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在《甄嬛传》中的叙事功能

2022-02-19 20:42隋欣跃
文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甄嬛传运用方式文化传播

隋欣跃

内容摘要:近年来热播的《甄嬛传》一度霸占各大荧屏甚至远传海外,它展现出丰富的中华古典文化内涵,剧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曲赋,这些诗词曲赋不仅增添了影视剧的艺术魅力,还具有重要的叙事价值,如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弘扬传统文化魅力等。

关键词:《甄嬛传》 诗词曲赋 运用方式 叙事功能 文化传播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发展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珍贵的古典文学作品,以古诗词为例,从最早民间歌谣的声音传播到提诗壁上,再到用大量的竹简书卷记录,传统诗词的传播方式一直发生着变化。借助新媒技术,中国传统诗词被融入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作品中,从而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和弘扬。

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无论是从服装道化还是人物语言角度都要历经千锤百炼,且古装电视剧更要斟酌细节,在最大程度上贴近和还原历史,《甄嬛传》中自然地融入了超百篇的中国古典诗词曲赋,这些诗作年份跨度大、分布广泛,约涉及运用唐代诗作超过40次,包括唐代诗人崔道融、李白、李商隐、杜甫、白居易等;其次涉及到宋代诗作近20次,包括宋代诗人苏轼、蔡伸、柳永等,涉及汉代诗作的运用也超过10次,包括汉代诗人卓文君、曹操等,除此之外《甄嬛传》中还涉及了南北朝、元、明、清等时期的作品。这些古典诗词的运用不仅能够丰满人物形象、营造故事氛围、暗示对话内涵、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同时为电视剧整体语言风格增添古典美感,使得台词和对话更加凝练集中,有含蓄韵味,将观众真情实感地代入到故事中,感受剧中人物的情绪心境。

一.完成对话的同时塑造人物形象

《甄嬛传》是一部76集大型古装宫廷剧,其中原著作者有意将合理、恰当的古典诗词曲赋大量运用在人物对白中,使得在完成基本对话表达需要的前提下达到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并丰富人物形象的效果。以剧中几位主角为例,他们台词中诗词涉及量尤为突出,女主角甄嬛是运用诗词曲赋数量最多的角色,多达40次,皇上、果郡王运用次数也近20次,除此之外安陵容皇后、三阿哥、华妃、宁嫔等人也均有涉及。

甄嬛在入宫之前曾引用汉代才女卓文君《白头吟》的句子许愿道“愿得一人心,白头不分离”,表达对如意郎君的期盼和美满婚姻生活的向往,同时在第45集又出现了《白头吟》附书《诀别书》的引用“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此时的甄嬛得知皇上始终把自己视作纯元皇后的影子,决意出宫修行,离别皇上前哀怨悲痛地给皇上留下这样一段话,如此便借原诗作哀伤悲愤又坚定决绝的口吻巧妙完成和皇上的对话,又借原诗对待旧情不无留恋的女子形象丰富了甄嬛至情至性、对爱情不肯将就的角色特征。

第33集甄嬛丧子,皇上却对华妃袒护,这让甄嬛心灰意冷,此时果郡王深夜吹笛前来探望甄嬛道“你瘦了”,甄嬛回道“这时节,帘卷西风,自然人比黄花瘦”这是出自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原词情感是李清照在重阳节时思念远方的丈夫,故而心情愁闷、体量消瘦,甄嬛借原词女性形象来形容自己十分贴切,也自然地完成了和果郡王的对话。

而上述提到和甄嬛情投意合的果郡王,也在多个场景中谈及诗词名句,如甄嬛、果郡王第一次湖边相遇,果郡王便化用《子夜歌》中“缥色玉柔情”来夸赞甄嬛肌肤白皙,又在第19集和甄嬛泛舟湖上时探讨《牡丹亭》,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来对答甄嬛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完成对话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个饱读诗书、有情有义,和甄嬛兴趣相投的人物形象。

第37集中甄嬛母亲进宫探望,母女二人见面互诉衷肠,甄嬛谈及小产后和皇上的关系时形容“易求有价宝,难得有情郎”,此诗句出自于鱼玄机《赠邻女》,“易求”与“难得”相对比,诉说了女子在追求爱情路上的艰难。在甄嬛说完这段话后其母亲连忙打断道“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这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的宫怨诗《宫中词》。全诗含蓄蕴藉,描绘了宫女们在深宫中有苦难诉的哀怨,应用到此处对话中恰好符合当前语境也衬托出甄母为人谨慎、说话严谨的特点。

第66集中先是皇上想要给玉娆赐名“婉”,出自于张华的《永怀赋》“扬绰约之丽姿,怀婉娩之柔情。”是在夸奖女子面容姣好、姿色出众、柔情婉约,紧接着甄嬛将下句补充完整“既惠余以至欢,又结我以同心,交恩好之款固,接情爱之分深。”这是一首张华悼念亡妻的作品,皇上引用其中一句表面上是想赐名玉娆,实则想将玉娆纳为妃嫔,而甄嬛也通过点明诗作的创作背景和诗人创作情感,在完成对话的同时拒绝皇帝了的赐名。

