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路径探析

2022-02-18 20:02陈冬颖
教育观察 2022年16期
关键词:理论课智慧政治

陈冬颖,郑 洁,王 丹

(1.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长春,130607;2.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智慧课堂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革新教学方法,用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1]的课堂模式。智慧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推进和应用,能够有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高校就必须推进智慧课堂的应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智慧课堂的优势集中体现为教学模式多样、教学资源丰富和师生沟通交流便捷、教学效果反馈及时四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多样

课堂教学模式多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的首要特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灌输为主,教师难以利用智慧课堂在教学中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高度集成,也不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智慧课堂设备开展选人提问、积分奖励等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智慧课堂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课程资源的高度集成,而且能够人为设置课程情境,让学生通过VR设备置身于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听课记笔记转变为投身课堂学习活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做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二)教学资源丰富

教学资源丰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的显著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集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终端配合智慧教室的综合显控设备实现教学资源的实时、全景展现,使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从静态转向动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为直观。

(三)师生沟通交流便捷

师生沟通交流便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的突出特征。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师生之间实时、便捷、高效的沟通。近年来,各地高校加快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单向知识传递带来的师生沟通不畅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运用智慧课堂设备深度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融入教学情境,实现教与学的实时交互,消除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呈现的师生沟通不畅的问题,使教师通过智慧课堂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更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态、生活情况等,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实现深度变革。

(四)教学效果反馈及时

教学效果反馈及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的重要特点。能否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是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传统课堂受教学理念和手段的限制,存在反馈不及时、不全面、主观性强的局限性。然而,智慧课堂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建模,让教师实时、动态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此外,利用智慧课堂的教学反馈功能,学生可以对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更有针对性。

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应用智慧课堂是一项全新的变革,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内外教学资源,深刻改变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高校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应用智慧课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在推进智慧课堂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与传统课堂的融合度不足

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融合度不够是影响高校应用智慧课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首要原因。智慧课堂技术实现了信息聚合,学生可以实时掌握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信息移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实现即时性、交互性学习,使传统教学中信息不畅、沟通不够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由于智慧课堂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时间不长,智慧课堂和传统课堂的融合度仍不高,在教学活动方面局限于播放教学视频和知识测验,未能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对课堂效果及学生的获得感存在不利影响。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削弱

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削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呈现的突出问题。智慧课堂技术的深度运用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使教学从线下延展到了线上,强调知识与价值的共同探究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师生的平等沟通。但是,智慧课堂的应用在为教师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弱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尤其是弱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事实上,智慧课堂的应用提升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从完全支配者变为主持者,与学生形成合作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讲解减少,更为侧重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和辅导。但是,部分教师对这样的转变存在理解偏差,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课堂完全让位于学生,讲解的内容只有其对课程的理解及教学目标,甚至为了吸引学生过多地讲授偏离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知识。因此,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与学的平衡,是教师在运用智慧课堂技术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不仅如此,智慧课堂改变了教师在过去课堂活动中的任务角色,对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尽快适应智慧课堂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实现角色的转换。

(三)考核方式未能与智慧课堂教学同步推进

考核方式未能与智慧课堂教学同步推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即“不管上课多么热热闹闹,考试依然是一卷定终身”[2]。不仅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的成绩构成也没有与教学方法同步调整,没有将学生运用智慧课堂设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过程性考核依然由出勤、作业等因素组成,难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未能有效地体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难以保证成绩的客观公正,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以终结性考试成绩为基本参考点的评价方式,无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法考核学生的思想情况与个人能力素养,造成学生存在“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3]的问题。

(四)学生尚未形成“智慧学习”方式

学生尚未形成“智慧学习”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尽管智慧课堂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依然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设计的,与智慧课堂匹配的内容体系尚未成型,导致部分学生在面对新的教学方法时不知所措。事实上,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以个人目标为参考参与课程活动,更加关注成绩和学分,在课堂上将主要精力放在考试重点知识上。而在智慧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机械地讲解重点知识,不再强制学生记录内容,没有经历过这类教学的学生就容易失去学习目标,进而产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认同感,导致智慧课堂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实现育人目标。

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建设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抓住机遇推动智慧课堂建设,使之成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全新助力点。

三、智慧课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利用智慧课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高校需要在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科学融合、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创新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智慧”学习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

(一)推动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融合

高校应鼓励教师在坚持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不变的前提下,积极运用智慧课堂技术整合课程教学相关的课内课外丰富多样的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用更加新颖多样的手段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实现学生学习体验的根本改善。例如,当教师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综述部分时,可以运用智慧课堂技术创设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扫清了障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为什么要辩证看待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的内在联系”。运用智慧课堂技术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参与思考互动,而且可以加深不同课程知识的联系,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度整合。不仅如此,教师在应用智慧课堂技术增强学生课程参与度的过程中,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以学生的视角组织教学,将教材语言转换为通俗易懂、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语言,使课程内容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自觉地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做到外化于行。

(二)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

在应用智慧课堂技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的过程中,高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加强智慧课堂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智慧课堂技术应用于备课、授课和考核的全过程,采取讲授与学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VR技术还原解放战争的战斗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中原突围、挺进大别山、决战淮海、渡过长江的战场中,形成“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的情感。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要注重史论结合,运用手机软件的视频直播功能,讲述革命烈士生前身后的感人故事。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谈论,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避免课堂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始终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三)创新考核方式

高校要依托智慧课堂技术,建构多层次、多维度的学生学习情况考核体系,形成与智慧课堂相对应的考核方式。因此,教师要从智慧课堂的新常态出发,调整学生平时成绩中的出勤、测验、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的成绩权重,使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仅如此,高校要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末考试内容,使之与智慧课堂相适应。此外,具体考试方式方面也可以应用智慧课堂:教师在智慧课堂平台建好课程试题库,从题库随机选题完成组卷,并按照学校考试时间安排设置好试题发放时间;学生按时到达考场利用智慧课堂平台进行机考,高校组织教师进行“线上+线下”的同步监考工作;智慧课堂平台可以自动批改客观题,减轻教师的阅卷负担,使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观题的审阅上,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引导学生形成“智慧学习”方式

高校要以智慧课堂为载体,引导学生形成“智慧学习”方式,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高校要立足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进步的新趋势,加快推进VR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将教材中晦涩难懂的语句转变为立体、直观的图文影像资料,最大限度地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学生适应智慧教学,提高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养成充分运用线上学习资源、寓学习于日常的习惯。为此,高校可以依托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对教材、微课、微视频影像等教学资源加以整合,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任务驱动,避免学生被智慧课堂中多样化、多元化的信息分散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形成“智慧学习”方式。为此,教师要依托智慧课堂教学平台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制订量化的分解任务和学习细则,指导学生依托手机App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助力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视程度,使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总之,高校要充分利用智慧课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猜你喜欢
理论课智慧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有智慧的羊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智慧派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