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亚填
目前,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促使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具备人文性、工具性等特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背景出发,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意义,提出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方式运用策略。
一些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陈旧的方式进行教学,大大减弱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有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进行“灌输式”教学,给初中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点,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学习,这样难以提升学习效果。此外,部分教师未明确学习目标,没有全方位研究教材内容,自身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学经验也不够丰富,难以保障教学质量。语文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果教师一味地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不能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那么将无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如今,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不能全方位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把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灌输式”教学虽然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但是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造成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2]。目前,很多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尝试运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作探究式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深入,难以真正提升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没有认识到自主学习对于自我成长的积极影响,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运用,然而部分教师未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总是以单一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没有鼓励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本质,挖掘语文知识的内涵,久而久之,则会使语文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3]。
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身特色,语文这门学科内容庞杂,教学内容以文字和文学为主,这让一些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比较枯燥,难以调动自身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借助图片和音乐,拓展学生知识面,这使得学生对呈现的内容感到新奇,自然就会认真研究和学习。社会资源存在共享性,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浏览将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掌握语文重点和难点,感受语文的魅力,给课程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
具备学习动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应该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这样才可以提升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会让学生感觉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如果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拓展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而且,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弱化语文知识的抽象性。一些学生认为,语文学科具有抽象性,学习起来存在一定难度,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难以提高自身学习成绩。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对于抽象的知识概念进行形象化呈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不理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利用信息化方式开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全面学习语文知识,积累学习经验,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语文教学方式,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站在多个视角领悟知识内涵。此外,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分析文章思路,分析文章蕴含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合适的导入形式能促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为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打好基础。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要保障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动画进行课堂导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牧羊人依靠自身的坚持和毅力,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植树,使土丘变成绿洲。《植树的牧羊人》曾被改编成动画片,荣获198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导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导入方式,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由《植树的牧羊人》改编的动画片,带领学生学习主人公坚强的品质和精神,教导学生成为愿意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使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在“互联网+”背景下,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尊重初中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依托视频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带领学生突破语文学习的困境,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春》这篇散文主要描写的是自然景物,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春天的美景,并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大家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会运用到哪些词汇呢?你们会运用什么样的句子描写美丽的春天呢?”
在“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总结与归纳烦琐的知识点,让学生系统掌握语文知识。每节语文课上都有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教师利用微课向学生讲解重难点内容,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在较大程度上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网络收集与语文课程内容相关的高质量微课资源,以微课的形式在课堂上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应关注学习情境的营造,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氛围,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尽可能地实现寓教于乐。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图片、动画、音乐等,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眼球,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比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搜集这篇课文的相关资料,课前录制微课视频,鼓励学生提前学习微课,以便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语文水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时要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以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对小组成员数量进行随时调整,给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分配学习任务,并定期进行学习小组考核。每个小组的组长要辅助教师推动教学活动开展,组员要围绕自身学习任务努力搜集语文资料,展开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网络上收集学习资料,与其他学生互相合作,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在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给学习小组布置一个或者多个任务,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比如,在讲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全文阅读,鼓励学生小组讨论这首诗歌的主旨,引导学生积极收集这首诗歌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白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拥抱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这首诗歌的内容为出发点,把自己的学习感受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在“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想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教师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以达成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制作课件期间,可以主动和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分享教学资源,这样有利于教师节省制作课件的时间,了解自身信息化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收集优秀课件,认真学习和借鉴,不断增强自身教学能力,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丰富教学形式,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教学目标不够清晰;语文教学流于形式,未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信息技术未与教学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面对这些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导入趣味性教学活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制作微课视频,打造语文学习情境,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