剧中还有多处原著笔者利用诗词曲赋完成基本对话的例子,如果郡王与甄嬛在湖边初次相遇时,化用《子夜歌》中“缥色玉柔情”来夸赞甄嬛肌肤白皙,从而完成双方对话并达到为语言增色的效果;又如在塑造安陵容人物形象时,在多个场景中都设计哼唱《汉乐府·江南》,也符合她作为绣娘的女儿出身小门小户的身份形象。

综上,诗词曲赋在描绘意境、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上都有重要作用,恰当诗句的选择可以使影视中的人物角色更加立体饱满。

二.设计伏笔推动故事发生发展

《甄嬛传》中多处诗词曲赋的巧妙运用不仅完成了人物之间的对话,而且在故事情节中设下伏笔,起到联系剧情和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值得观众细细推敲。

第5集余莺儿冒充除夕夜吟诵《梅花》的宫女来到皇上面前被赐官女子位份,皇上吟道“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然后转身离开并没有指明诗名和出处,余莺儿不知所以,果郡王借以试探余莺儿告知是李白的诗作,其实此句出自宋代诗人朱敦儒的《鹧鸪天·西都作》,由此一来果郡王便知道余莺儿并不精通诗书,可能不是除夕夜的诵诗宫女,这一情节也为不久甄嬛出现推翻余莺儿说谎埋下伏笔。

《甄嬛传》第6集甄嬛进宫后与皇上初次相遇,坐在漫天杏花、阳光明媚的的美景中用箫吹奏曲调,皇上听后觉得“你刚才吹的那首《杏花天影》合情合景,若是在春夜里用埙吹奏会更得其清丽幽婉之妙。”接着甄嬛的自谦皇上又说道“只是刚才吹到那句满汀芳草不成歸的时候,箫声微有凝滞,带有呜咽之感。”面对皇上精确地评价甄嬛回道“曲有误,周郎顾,王爷耳力堪比周公瑾。”在此情此景下皇上不禁回忆起纯元皇后并夸赞甄嬛箫声美妙似纯元,一段融合了箫声、杏花、古典诗词品析的初遇场景,让皇上惦念起昔日爱妻纯元,也为日后甄嬛了解自己被视作纯元替身的真相设下伏笔。在这段场景中,甄嬛作为纯元皇后之后嫔妃中最善笛子的人,在妙丽的杏花美景中有感而发吹奏一曲《杏花天影》十分符合情境,另外,人物对话台词中点明的诗词名称也增添了些许氛围,帮助观众更好理解作者的设计意图。同时从此情节也看得出甄嬛和皇上都是精通诗词曲调的人,来日可共品诗书文卷,经此一遇推动着暧昧情感迅速升温发展。

在第35集和第43集中将宋代张先《木兰花》中“花好月圆人又散”与宋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汇拆分重组,化用而成“花好月圆人长久”并出现了两次:一幕是皇上为甄嬛提笔写下诗句流朱悬于寝殿床头,此时的甄嬛一心希望和皇上的感情能长长久久,殊不知原诗所渲染的孤独、凄凉之感也为二人日后的情感裂隙埋下伏笔。另一幕是73集果郡王奉命驻守雁鸣关外时,甄嬛立于寝殿内对着墙上“花好月圆人长久”的诗句道“花好月圆易得,人却不能长久相守”,同一幅提笔诗句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场景下,主人公的心情心境也截然相反,但两处却遥相呼应,作者在回复前期埋下的伏笔同时也感叹甄嬛身处宫苑往往身不由己,无法和珍爱之人长相厮守。

第64集沈眉庄诞临终之前为诞下的公主起名字“就叫静和好不好?”甄嬛对曰“温和从容,岁月静好”这是套用了《诗经·国风·郑风》中《女曰鸡鸣》的句子“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意义为男女相约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女人弹琴男人鼓瑟为酒助兴,夫妻生活和谐美满、温暖甜蜜。剧中温实初与沈眉庄两情相悦但身份的阻隔二人终究不可能过上美满的生活,沈眉庄临终前为女儿起名一是期望女儿能拥有美好甜蜜的感情,二是即便不久于人世但爱上温实初自己并不后悔,纵使不能相伴终身有曾经的点滴回忆也十分欢喜。其实这句话原句在《甄嬛传》中出现过,第51集中果郡王回到凌云峰见甄嬛拿出一张合婚庚帖,在上面写下“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第74集甄嬛受皇上胁迫去桐花台赴约果郡王,实则是要用毒酒毒杀果郡王,二人举杯时果郡王对甄嬛说“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甄嬛对道“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和温实初沈眉庄的身份阻隔一样,甄嬛与果郡王即便在离宫修行时有过短暂甜蜜的过往,有过像寻常夫妻一样弹琴吟诗的回忆,合婚庚帖象征着二人美好爱情的开端,而桐花台夜宴又是天人两隔的悲惨结局,在这两段场景中都运用了相同的话使得前后情节呼应,故事圆满却无法美满。

