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才兰(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36430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自动去学习去探索,不仅局限于知识传授的层面,更注重科学的引导,为自学自究而教。陶行知先生说:“学”字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学,并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思,是生活或者生存。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看,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习人生之道。因此,让学生学会自学自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是学习之道。
小学数学是理科教育体系启蒙的基础,是与生活密切相关、最能活学活用的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体系的重要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如何能在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自究,善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琢磨的关键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课前预习加以启迪,打开兴趣的大门,让学生能够经过预习时的思考,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来寻找答案或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是优质教学课堂的前提。因此,适当地引导、科学地预习,可以事半功倍。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课《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讲讲自己和人民币的故事。人民币可以用来做什么?一元和一角有什么区别?或者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去超市采购或菜市场买菜,感受一下,人民币的面额大小和作用。还可以让学生挑选两件自己最想要的礼物,说说他们分别需要多少钱?当你去游乐场玩耍的时候、去买玩具的时候、去外面吃饭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究竟怎么才能认识人民币呢?元、角、分的面值怎么认识?当这么多疑问紧紧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的时候,学生自然也就想认识人民币了。对于生活经验比较丰富的同学,可以请他们对人民币、美元、港币、欧元等的区别进行分享。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设置适当的问题,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问题,思考或者实践,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和学习,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就会清晰而且深刻,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纠正错误的认知。
学具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助于理解的学习工具,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抽象或者比较灵活的知识点教学上,学具可以让这些数学学习内容由抽象变得直观,由模糊变得更加清晰。特别是在小学低中学年段,学生对于抽象事物往往不能理解。比如,立体图形,位置与方向等不能直观理解,面积、体积、周长等,容易混淆,借助学具可以开发脑洞,从二维到三维,灵活运用和变化。又如,低年段的学具盒中最常见的七巧板,5块正方形、1块平行四边形、1块正方形,可以拼出许许多多的图形,如小鱼、小狗、小树苗等各种小动物和植物,还可以拼成人物、风筝等。从平面图形到立面图形,从静止图到动态图,7块拼图玩出了千万般的花样。借助学具,让学生脑洞大开,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启发思考,用拼成的图形讲出故事,深刻认识图形的魅力。借助七巧板认识图形,在图形的创意拼接中,自学、自创、自编、自导,提高自学能力。
教育必须依赖于生活并改善现实生活,通过教育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具备构建美好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教育应该以实际生活为本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把生活中的疑问带入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目的和动力。小学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生活紧密相关,在自学自究的学习方法中,将教学内容代入生活里,加强实践,能起到非常关键的助学作用。例如,学习了“图形”“面积”“长度”等知识点后,运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生活中抽象的、概念性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可比、直观、深刻。比如,房屋的面积,请同学们回家量一下自己家庭的面积,算算家庭面积有多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进行测量?用什么单位合适?实际居住面积和建筑面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实际测算中,不仅发现知识的趣味性,而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进行测量、计算,提高该方面知识的应用能力。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研究一下学校的占地面积、教室的面积,甚至每个同学座位的面积;也可以找找你所在城市的面积,对比一线城市,大概是怎样?还可以想象一下,我国98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大概有多大?用数据来证明“疆土辽阔”的概念,用事实说话。
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教与学的交融、学与用的贯通,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内化,达到会迁移、会应用所学知识,让学习真正发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能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与方法、技巧之间的融会贯通,学会知识点的迁移应用,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内在构建,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数学的学习既是知识的学习和迁移,也是从学生时代开始有意识进行培养的数学综合素质的积累和提升。除了学习能力、答题能力、考试能力,在现代生活中,能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观念、思想、方法、技能等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也是数学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善用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动脑,也要动手,手脑协调发展。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张按比例剪下图形然后再拼接的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来进行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如书本介绍,已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通过自己动手,裁剪出这些形状,通过“割补”“拼接”“旋转”等不同的变形,充分运用已知条件,来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或者,引导学生进行画图,来加深理解。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才能更加深入地去思考这些知识点,更加具体和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对应的应用,从应用中找到思维的突破口,从思维中验证应用的不足之处。
学会总结归纳,是自学自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引导、手把手教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总结,努力去完成总结这一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深入研究教学的趣味性,时刻把握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关联点,科学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但是,引导学生养成自学自究的学习习惯,则需要学生的配合。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是学生真正能学好每一门学科,成长为智慧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所以,在课后形成总结的习惯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每个章节学完之后,教师会带着学生做总结与回顾,一方面加强本章学习内容的印象巩固,另一方面,也针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因此,为了养成自学自究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进行章节、学期、年度总结,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把自己容易出错的、概念容易混淆的、理解比较模糊的,再次进行自我思考并总结归纳。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周长和面积时,很容易把这两个概念进行混淆,所以,学生在自学中,要自我总结并举例思考,区别出周长和面积的分别。周长就是指长度,长度的单位有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千米,它们之间的换算单位是10。如书桌的长度是1米,黑板的长度是2.5米,而书本的长度是35厘米,橡皮的长度是5厘米,不同大小的物体,应该选用最准确的单位去丈量。周长就是指长度,只不过是物品或物体长、宽一圈围下来合计来的长度。而面积是一块,它的单位是带了平方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带了平方后,换成单位就变成了100了。把这些总结和对比用图表的形式或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纳在笔记本上,既是在进行知识梳理,也是在进一步厘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教人者教己,教学相长”,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权威式、灌输式、唯分数论等教学思想,与学生平等相处,及时给予学生尊重、认可、鼓励、肯定。以正向、积极、良善的教学态度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始终,打破为了学习而学习的观念,将学习建立在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动手能力的高度上,挖掘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平等沟通,善于启发,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自学自究的学习态度,为态度而教学,行适宜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中建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小组成员一起探讨新问题;举办各类促学活动,激励学生去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比如,通过手抄报比赛的形式来总结章节学习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口算比赛,或者进行乘法口诀正背、倒背的背诵比赛;用小组接龙、班级接龙的方式来检验计算能力等。教师带头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从内心里充分相信学生一定能变得更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给予学生及时的关心和关注,手把手地带领他们掌握科学系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内心动力的启发、良好习惯的养成,一定能让更多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科学的数学思维。
随着社会的进步,未来的人才竞争必将是个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思路,真正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平等的教学主体,为自学自究而教,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