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发或选用适合本地、本校特点的课程,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一,很多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机制落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困难较大。长期积累起来的学科本位的教学管理惯性和经验往往会延续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之中,缺乏对学校资源的有机重组。同时,近几年高中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学科结构平衡。由于知识结构上的缺失及教学设备的限制,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还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呈现,教师还是照本宣科,纯理论教学现象突出[1]。
第二,各校在课程执行方面力度不一,造成校本课程实施存在较大差距。做得好的学校,在校本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和多样性发展。特别是一批教师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成为学校新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做得不好的学校,虽然也按要求开发实施了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但学校和教师大多只是被动应付,缺乏实施动力和创新意识,没有达成校本课程的教学预期。
第三,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部分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实施校本课程的热情不高。有些管理人员和教师观念比较保守,十分看重高考科目的教学,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对选修课、实践课、技术课、音体美课程等态度冷漠,认为这些课程只要拿到学分即可,甚至在平时教学中随意挤占这些课程的教学时间[2]。
第四,部分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计划不够科学,不够完善,造成校本课程开设随意性大。有些校本选修课只是一两名教师在短时间内的随意而为,缺乏必要的课程论证、方案制定、课时规划、学分授予、课程审批等环节,导致这些课程的开设极不规范,草率开课、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现象依然存在。
校本课程赋予了学校更大的自主权,学校要根据地域性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开设透明的、多样的、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快地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加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选择权,使学生享受“自助餐”式的学习。
校本课程按结构与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五种类别。
地方文化类课程:以专题形式挖掘整合地方历史、地理、民俗、文化、名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素材形成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艺体活动类课程:依托体育、艺术“2+1”项目等艺体活动形成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强健的体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自然科学类课程:整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成果形成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整合地域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形成课程,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资源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当地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生活技能类课程:整合学生生存必须掌握的基本生活常识和需要具备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还可结合劳动教育形成课程,选择有地方特色的种植养殖、传统工艺等实用技术,使学生习得最基本的实用技术,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
主题阅读类课程:整合单元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经典诵读、探究性阅读等资源形成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增强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路径来看,基本有课程选择、课程整合、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其开发主体的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开发范围从小到大,开发难度由易到难。为了论述方便,不妨借鉴高考能力层级,将上述开发程序按由易到难分为A、B、C、D 四个层级来阐述。
A 级:课程选择。课程选择是指学校和教师只是行使了课程选择权,主要是从备选的几种课程中选出最符合需要的课程作为本校的校本课程。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适合于课程开发能力不强的学校,而且也只适用于校本课程初步实施的探索阶段。如果一所学校长期热衷于“拿来主义”而没有自主研发,那么对学校的课程建设和长远发展就会产生很大的制约。
B 级:课程整合。课程改编与整合主要是指学校和教师对现有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选择、实施方式、评价方法、课程资源进行修订,形成一门适合具体校情、教情、学情实际的校本课程;或按照某个主题将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重组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这种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和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C 级:课程拓展。课程补充和拓展主要是针对现有课程的不足,结合地域特点、校情实际、学校特色发展定位等,对现有课程从维度上、内容上、方式方法上、广度深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与拓展而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这种校本课程大多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有利于引导在某些学科上兴趣广、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D 级:课程新编。课程新编是学校和教师参与程度最高、自主权最大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这类校本课程要综合考量地域特点、学校资源、教师优势、学生需求、社会参与等多方面因素,在学校特色发展定位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科学确定开发实施的全新的校本课程。目前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属于此类,并基本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呈现[3]。
总之,校本课程尽管类型多样,但了解某一个具体的校本课程会发现,大多数校本课程并不能够简单归属于某一种类型,这充分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应该综合各方面要素,力求使开发出来的课程能够尽善尽美。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对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然后对参与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的课程规划能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
任何一门课程,都承担着不同层面的育人功能,校本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在校本课程从开发到评价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把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统领全局的要点,这样才能高点定位、高瞻远瞩,运用教育智慧,确定一所学校应该重点开发实施哪些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每一门校本课程特有的育人功能,使三级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本课程因其特殊性和灵活性,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会更加灵活多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管是从“三维目标”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还是从目前凝练和整合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维度出发,都能找到更加合适的校本课程学习方式方法,尤其是体验性学习、交往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都是校本课程实施很好的方式和途径。同时,根据校本课程的不同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也会灵活多样,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也可以是以社团为单位的活动型,还可以是有组织的实践活动、研学旅行、社会体验、劳动实践等形式,这些多样性的课程也决定了学习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还要特别注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音美课程、技术课程等课程的联系与融合,充分发挥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和迁移学科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在校本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建设活动,需要一个理性、民主、科学的决策过程,更需要持之以恒、巩固提高的过程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一般要把好四个重要关口:一是做好愿景调查分析,包括研判学校课程资源、调查学生真实需求等;二是制定课程方案(或课程纲要),每一门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纲要必须有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评价办法等关键性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校本课程真正成为课程而不是“兴趣小组”;三是落实组织和实施过程,包括授课教师的确定、学生的选课走班、教学课时的安排、教师教学设计的落实等,哪一个环节落实不到位,校本课程的实施都会大打折扣;四是做好课程评价,包括评价内容与方式的选择、评价结果的处理与运用、课程改进的意见与建议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激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者再接再厉、不断提高,鼓励校本课程学习者拓展兴趣、奋发有为。总之,一所学校要开发实施好校本课程,只有科学决策,形成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制度和周密的组织实施过程,才能历练出一支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团队,保障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健康有序发展。
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最后一环,也是许多学校常常忽视甚至忽略的一环。从课程的角度讲,缺少了评价,也就没有了结果,至少教师、学生就没有了成就感和获得感。在国家课程设置方案的大框架下,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是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自我反思促使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健康运行。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有两个层面。一是对课程及实施者的评价,主要由学校职能处室和专职人员进行,对校本课程的组织过程、实施效果或成果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定性评价,定量打分,并将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考核、评优选先、评聘晋级之中,督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者落实课程计划,做实校本课程实施全过程。二是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由科任教师进行,结合学生考勤、日常表现、发展进步、成果展示等方面,以激励性评语和等级评价的方式,对每一个学生给予评价,用以指导学生的后期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坚持激励性评价的原则,评价元素中要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在国家课程的学习和评价中,注重通过考试和分数来衡量,注重学习的结果;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充分地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总体方案,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兴趣、态度和方法是不是对路,更加重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做人做事能力是不是得到了增强,更加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是不是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在校本课程评价中,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和反思改进。这就要求课程实施者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设置具体的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参照所选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自主评价,看到优势和进步,找准不足和缺憾,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