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建微课,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

2022-02-18 23:02林全民
教育观察 2022年11期
关键词:师范生我院师生

林全民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的立足之本和发展特色,而师范生教学技能则是教师教育特色的具体表现之一。因此,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已成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教学技能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种动作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师生共建微课就是在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一、师生共建微课的出发点

师范生教学技能内涵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与保障,同时,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持续提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师范生教学技能主要包括“一话三字”等语言文字功夫和“吹拉弹唱”等文艺特长。“一话三字”是指普通话和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是语言文字基本功,“吹拉弹唱”主要是指唱歌、跳舞以及各种大众乐器的使用技能。这些教学技能在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师范生的基本教学技能。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1]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工作的广泛开展,结束了长期以来师范生毕业自然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历史,师范院校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这些变化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宏观上看,信息化已经深度融入工业、农业、商业等行业;从微观上看,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信息化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购物、共享服务、网约服务等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乃至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而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即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这对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站稳、站好三尺讲台,不能仅满足于“一话三字”“吹拉弹唱”等传统技能,还应提高信息化素养,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能力。

二、师生共建微课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虽然适用于大规模、集约式人才培养,但容易忽视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技能过程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获取外在信息,再结合自己原有的背景知识,最终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域下,学生不再是传统的信息吸收者或刺激接受者,学习过程不再是单向的信息输入、存储与提取,而是一种新旧知识和经验之间的不断互动、交流过程;学习活动开始于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所学的新知识具有某种相关度,或者未来的新知识能触动学生情感的细微变化。[3]而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应该内在地由四个部分组成,既包括学生的背景知识、情感因素,也包括有内涵的新知识以及新知识的表达和呈现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其一,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其二,学习是真正的建构性学习;其三,学习的累积性表现更为明显;其四,学习是在一定目标指引下的学习;其五,学习的诊断性、反思性特征更加明显。[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学生集体学习,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可以促使学生到达合作、竞争和个人发展相得益彰的理想状态。

综上所述,无论是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模式,还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索与实践,都反映了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说,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更加充裕,人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是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广泛吸收各种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必然选择。师生共建微课是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作为师生共建微课的理论基础。

三、师生共建微课的实践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主题更加突出、微型结构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要、师生之间易于互动与交流的优势。这些优势推动了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传播。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微课的制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视频拍摄法,这也是最主要的制作方式,需要专业摄像机、DV或手机等各种工具;二是屏幕内录法,多使用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等软件;三是软件合成类微课,综合运用 PPT、Flash 等软件进行录制、编辑合成;四是运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混合制作微课视频。

创新微课制作方式,不仅可以服务课堂教学,而且可以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学生制作微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巩固知识、产生新知、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享受学习成就的愉悦过程。因此,师生共建微课可以培育教育教学的崭新生态链,有利于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积极开展了师生共建微课实践,该实践过程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统筹协调,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有重要作用,也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因此,在分组制作微课时,学习小组的划分应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首先满足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使学习小组的内部关系比较融洽,便于互相交流、帮助。实际上,一个比较理想的学习小组既要有擅长理论分析的学生,也要有善于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学生,还要有精通信息技术的学生。这样才能优势互补,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自愿组合原则下,学习成绩较好、学习积极努力的学生容易自愿组成一个小组,而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也容易自愿组成一个小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小组进行适当调整,既要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又要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在具体实践中,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和动员,我院共成立了16个5人左右的小组,且小组成员内部也进行了科学分工。

(二)师生协商,恰当选题

微课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确定微课选题时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的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在开展师生共建微课时,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进行选题,使学生通过制作微课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三)师生协同,制作微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般是在大一学段完成教学。在该阶段,计算机、师范生教学技能等课程尚未开设或完成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微课制作技能欠缺。这要求教师对学生开展微课制作常识培训,同时动员学生互帮互学,不断增强学生制作微课的信心。经过一学期的师生共同努力,我院师生共制作了16个微课视频,如《租界——挥之不去的历史创伤》《马关条约》《辛亥革命的评价》等,涉及教材的第一、二、三、五、六等不同章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为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院还开展了微课展评活动:首先,由各小组代表组成评委组;然后,各小组依次进行微课展示;最后,评比结果,并以此作为各小组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的依据。通过评比、展示,学生加深了对微课的认识,也看到了小组间的差距,激发了进一步制作微课的动力。此外,我院还在期末考试中设计了“你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师生共建微课教学模式有什么认识和感想”的问题,旨在引导每名学生思考自己参与师生共建微课的经验和问题。我院还把部分认识较为深刻的学生的答卷扫描保存,为进一步改进微课教学提供依据。

四、师生共建微课的反思

目前,我院仅在一个年级进行了师生共建微课实践,但从已经制作的微课视频及学生反馈来看,总体实践上是成功的,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建微课使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学生提到:“微课采用多种多样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元素,改变了以往单调枯燥的教学氛围,并将抽象的历史问题趣味化,增强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加深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在师生共建微课过程中,学生对如何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有了切身感受。有学生提到:“微课选题尤为关键,应选择重点、难点以及不易理解的内容。”同时,微课素材的选择要遵循生动、本土、感兴趣的原则,这可以让课本的知识点更加形象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是提升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在师生共建微课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微课制作的全过程,不仅锻炼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如幻灯片制作、录屏软件使用、录音录像工作等,而且深化了知识学习、提高了教学技能。有学生提到:“参与师生共建微课后,我眼中的历史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而是以精彩生动的视频展现出来。我被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吸引,并不断理解和探讨,最终巩固了知识点。”还有学生提到:“作为师范生,我们最终要走上讲台。在师生共建微课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集体备课,讨论教学思路,这为我们教学技能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四是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师生共建微课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师生共建微课过程中,师生反复讨论微课选题、史料的运用和理论的分析,从选题、定题到最后制作完成,经过反复的比较、交换和实验,每个小组都找到了比较理想的选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落实、落细有了新的认识,实现了教学相长。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备课的任务不仅包括对学科内容的深刻把握,而且包括对教学技术手段的更新和补充。

当然,师生共建微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制作微课要求教师熟练运用各种音视频软件,这是推动师生共建微课顺利进行的基础。二是需重视微课的知识产权问题。有小组为自己制作的微课加上了专属水印,这说明学生已对知识产权有所重视。三是前期准备时间较长,学生需花费较多精力。有学生提到:“为保证微课内容的正确性,我们需要查找很多资料,并思考如何才能让其他人听得进去。”这些问题在师生共建微课的后续推进中应做进一步思考。

下一步,我院将尝试在其他课程、其他年级开展师生共建微课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包括十章内容,涉及的内容较多且时间跨度大,要想把每一个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制作成微课,不仅需要我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分工协作,而且需要学校的有力支持。使微课制作从部分教师转向全体教师、从部分章节转向整个课程、从集中展示转向碎片化使用,是我院师生共建微课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师范生我院师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麻辣师生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