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孩子,你慢慢来》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段文字,无比美好,背后更蕴含着一份教育智慧:幼儿园需要“慢教育”。从2019年建园开始,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第二幼儿园不断深化教育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环境文化,将游戏与自然紧密结合,探索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慢教育”理念,即让游戏周期、游戏过程慢下来,让幼儿从容探究,逐步实现教师、幼儿、园所的共同成长。
向上“生长”的力量,优化游戏环境。在游戏开发准备阶段,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描绘一张蓝图,想好玩什么样的游戏。我们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改理念,本着“让教育回归自然”的思想进行亲自然特色建设,制定了《户外自主游戏改造方案》《室内区域游戏建构方案》,建构室内与室外的联结。在游戏场地打造中,遵从幼儿视角,做到好玩有趣;尊重幼儿需求,确保想玩爱玩。努力建构自然化、系统化、多元化的深层游戏架构模式。
另一方面,建构游戏场地,架生态化桥梁。我们启动线上环境论证会,反复讨论,展开游戏改造的整体构想。在室外游戏中,我们初步调整高结构材料,对游戏场地进行重新规划。例如,拆除玩法单一、占地面积较大的大型攀爬架,將其变成更具趣味性、挑战性的攀爬设施;将有安全隐患的大理石台面去除,换成起伏的轮胎围边,既满足幼儿平衡挑战的需求,又增强游戏空间的立体感;建造高低不一的花园式洗手池,将墙面设置成涂鸦墙,方便幼儿们绘画,让每一寸空间都能灵动起来。
向下“扎根”的实践,深入开展游戏。我们将重点放在室内区域游戏的创设及探索上。第一,准备游戏环境,创“多元化”模式。比如增设“生活区”,小班幼儿重在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照顾植物、叠衣服等,培养其自我服务能力;中、大班幼儿重在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比如编织、系蝴蝶结等。开设自然区,将各种自然材料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们观察、做自然笔记等。将科学区和自然区有效结合,引导幼儿观察年轮、测量长度等,做到区域生活化、主题化。
第二,坚持游戏时间,行“慢教育”方式。我们希望幼儿不赶时间、不赶过程、不赶进度,在游戏中慢慢观察与探索。2021年9月,幼儿园在原有基础上细化了一日流程,将碎片时间融入游戏活动,让幼儿们自主选择游戏、从容进行游戏,将一日规范从理论层面真正落实到幼儿层面。
第三,凝练游戏文化,营“自主愉快”氛围。教师和幼儿们一起讨论、确定了幼儿园的吉祥物——丁宝(原型为蒲公英)。在游戏空间,处处都有“丁宝”的身影,它寓意教育要给予幼儿足够的爱和自由,让他们自由探索、奋力生长。
我们重在研究区域材料的价值、游戏的氛围、幼儿的专注度,从幼儿进区前的选择,到环境准备、自主合作、物归原处的规则,再到结束时听着音乐自主整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整合“自然”的活动,深化游戏内涵。首先,创新一套玩法,制定“收放自如”的规矩。我们将原有的“幼儿成长档案”进行升级,结合园本特色梳理出《二幼自然成长手册》,记录幼儿们与自然互动的点滴。同时,手册也成为幼儿们户外自主、室内区域、自然游戏、自然课程四合一的“手账”,可以随时回顾、观察、比较。针对区域活动中作品摆放杂乱的问题,经过研究,我们增设“百宝箱”,幼儿们可以根据喜好为百宝箱定制专属标签,随时将作品和自然物进行收藏整理,方便区域活动的使用、与同伴分享,同时也便于教师随时了解每个幼儿的成长及兴趣点。百宝箱成为幼儿发展评价的参考依据。
其次,守护一个梦想:做真游戏,感受生长的力量。幼儿们是故事的创造者,我们是故事的呈现者,希望能基于幼儿的立场,通过游戏把故事延续下去。我们相信,只要勇于探索、守护幼儿的游戏梦想,教育这个说不完的故事,会续写得越来越精彩。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