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枝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6)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培养良好品质、升华精神境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文化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瑶族历史悠久、支系繁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在长期的山间劳作生活中,瑶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形态、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创造了丰富而独具风格的民间文化。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表演艺术形式,是融舞蹈动作、节奏、情感、道具、服饰等有形文化和瑶族人民信仰、价值、传说、心理等无形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1]“有瑶必有长鼓舞”是瑶族长鼓舞影响力大和知名度高的最好阐释。笔者以“瑶族长鼓舞”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其教育价值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舞蹈、体育、美育等方面,关于德育的研究较少。长鼓舞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德育价值。因此,充分挖掘瑶族长鼓舞的德育价值,有利于传承和弘扬瑶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关于瑶族长鼓舞起源的几种传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赶羊做鼓长鼓舞》,即关于盘王的传说。相传,盘王是瑶族的始祖,在猎捕山羊时不幸被山羊顶中,滚下山崖,后悬挂在泡桐木上身亡。对此,盘王的儿女们悲愤不已,杀羊以羊皮制成长鼓的鼓面,砍倒泡桐木,挖空树干做长鼓鼓身,不断拍打,为父报仇。自此,这一故事口口相传,逐渐形成了瑶族以节日庆典跳长鼓舞的方式缅怀始祖盘王的习俗。此外,瑶族长鼓舞还有一种在贵州流传较广的传说:瑶族先祖原本居住在风调雨顺的“潮南”海岸边,不料第二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天大旱,粮食颗粒无收,再加上兵匪的掠夺摧残,无奈逃下海躲难,但途中又遇到暴风雨天气。于是,瑶族人民祈求盘王,若顺利渡海,愿世世代代敬盘王。人民祈祷不久后,海面便风平浪静。此后,人们遵守诺言,世代唱歌跳舞敬盘王。这两种传说都表明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尊重地位崇高的先祖的体现,蕴含着道德教化的力量。
长鼓舞是瑶族人民生产劳动、历史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的写照,其种类多样,丰富多彩。相关史料记载,瑶族先民以狩猎为主,如果收获丰厚就会一起庆祝,要么尽情欢呼,要么会用动作模仿狩猎时激烈的状况,向族人展现精彩的狩猎全过程,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狩猎舞。[2]早期的长鼓舞与祭祀活动密不可分。宋代沈辽《踏盘曲》中的“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云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鼓舞”[3],充分表现出长鼓舞的乐神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长鼓舞功能逐渐从娱神、自娱向娱人的方向发展。比如,长鼓舞道具和表演内容兼容汉族鼓文化,不仅丰富了瑶族长鼓舞的内容和表演形式,而且更为大众所喜爱。现在瑶族长鼓舞舞种丰富,除了带有地方特色的坳瑶黄泥长鼓舞、盘瑶赶羊做鼓长鼓舞、土瑶雷神长鼓舞,还有多元文化融合形成的芦笙长鼓舞和瑶汉互动下形成的狮子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的产生,源于瑶族的民间宗教信仰,其中最早的就是自然崇拜。瑶族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游耕生活,对与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雷电、风雨等自然现象保持着敬畏的心理。[4]瑶族人民通过长鼓舞表演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直到现在,瑶族人民还会通过不同的舞种表达自己的民族信仰。例如,在瑶族十月十六“盘王节”,瑶族人民依然保留着跳长鼓舞祭拜盘王、祖先等神灵的习俗,以祈求来年的平安顺遂、五谷丰登;坳瑶黄泥长鼓舞表现出的原始生殖崇拜,意在祈求民族兴旺,感恩瑶族先祖养育之恩;盘瑶72套动作的《赶羊做鼓长鼓舞》描述了盘王捕猎身亡和瑶族子女为盘王报仇的情景,旨在让瑶族子女不忘先祖、凝心聚力、顽强奋斗,是推动瑶族走向现代化的动力。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添光彩,为树立文化自信注入精神动力。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5]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面临诸多困境。例如,交通便利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加速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流动,瑶族长鼓舞的传承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瑶族长鼓舞的存在感和关注度受到波及。对此,挖掘瑶族长鼓舞德育价值有利于人们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这一民族文化传统,是对国家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政策的积极响应。
学校是德育的重要场所。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各民族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消除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解和隔阂。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相互理解和接纳,可以使各民族的文化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加深各民族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汉、瑶、苗、侗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将瑶族长鼓舞融入学校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文化蕴含的优良品质,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虽然我国德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校园文化、课程和教材等方面呈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仍然有限,部分德育内容枯燥、教育方式落后,德育效果不理想。