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

2022-02-18 23:08董晓君
今天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言表达趣味性

董晓君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民族小学 内蒙古 凉城 013700)

引言

语文离不开语言,教学也离不开语言。教学语言包含于语言,是特定情境中的专业用语,与其他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不是日常交际的口语,也不是非常注重语法规范的书面语,而是在特定情境(教学情境)中的专业性语言,与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述均有一定的关联。教学语言是师生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工具与载体,具有思想性、知识性、针对性、启发性、综合性的特点。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概念

近年来,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教学部分,并在逐步完善其中的相关内容。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语言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中国文化的不同形式,包括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这些不同的形式又包含了不同的内容,例如爱国主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是学习语言的“百科全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指语文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趣味语言,以幽默的形式展开语言表达,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的学习环境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进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审美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中形成趣味互动形式,教师充分运用语言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给予正向反馈,形成有沟通价值的对话交流局面。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语言表达中理解所学知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语言反馈中获取学生的个性化诉求,深入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想法变化,有助于教师把控整体教学节奏,持续性稳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特点

2.1 规范性

进到小学以后,学生每天上学时间至少有7~8个小时。低年级小学生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还较小,不能正确区分是非,其行为大多是在模仿别人。此时,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行为方式等多种因素对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言行举止上必须起到示范作用,如课堂上说普通话、不随意向学生发泄情绪等,要让学生在规范性的语言教学环境中学习,进而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语言。

2.2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支撑。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其年龄发展特点的影响,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以及探索追求的欲望。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语言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尽量具有生动趣味性。在进行一些内容抽象、情感丰富、意味深长的课文教学时,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因为教学语言越生动有趣,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共鸣和感触。

2.3 艺术性

语文是一门艺术,语言也是一门艺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语言艺术的传承者。语言的艺术就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小学语文语言教育的艺术性就是要求教师学会灵活多样地使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手段给学生授课,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语言的美,体会到语言的奥秘。教师要想实现语言教学的艺术性,就要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教学特点,如此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学好语文语言的保障。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

3.1 启迪智慧,激活潜在思维活力

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潜在的思维活力,是助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有效落实的必要举措。例如,《桂花雨》这篇充满童年回忆的文章以清新的语言和纯朴的情感,向学生展现作者童年在家乡摇桂花的场景。当学生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以童年的视角去品析其中的纯真童趣,必然能够更为深刻地品悟到那份“摇花乐”。因此,教师可以构建阅读情境,引领学生回归作者的童年时光,让学生将情感和目光凝聚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中,并运用语言艺术巧妙点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思考文中母亲所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譬如,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同学们,人们常常会把情感寄托在事物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情于物,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桂花吗?大胆想象一下‘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场景,再思考为什么它是‘好香的雨’。”在层层递进的引导和启发中,学生能够紧随线索,揣摩作者在摇花乐中蕴藏的对家乡的怀念和童年生活的留恋,从而领悟到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收获更多独特的阅读体验。

3.2 运用趣味性的语言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且贪玩爱闹,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趣味性的语言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且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改进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在新的教学趋势下,教师应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不断提升语言的趣味性。学生在此阶段自制力弱,如果运用单一无趣的语言进行授课,无法促使学生集中精力,会直接降低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应用趣味性的语言,将知识用趣味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文本身趣味性十足,在学习相关汉字时,教师可以引出课文中的内容,将汉字和课文结合起来,通过趣味性的引导,提升语言魅力。如在学习汉字“竹”时,教师可以说,“小鸡画竹叶,竹叶尖尖两只角”,结合课文并将汉字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还提升了语言运用的艺术性。这种语言运用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将课程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创造了艺术性的语文用语课堂。

3.3 适当增加肢体语言

小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群体的性格特征,在教学中适当融入多样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深入趣味教学情境中。第一步是教师的五官语言表达,比如眼神的情感传递。教师可以在说完一句话后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适当停顿,用眼神进行示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要重视观察学生的眼神变化,尤其是着重观察班级中部分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这类学生的眼神变化来猜测学生此刻的内心想法。小学生的情绪表达比较直接,开心与不开心都会通过眼神传递给对方,教师根据学生的眼神语言来改变下一步的语言表达或者调整教学节奏;第二步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文章内容的描述同步做出思想情感的面部表情语言表达。比如,文章中提到表示“快乐”的语句,教师可以做出开心的表情,配合扬起手或者鼓掌,告诉学生这是表达开心的意思。一整篇文章描写可以有多种心理情绪的传递,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面部表情进行表达,让学生看到激情语言表达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3.4 实现灌输式教学语言转变成启发式教学语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多彩,既拥有故事类的文章,也拥有探索类的文学作品。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大多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尽量地将灌输式教学语言逐渐地替换成启发式教学语言进行授课,这样能使教学语言更具有穿透力,节奏感更加强烈。例如,在讲解《黄山奇石》《日月潭》等写景类记叙文时,教师可以运用抒情的语言风格讲解知识,并启发学生感悟与思考文章内容,这样能有效地向学生传达文章的主要情感,也能激活小学生对黄山奇石和日月潭的想象能力和感知力,进而有效地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如,当讲解《狐假虎威》《揠苗助长》等课文内容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对课文的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思维更加活跃,同时避免学生出现课堂走神的学习现象。

3.5 规范用语,培养良好语言习惯

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榜样的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例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需要着重注意字词的发音指导,避免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而出现发音不准确的现象。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语言艺术的要求,尽量把日常用语和教学规范用语区分开来,在保证语言运用规范和准确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出现各类语气词,如“哦”“嗯”“啊”等,以身作则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语言环境。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邓小平爷爷植树时认真的态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植树的意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那么,当教师在对本课内容进行讲解时,应当减少累赘的语言,运用简洁明了、规范准确的话语,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内容,领悟文本蕴含的情感。而《姓氏歌》这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姓氏汉字。当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应当做好领读工作,重点强调其中的后鼻音、前鼻音等,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普通话的难关,既让他们规范用语,又提高识字效果。如,许多学生在读“郑”这个姓氏时,常常不能准确读出后鼻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进行练习,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改变用语不规范的毛病,也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的灵活性、人文性决定了教学语言的应用应该是多样性的、艺术性的。素质教育大方向下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课堂语言,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文本特点,应用严谨的、趣味的语言。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语言表达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浅析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