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板书边缘化问题研究

2022-02-18 04:19:14吉林省扶余市实验小学薛蔚
中国篆刻 2022年1期
关键词:手写板观摩课板书

吉林省扶余市实验小学 薛蔚

板书(Write on the blackboard),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传递教学信息、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又称为教学书面语言。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

从板书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知道,板书的载体是黑板,表现形式是书写。板书与通过电脑排版再通过喷绘写真制作出来的“电子版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板书,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但是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少有人使用板书讲课,板书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

学校每学期初都有本校教师的示范课、汇报课等讲课活动。我对2018-2021这四年教师板书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

年份 讲课人数 使用板书人数 平均年龄 百分比2018 50 42 40 84%2019 36 26 38 72%2020 42 23 39 55%2021 38 18 35 47%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我校教师使用板书讲课的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具体分析一下板书被边缘化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现在的教师队伍中,70后、80后是中坚力量。他们的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他们基本都是90年代或2000年后毕业。这个时期也正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逐渐普及的时期。教案、讲课稿、教学总结等逐步被电脑打字取代;写日记被QQ日志、发微博、发朋友圈取代;写信被发短信、打电话取代;接收文件、传达通知被微信群取代;手写板书被电子版书、课件等取代……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确确实实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科技进步这个大背景下,教师使用钢笔、粉笔、毛笔(简称三笔字)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情况已成常态。一些教师不注重板书效果、不愿意写板书、甚至不写板书现象普遍存在,板书被边缘化现象逐步凸显出来。

第二、学校及相关部门不够重视。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能力和书写能力、朗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花大气力进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这是我国西部教育专家袁洪吉校长在他的《小学管理择要》一书中的一段话。袁洪吉校长是我过去的老领导,如今他已经光荣退休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是这样说的,现实中也是这样做的!我清楚地记得,袁校长每学期初都会亲自驾车去长春,给学校教师购买钢笔、毛笔、宣纸、练功册、小黑板等练功用品。此外,袁校长还组织编写校内《三笔字教材》、制定教师三笔字学习计划、举办校内教师三笔字练功大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在那几年刻苦磨炼中,学校全体教师的三笔字书写水平都有了大幅提升,而且还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拔尖型三笔字教师。这些拔尖型的年轻教师又把他们学到的本领传授给学生,这种优良的学习风气一直持续到袁校长退休。《扶余教育》《扶余国》等县级刊物还开辟专栏对我校的三笔字大练功活动进行报道,并展示了部分优秀教师的三笔字作品。在那几年刻苦磨炼中,我的三笔字书写水平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在中国教育学会、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等部门主办的书法比赛中频频获奖。我先后加入了松原市书法家协会、吉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吉林省书法家协会,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前几年,市教育学院、县教育局每年也都会定期举办“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师三笔字大赛”等活动。

而如今,市县教育部门这样的活动几乎没有了,校园内这样的活动也基本销声匿迹了!

第三、教师自身认识不足、自我约束能力差。

1998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下中学工作。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学校里只有印刷室有一台台式电脑。回想一下,那时候的工作特别踏实,生活也很有规律。每天早晨上班之后先泡上一杯茶,然后铺上纸练一个小时字、读一个小时书,接下来是备课、上课。不知不觉中,带动了一大批老师和学生随我一起练字,校园里练字风逐渐盛行起来!

2021年的今天,智能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超薄电脑每个办公室一台。教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电子版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个人总结、教案等等是分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教师们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也多了起来。于是刷抖音、看电影、玩游戏、网上购物、发朋友圈……智能手机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物品,低头族的队伍不断壮大,人们也变得更加浮躁起来。大家宁愿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刷手机上,也舍不得挤出一点时间来读读书练练字。如果能看到静坐在办公室里读书写字的人,反倒是成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当浑浊成为一种常态,清白就是一种罪。”这里套用一下:当不思进取成为一种常态,追求进步就是一种罪!

第四、师范类高等教育院校对书写能力培养的疏忽,也是造成目前教师书写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朋友的女儿在某师范大学读大二。前几天,朋友说女儿参加了学院举办的书法大赛,让我帮着投票拉人气。打开链接之后我惊呆了!这些大学生们的“书法作品”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用稿纸随便写的;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作品在章法上出现了问题;还有些作品笔画、结构等最基础的问题都没有解决;错字、别字更是屡见不鲜。毫不夸张地说,有一些作品还不如小学生写得好!我不知道学院策划这次活动的初衷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在策划活动的时候,他们绝对没有经过谨慎的考虑,更不会预料到活动会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建议学校以后再搞类似活动的时候,先认真地策划一下,周全地考虑一下,再把师范生的三笔字教学真正纳入到课堂;让未来的园丁们严肃认真地学一学练一练。最后再广泛征集作品,甄选出一些上乘的佳作之后再展示给观众。如果确实是人力物力不允许,那么如此无脑的活动今后就不要搞了。要知道,有些时候事情带来的负面杀伤力要远远大于正面的影响力!

2018年9月,参加了省教育学院举办的“紧缺学科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活动。活动第三天的上午是听一节美术观摩课。讲观摩课的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语言组织、课堂驾驭等等各方面表现得都非常优秀,让所有参加听课的老师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并引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午饭后我再次仔细地品味这节课,惊奇地发现:这节观摩课的黑板上铺满了电脑制作打印的课题、提示语以及学生的课堂作业,老师自始至终没写一笔板书!于是我猜想:这是教师在紧随科技进步的步伐,用电脑制作“电子版书”来代替传统的手写板书吗?还是教师在有意地扬长避短,刻意掩盖自己粉笔字功力不足这个缺陷呢?

下午的研讨会上,我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会专家给出的答复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根据实际需要,教师可以不写板书!

