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茹,刘效含,赵 晶,徐连香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长春 130114)
人才是重要的生力军,他们掌握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高校的人才创新培养要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这是高校走创新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普及,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可在人工智能化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人工智能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1],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些高校尚未摆脱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将教学内容局限于人工智能理念的培养,或侧重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后期支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经济社会的环境变化缺乏明确认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还停留在技术层面,没有形成思维方式[2]。
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在学科层面上进行设计,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学科建设不够先进,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缺少独立性。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对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了创新,但大多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主要由思想政治教师、职业指导服务中心的教师进行指导,辅导员起到辅助作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没有构建合适的人工智能训练活动体系,难以发挥对人才的教育引导作用,导致人才培养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人工智能环境中,涉及教育、社会学、管理、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等内容,需要专业人员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研究,突破内在思维,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然而,从目前的人才培养成果来看,他们大多停留在单一学科的角度,缺乏全面性,无法准确把握规律[3]。如果直接引进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就会出现不适应的问题,还需要发挥本土理论的指导作用。
人工智能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全体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注重培养具有人工智能思维的人才,并将人工智能思维融入培养内容,对教育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人才融合教育是从专业学科特点出发,将人工智能培养与人才专业教育相结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实现优势互补和知识交叉渗透,积极提高人才的创业能力。将人工智能培训与人才专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体验行业发展,把握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分析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学生要准确把握行业的最新人才质量要求,不断完善自己,深入思考行业的创新发展,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自主创新[4]。人才的个性化教育也非常重要,主要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组织人才发展规划,培养人工智能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构建新的课程生态体系,即一个培训体系、两个层次的协同推进、三门课程灵活运用、四种教育模式。对人工智能培训系统进行改进,建立新的课程生态系统,为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效果奠定基础。两个层次的协同推进是为了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课程设计应科学合理,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第一课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对创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掌握,不断挖掘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创业潜力。第二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案例分析能力、项目运作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5]。要通过理论课、实践课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灵活运用人工智能软硬件,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各种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人才培养,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要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注重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人工智能企业家,建立政府推动、大学主体、企业参与三方联动机制。各类高校要积极适应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注重开放与合作,使不同群体、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资源相互融合到教育创新过程中,实现协同发展。
政府应积极研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1)设立专门的负责部门,统一规划,具体指导,推动建立创新培训的共享机制、激励机制和合作机制,为高校与社会各界充分沟通合作提供有利条件[6];(2)在人才培养中应用智能技术,不能仅局限于高校内部,更要利用这一技术条件“走出去”,积极争取社会对高校人才创新培养的支持,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充分整合校企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教育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具体的人才教育培养中,要认识到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树立人工智能思维模式,明确教育目标定位,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府、高校、企业联动机制,以提高人才质量,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