[6]德育资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应充分利用不同教育资源,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广西是瑶族聚居地之一,当地学校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切合实际,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瑶族长鼓舞是瑶族的服饰文化、舞蹈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集合体,学校可以将其融入体育、美术和音乐等多学科,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升课堂实效性。例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学生会主动担任小导游,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介绍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作品,以此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不管是《赶羊做鼓长鼓舞》还是祈求盘王保佑风调雨顺的传说,长鼓舞都表达了瑶族人民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寄托着对民族兴旺的期盼,以及提醒后代不忘祖先艰辛创业的历史。新时代,表达对祖先的感激和缅怀具有情系家国的德育价值。结合时代发展,瑶族长鼓舞融入了新的内容,启示人们在享受当下和平生活的同时,应缅怀革命先烈,时刻铭记我党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自觉、自发地与国家命运、时代精神同频共振。
长鼓舞正是先民敬畏自然的体现,表达了瑶族人民信奉万物有灵的精神寄托。例如,长鼓舞《种树鼓》《砍树鼓》模仿了“找地方”“垦土”“植树”“伐木”等林业生产全过程[7],舞者将长鼓置于胸前,奋力拍打,以腰为枢纽,“跳”“跃”为基础动作[8],传达了瑶族人民对大自然养育的感激之情。瑶族人民对自然的尊敬,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契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生命意识,进而敬畏自然、舞赞生命。
在不断迁徙的道路上,瑶族成长为一个顽强坚韧、勤勉朴实的民族。《做屋长鼓舞》用36套动作展现了瑶族先祖过山迁徙时从寻找有肥力的土地、立柱、盖顶到新屋进火、耕种等定居的整个过程,反映出瑶族“今岁此山,明年别岭”频繁迁徙的艰辛生活,也折射出先民艰苦创业的历程。瑶族长鼓舞动作以跳、颤、跃、蹲、扭等为主,折射出瑶族人民生活的常态,反映出瑶族人民积极向上、顽强乐观的心态,体现了自强不息、团结勇敢的德育价值。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已经成为瑶族人民共同的记忆和符号。符号是群体成员共有的,能够产生强大的族群认同凝聚力,是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得以维系的关键因素。四处迁徙是瑶族历史文化生活的重要特点[9],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和贵州等地都是瑶族人民生活的地方。瑶族长鼓舞作为瑶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作用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德育价值。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开设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学校德育有重要的作用。将瑶族长鼓舞融入校本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情系家国、勤劳勇敢、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道德品质。邀请民间瑶族长鼓舞传承人进入校本课程协同教学,带领学生学习长鼓舞表演、长鼓绘画技艺、长鼓制作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长鼓舞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此外,学校应严格筛选和编排瑶族长鼓舞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系统地展示瑶族长鼓舞的来源、不同舞种的风格、在节日庆典中的作用等。学校还应批判传承,充分发掘瑶族长鼓舞文化蕴含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除了校本课程等显性课程,学校的隐性课程将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10]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将瑶族长鼓舞加入校园民族体育文化墙、民族文化走廊、瑶族文化墙,可以潜移默化地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除此以外,瑶族长鼓舞还可作为学生的课间操。这样,推动瑶族长鼓舞传承的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部分教师常常忽略学科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认为所教科目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不大,且与自己无关。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应树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自觉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者和主力军。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时讲述有关瑶族长鼓舞的故事或传说,通过微课、短视频或国家精品课程等方式传播瑶族长鼓舞文化,丰富地方教学资源共享库。此外,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加深对瑶族长鼓舞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科教学与瑶族长鼓舞文化融合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文化品质。
家庭和社会应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做好保障工作。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向学生讲解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民族精神,支持学生参与民族节日和民族活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政府应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联合高校和民间文化传承人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讨和保护工作,运用新媒体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强民族文化博物馆等教育场所的建设,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助力。
总而言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场域应相互配合,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