第69集中三阿哥对瑛贵人一见倾心,感叹瑛贵人美貌“名花倾国两相欢”出自于李白的《清平调·其三》,句中“名花”指牡丹花,“倾国”是指美人杨贵妃,二者的美艳相得益彰,而这初次相见便让三阿哥对瑛贵人念念不忘,以至于吟诵起《上邪》中“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表达对瑛贵人情感的坚定、执著,也正因三阿哥这样不加掩饰的示爱追求在皇上面前暴露了心思,导致瑛贵人招来杀身之祸,使得皇上对送瑛贵人入宫的果郡王起了疑心,更为日后皇上除掉果郡王埋下伏笔,由此可见,这一片段的古诗词引用不仅充分展现出三阿哥对美人的相思之情,也在暗暗地推动着皇上、果郡王、甄嬛几人关系发生变化。品琢笔者借用诗词句设下伏笔的精巧心思,也是这部优秀影视剧俘获大批观众的魅力所在。

三.渲染心境且烘托氛围

《甄嬛传》中的多处诗词曲赋主要用于抒发人物内心难以言状的情感,通过代替语言的方式表达情感变化,同时渲染了一定的情感氛围,引发观众共情。

第9集甄嬛劝皇上不可独宠自己应多去看望宫中其他妃嫔,但在皇上去看望齐妃后,甄嬛独守宫室凄凉之情一时涌上心头边弹边吟诵起“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浣碧听到连忙制止并说“这首曲子叫《湘妃怨》,不吉利呀。”而碎玉轩门外的皇上在听到甄嬛弹奏时不禁吟诵起白居易的《听弹湘妃怨》“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甄嬛吟诵《湘妃怨》中的几句是表达女子对丈夫思念之情和内心愁苦之情的,配以中国古典乐器的弹奏更加渲染了悲凉氛围。

第49集果郡王向甄嬛表明心意却得不到回应时“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此处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果郡王自己,是说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二者却都在为不得对方而愁苦,此处是表现果郡王在愁闷明明甄嬛也对自己有情,却始终不和自己互诉爱意。

第50集甄嬛与果郡王知道彼此心意后便以夫妻相称,二人在一来一往的书信中涉及到大量对于《九张机》的引用,其内容描写织妇、织女相思之情的,字里行间传达出恋爱中男女对甜蜜幸福生活的热情和相思不见的苦闷,十分贴切当时情境下甄嬛果郡王刚陷入热恋中的状态。

第61集中当甄嬛带上果郡王送来的珊瑚手串贺礼时感慨道“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做上阳花。”这是吴伟业《古意》的第六首,涉及了清顺治帝与董鄂妃、博尔济吉特氏的故事,原诗是怜悯废后身世高贵,只因董鄂氏之故而不得顺治爱怜,终落得与上阳宫人同一命运,寓意有些东西虽然美好,但却不是你所能拥有的。甄嬛在此与果郡王心意相通,即使两人郎有情妾有意,但自己是皇上的妃子,此生都将困于深宫高墙内,终究和果郡王有缘无分错过彼此。

据上述提到的《甄嬛传》中关于诗词曲赋运用手法的分析和对于影视剧故事的意义可见:《甄嬛传》因诗词曲赋的融入使得人物形象更立体和个性,使得故事剧情发展更流畅和具有戏剧性,也使得全剧在基调上更添古风古意。同时以《甄嬛传》为例对古典诗词曲赋的传播也是新一重现传统诗词魅力的途径,从其正面意义来看拓展出了一種传播中华文化的新渠道。

《甄嬛传》中涉及运用的大量诗词曲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掀起了一股“诗词热'、“甄嬛体”的热潮,网络、期刊、报纸对于《甄嬛传》中经典诗词句引用的点评不尽其数,这给《甄嬛传》之后的古装剧拍摄提供了灵感和素材筛取的标准,也使得《甄嬛传》成为经典流传至今仍值得细细品琢。

在传统纸质传播媒介遭遇瓶颈的今天,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影视剧作品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着影音结合的深刻意义,其影响表现在:影视剧的大力宣传和快速传播促使人们重新燃起品读经典诗词的热情,也在我们回味剧中诗词的同时带给我们对现代生活和情感的启发和思考;另一方面,弘扬古典诗词有助于我们中国的精神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升全民族精神文明素质,从而更好地向世人展示我国珍贵的精神瑰宝。

参考文献

[1]柴梓.诗中有剧,剧中有诗——谈电视剧《甄缳传》中诗词歌赋的巧妙运用[J]. 西部广播电视,2015(14):109.

[2]刁生虎.宫廷剧的成功之作——电视剧《后宫甄嬛传》评析[J].创作与评论,2013(04):100-103.

[3]彭霞玲、霍晋峰、李永娟.诗词入画境情韵出其中[J].名作欣赏,2018(32):21-22.

[4]王卫波.后现代语境下的诗意回归:试论热播剧《甄嬛传》台词的古典意蕴[J].名作欣赏,2013(18):158-161.

[5]鄢敉君.古诗词在影视剧中的运用——以古装电视剧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6):135-140.

[6]张彩丽.论电视剧《甄嬛传》对诗词曲赋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2(22):64-66.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甄嬛传运用方式文化传播
谈谈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微视频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预习能力培养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甄嬛传》在美遭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