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霞
(樟树市幼儿园 江西 樟树 331200)
在幼儿园中通过创设情景进行教学能够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情景将各种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锻炼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运动能力,对幼儿的思维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在幼儿园中通过借助情景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主参与能力,提高幼儿对身边事物的认知能力,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1]。
在幼儿园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有利于提高幼儿自主参与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能够使幼儿更好的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开展一系列幼儿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自主参与能力和配合能力。其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情境教学中,通过模拟、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结合幼儿的特点开展相关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兴趣。其三,提高幼儿对身边事物的认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将幼儿生活中较为抽象的事物转化为较为具体的情境,帮助幼儿的感觉感知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幼儿对身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能力。其四,锻炼幼儿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天性,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幼儿在特定的场景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同时通过对幼儿进行引导,能够使幼儿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2]。
现阶段,在幼儿园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内容较为形式化。幼儿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虽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所创设的情景并不具有实用性,内容较为形式化,甚至有的幼儿教师在开展情景教学时,主要是为了完成公开课的交流,导致内容和过程中都较为形式化,没有使情景教学起到真正的作用。第二,没有结合实际创设无效情景。在创设情景时,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等设施设备,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某些不适用于多媒体的情景也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导致创设的情景与实际不相符,内容无效且多余。第三,脱离幼儿实际情况,忽略幼儿接受能力。幼儿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和特点,在创设情境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情况,导致幼儿无法接受和理解教师创设的复杂情境。第四,设置虚假情感场景,不利于幼儿情感互动。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忽略了对幼儿情感引导的重要性,在创设情境时过分采用一定的虚假情感场景,导致幼儿无法在情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无法实现师幼和幼儿彼此之间情感交流和互动[3]。
在幼儿园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时不是盲目的、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有目的的、有原则的。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遵循形象性、情感性、真实性、问题性、趣味性等相关原则。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要从感性出发,使幼儿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使幼儿从感性的角度向理性的、形象的、具体的方面发展,从而锻炼幼儿的思维水平。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创设具有情感性的场景,在情境创设中注重情感的导入,激发幼儿的情感。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面向幼儿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而非虚幻的。在创设情境时,要创设具有一定价值的、内涵的情境,能够引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学习,在创设情境时所设定的问题是有目的性的。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只有提升幼儿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4]。
在幼儿园开展情境教学时,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学龄特点和个性,在创设情境时,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创设竞争性情景,满足幼儿好奇心。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创设科学实验的情境,通过向幼儿演示变色的芹菜实验,在水杯中装满各种颜色的水,然后把芹菜放到不同颜色的杯子中,观察芹菜变色的情况。通过实验,使幼儿积极发言,对实现现象进行描述,提高幼儿的好奇心,并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使幼儿通过实验明白有的植物就像吸水管一样,能够吸收颜色,从而出现变色现象。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通过引入一些简单的、直观的、具有探究性和引导价值的科学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使幼儿能够直观的观察到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通过积极发言等方式,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描述,能够提高幼儿之间的竞争意识,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5]。
幼儿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要结合幼儿的个性,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创设具有故事性的情境,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使教学具有趣味性。例如教师在创设情境过程中,通过引入幼儿喜欢的故事情节,通过模仿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中的相关情节,使幼儿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并通过设计一定的主题和情节,分小组模仿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情节表演中,从而提高幼儿的互动性,使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时,通过设计具有故事性的情境,使幼儿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表现故事等方式,学习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比如小蝌蚪通过找妈妈最终变成青蛙,使幼儿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能掌握一定的知识[6]。
在情境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在情境教学中学到一定的知识,幼儿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引入探究性的情境。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知识前后的联系性,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要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开展一定的探究性学习。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探究性情境。例如在之前学习过程中,通过变色芹菜的实验能够使幼儿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等方式,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的方式,利用通俗易懂和有趣的画面向幼儿解释相关原理,并创设一定的探究场景,使幼儿利用纸条完成变色实验,从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能够亲自动手,通过探究性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7]。
幼儿教师在对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问题性情景,进一步对幼儿思维能力进行启蒙。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问题,针对该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并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情境演示,使幼儿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与教师开展互动。在创设问题性情景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情境设计,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辅助设计教学情境,通过有层次的向幼儿逐层展示相关问题,从而引导幼儿不断思考,使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幼儿们播放蝴蝶化茧成蝶的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幼儿思考蝴蝶在化茧成蝶过程中需要经历什么步骤,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天性爱玩、爱闹,喜欢与人交流,为了能够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互动性情景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在此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剧本表演的方式,创设一定的场景,使幼儿通过表演不同的角色,提高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同时对于有一定表演天赋、唱歌跳舞特产的幼儿,在创设互动情境过程中要为幼儿创造一定的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幼儿的表现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8]。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法对幼儿成长和启蒙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幼儿自主参与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幼儿对身边事物的认知,锻炼幼儿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等。但是,现阶段在幼儿园创设情境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其中包括内容较为形式化,没有结合实际创设无效情景,脱离幼儿实际情况,忽略幼儿接受能力,设置虚假情感场景,不利于幼儿情感互动等。为提高幼儿园创设情境教学的效率,要遵循形象性、情感性、真实性、问题性、趣味性原则。在幼儿园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具体对策包括相创设竞争性、故事性、探究性、问题性、互动性情景,满足幼儿好奇心,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幼儿求知欲,对幼儿思维能力进行启蒙,进一步提高幼儿表现能力,使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