、贴近学生。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内容时,以“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议题[3],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以这个议题为主线,可以开展红色旅游、采访老革命战士等活动。通过参观革命遗址,了解红色文化,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所在,听老革命战士讲述以往的英雄事迹,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活动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议题是活动型学科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必须设置科学的、有价值的议题,才能真正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成。因此,在设置议题时,应当设置带有思辨性质和两难性的议题,让学生有可议的空间,设置劣构性的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案例情境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载体

所谓案例是指人们将捕捉到的典型事件描述和记录下来,供他人查阅,它与故事相类似,但又不能简单地称其为故事。[4]情境教学法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激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5]案例情境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新提法,是指将案例与情境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情境既包含同一学科的课程内容,又涉及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不同课程模块的内容相互交织,突出同一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时,可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听证会,学生亲临听证会现场,了解听证会的议程,聆听学习各个代表如何代表不同利益群体发声,设想假如自己是人大代表,会怎样发言。听证会结束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谈谈对听证会的认识,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所思所想必然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从多个视角来回答对听证会的认识和看法。设计这样的案例情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的培养。案例情境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对学校和教师来说,案例情境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转型。案例情境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参与意识,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案例情境的设置,要结合所选议题,创设可“议”性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议”是议题式活动型课堂的关键点,也是议题教学区别于问题教学的关键,因此,创设可以让学生“议”起来的议题情境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议”境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带有思辨性质的议题情境。思辨型的议题具有思辨思维,学生在探究此类议题时,需要从多角度全面分析,才能科学解决问题。思辨的主体是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情感特质的学生,思辨的内容必须指向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辨的活动是开放的,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符合学生思维水平并且有一定亲和感,能满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第二,带有两难性的议题情境。当前,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们的观念更是不断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观念的引导尤为重要。青少年不可能一直活在象牙塔里,也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存在,做各种选择,因此,创设具有冲突的情境既增加了学生探究的难度,更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但仍要坚持议题情境的真实性,同时,学生在做出判断和选择时应遵循本心,不受外界干扰,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第三,具有劣构性的议题情境。劣构性的情境是相对于结构良好的情境而言的,最初的目标状态不甚明晰,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它取材于生活,却是未知的,需要学生不断探索,谨慎分析,不断论证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这也锻炼了学生在面对未知事件时的独立应对能力。第四,生成性的情境。课堂生成性的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对课堂上新生成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是考验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合理引导能够促进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社会实践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重点

社会实践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引导学生从书本、从温室走向现实生活。[6]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往的教学理论研究者探讨过课堂教学的多种形式,提倡要强化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则强调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提升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活动议题为纽带,承接案例情境教学中倡导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教学法形式新颖,提供更真实的情境体验,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公共活动中,有利于补充和拓展公共参与理论的研究。社会实践活动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途径。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社会活动空间,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同时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锻炼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另外,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例如,在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开展家乡传统文化情况的小调查,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途径,将全班同学分组分区域进行,最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全班共享,共同甄选哪些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哪些值得继承和弘扬,哪些传统文化需要革故鼎新等,并将大家探讨的见解记录下来。学生在收集数据信息的同时,需要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与他人一起协作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都会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和公共参与意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传承和创新,即是对我国当前制度文化的认同,亦即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采取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兼顾过程与结果,考察对象应由传统教学中以分数为标准改为以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为抓手,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以及课后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接近尾声时,可设置一个议题活动——如果你是政协委员,你会提哪些提案?学生的思考交流很是热闹,普遍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多数同学围绕所在市对机动车辆的管理提出“按规定年满十八周岁方可考驾驶证,但是目前我市出台相关规定,驾驶机动车辆必须要有驾驶证,而中学生普遍都是未成年人,上下学路程较远,父母要上班,无法按时接送,需要学生自行驾驶电动车上学,希望这样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不影响学生正常上学。”学生能够关注到这个问题,说明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也充分证明了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引导。在学生阐述完自己的提案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中肯的点评,还可引导学生对此提案进行评价,同时跟学生一同对所提议案进行梳理,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参与感得到了满足,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价值引领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核心

新时代特别强调价值引领,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与此不谋而合。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用科学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主动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引领功能体现在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定位上,即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引导,尤其是加强对党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教育,做好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的普及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更加坚定理想信念,逐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7]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设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第一模块的内容,能有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进而开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探索,从宏观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而更加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的信念。在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受不同思潮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击的背景下,更加明确了价值引领的作用。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为理论基础,以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为路径,实现价值引领功能。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在育人,思想政治课既要实现知识传授的目标,更要注重价值引领的达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更深入人心,帮助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衡量是非对错,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例如,在学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这部分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做出科学的行为选择,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探究价值观念存在差异和产生冲突的根源,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北大校长为校庆念错字”系列事件,首先让学生发表对北大校长在校庆念错“鸿鹄”的看法,通过倾听学生的看法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教学。接下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专家学者以及网友们对这件事所发表的言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人们的价值观念存在差异和产生冲突的根源在哪”。其次,要帮助学生理解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明确价值观的作用,引导学生解读北大校长为校庆念错字写致歉信的行为,并做好情感的升华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人应当有正视错误、坚定信心、直面现实和走向未来的勇气。在探讨辨析中,学生自由表达想法,分析价值观的差异,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也正是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被置于突出位置。许多一线工作者都在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高中思想政治课只有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适应学科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教师不断提升能力和素质,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将学科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围绕议题开展辨析式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价值引领的作用,对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价值。当然,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总结,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构建适合学生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情,联系实际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达到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议题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