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琴
(会宁县郭城驿镇中心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26)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将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综合信息展现出来、图文并茂,能够给学生带来多种感觉和视觉刺激,实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优化教学过程。然而,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不乐观,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策略,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更好地开展其它知识的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小学生必须掌握常见的汉字为3000字左右。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通常是让学生多画、多写,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觉得学习汉字十分复杂、枯燥,识字的积极性和效率好会渐渐下降。然而,信息技术融入识字教学后,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抽象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往往觉得难以理解。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课,如果只读课本上的文字,学生难以理解“称象”过程。若采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的动画图像、条理清楚的演示过程,可使教学难点有了很好的突破。
运用信息技术可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融合于一体,有助于创设出活跃的教学情景,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一课。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又是一篇哲理诗,作者(苏轼)把人生哲理蕴含在描写庐山景色之中,通过描写庐山的不同角度变化和气势,抒发自己感受,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哲理。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但纵观写作教学现状,存在着:学生觉得无话可写,不会谋篇布局、不懂写作技巧等问题。而运用信息技术,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可丰富学生阅读量,找到很多的写作素材;其次,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他们的思维、启迪他们的智慧;第三,掌握写作方法。通过网络资料的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知识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通过手机或电脑,查找课文不懂的内容,特别对于古诗,由于年代历史久远,学生难以理解,运用网络学生可了解创作背景,表达的含义,拓展学习的空间和信息量。课后学生复习,可通过班级的微信群、QQ群对于作业展开讨论,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有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完全可以通过传统的板书和讲授就完全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但有的教师却仍然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使学生在学习形成惰性,自主学习能力下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演示,学生不仅不能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难以培养。
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大教师,电脑水平差,不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实属无奈之举。
(1)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备课不可缺少的工具
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若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可查找到丰富的教学资料、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等。
(2)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再现事件发生过程,使人如临其境,既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又能引发学生产生真实情感,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3)使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角色转变
运用信息技术可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景,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成为交流的课堂,实现以学生的主体、学生为主导的角色转变。
(4)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声音、图像等,是通过书、纸、收录机、录像机等传播。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将多种媒体快捷、方便的合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学生可根据网络提供的集文本、图画、音乐于一体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按照自己的学习要求与计划学习。
(5)促进师生平等互动
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具有速度快、灵活、隐蔽等特点,可以使师生之间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平等互动。
(1)激发学生的自学性
例如,在教《传统文化 与文化传统》一课时,学生可能感到枯燥无味,如果用动画、录像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学生会立刻感到很有兴趣,进而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2)可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例如,基于网络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朗读、也可默读,有的还可通过计算机解决字词障碍,还可选择同步阅读课件,进行学习。
(3)满足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在集体、统一和共性授课条件下,学生的个性需求难以实现,甚至扼杀了个性发展。而信息技术环境下授课,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和宜易于接受的学习方法、步骤、速度开展学习,并能得到专家、名师的指导与点评,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促进个性化建构。
(4)提高学生之间合作的有效性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在多数情况下是学生被动地进行听、说、读、写。学生互相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先进的教学设施学习,可以跨越时间、空间障碍,同伴之间可以进行方便、真实的互教;学生还可跨越班级、学校,甚至一个国家进行交流学习,接受多数量、多元化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使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广阔
在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教学,不仅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内、外教育资源的重组;课后,学生自己也能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资料,扩大学习的视野。
在信息技术没有引入教学之前,教师备课的资料很少,只能从教材和教学参考上获得,教学资源量极为有限;而在信息技术环境条件下,就能够轻松地从网络上下载各种资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课件等应有尽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下载使用,给备课带来极大方便。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创设真实、趣味性强的教学情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将教学内容直观展现、突破重点、难点
例如,在讲到《故宫博物院》一课时,因涉及到的宫殿较多。可先讲课文,然后播放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再让学生根据平面图中的方向、位置或殿内布置的特征,来猜是哪个宫殿,学生即可轻松地理解课文。
(3)借助信息技术表现力强、信息量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再现历史场景,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进而培养他们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4)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中,可将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训练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5)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交互性强,更有利于师生之间互动。在课前预习、备课等环节上不局限于课文,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作业通过投影,能及时发现问题、评价学生;并引导他们在课后拓展学习范围,提高综合素质。
(6)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缺陷,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大屏幕能让视力较差的学生清晰看到教学内容,扩音设备既保护了教师的嗓子、又兼顾了坐在后面学生听不清楚的问题。减少粉笔的使用,有利于师生健康与环保;缩短了板书时间,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课后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及时进行作业评价、反馈。但要防止学生做作业时,遇到困难不积极思考,在网上查找答案,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另外,学生长时间上网,会减少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写作就缺少灵感,只会上网摘抄进行略加改动;还要防止学生作业本上书写潦草的情况。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汉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