特定环境?实际需要?不写板书?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可以用“电子版书”来替代手写板书!或者:在听课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为了掩盖教师板书不过关的缺陷,可以用“电子版书”来替代手写板书!

何为观摩课?观摩课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听课情况而进行的检查性听课。

观摩课与相声、小品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相声、小品是通过滑稽、幽默的表演来博得观众的掌声和笑声,最终目的是取悦观众。而观摩课是通过讲课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进步!可以肯定的是,这位教师在正式讲这节观摩课之前,一定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充分的准备,也一定进行了很多次的试讲演练,并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取舍,以此达到最佳的讲课效果。让我一直都想不通的是:这位老师既然能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这节课,为什么就不能分出一点点的时间来研究、设计、练习一下板书呢?黑板上铺满的是孩子们的作品,却没有半点能够真正体现老师本领的文字,作为一名教师你不觉得羞愧吗?

手写板书和“电子版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电子版书”中的文字来源于电脑字库。它永远都是电子信息时代人类智慧的产物,格式固定无法变化,即便电脑字库里的字体有千万种,它永远也无法呈现出手写板书的自然之美。相比之下的手写板书,完全能够把中国文字的自然之美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比如,同样一个“一”字,我们可以写长一点、也可以写短一点;可以写成颜体的、也可以写成柳体的;可以写成楷书的、也可以写成行书的,这一切电脑字库无法做到。

可能有些朋友会认为我的想法有些教条和偏激,我倒觉得这些朋友对于手写板书的认识还不全面、不深刻!我认为,教师使用板书、写好板书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更好地提升自己,二是更好地影响学生。

先说说更好地提升自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他的任务就是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基本能力:能在课堂上直观、生动、迅速地进行演示和示范;能在黑板上准确、熟练、流畅地书写漂亮的板书;能用诙谐、幽默、机智而又富有逻辑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思路不清晰、语言不流畅、板书不过关的老师怎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我们要想传授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就应该首先储备一桶水的知识。这一桶水的知识从何而来?唯有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培训、树立终身发展意识;不断强化专业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才能水到渠成!请不要小觑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能力,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影响。

再说说更好地影响学生。

教育效果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教和学生有目的的学得到知识。另一种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学生获得某方面的教育……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普及,好多教师多用课件上课很少板书。因此。对学生这方面的影响就很少。还有就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成绩的影响,也使得书写被忽略不计。

各科教师都要在板书、作业批改和日常书写中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学生认真书写的榜样。

我们来看两个事例:

前一段时间,在腾讯视频上看到一段短视频,河南商丘某中学一位姓张的老师,能在黑板上写出几种不同字体的粉笔字,这位张老师被人们称为“行走的打印机”。张老师说:“老师这个职业比较特殊,言传身教嘛!示范什么样孩子们都会模仿老师!”学生们也说:“看了黑板上老师写的字,都舍不得擦掉,都想跟着老师学写字!”网友们也纷纷点赞留言:太震撼了!太漂亮了!

我们学校六年八班共有41名学生,班主任谢老师是教语文的,她也是我们学校很有名气的“才女”“书法家”。在上周末的默写古诗文测试中,我发现六年八班有85%的同学字写得非常工整、漂亮!我问孩子们:“你们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写字好的同学呢?”孩子们挺起胸脯仰起头说:“因为我们班谢老师写字好看呀!谢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作为中国人,写不好中国字就是一种耻辱,谢老师经常在上完语文课的时候在黑板上领着我们练字!”六年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谢老师不但改变了孩子们的写字面貌,而且给孩子们树立了自信、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书法家协会孙晓云主席的亲身经历:

小学四年级,教我们语文的是个女老师,姓刘,河南人,瘦长脸,板书写得呱呱叫,我非常崇拜她。

看了上边的事例,你能说老师的字对学生没有影响吗?你能说老师影响的力量不大吗?

如今的课堂,是“电子版书”盛行的课堂,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图片组合而成的PPT课件边播放边讲解,一节课的内容基本上就解决了。一些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开放性课堂,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习效果更好,除了使用课件之外,还要增加一些律动准备环节、故事导入环节、游戏互动环节等等。从传授知识这个角度来讲这并没有错。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通过板书充分展示教师的书写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之美,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传播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把书法艺术继续弘扬光大!板书是三笔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中国书法艺术宣传教育的一个途径,有着不可替代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的课堂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我们不应该忽略板书在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应该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手工书写相结合,来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这不好吗?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二三十年以前。在完全没有电脑、课件以及其他任何多媒体设备的情况下,让我们的教师只凭一本书、一张嘴、一盒粉笔、一块黑板来讲一节观摩课,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教师的仪态是从容自然还是不知所措?学生们听课是津津有味还是索然无味?黑板上是整整齐齐排列有序的板书还是潦潦草草杂乱无章的板书?相信大家心目中已经有了答案!

科技的进步造成了教师手写能力的退步,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手写板书重新回归课堂!

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三笔字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板书是教师三笔字基本功训练内容之一。推进三笔字训练要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开展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系列活动,定期检测、展示三笔字的创作水平。积极开展三笔字的实践活动,发展三笔字实践能力。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专题讲座、比赛展览、艺术节、文化节等多种形式,创设良好的三笔字学习环境和氛围。

其次,学校加强教师三笔字基本功培训,建立三笔字评价机制。

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教师三笔字培训计划,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同时应为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提供条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校外培训与教学交流;建立三笔字管理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学校及领导参与课堂建设的积极主动性和工作热情,有利于规范三笔字建设的工作行为,促进三笔字训练顺利有效推进。各学校每学期应对教师三笔字训练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的考核。

最后,教师本人也要充分认识到三笔字的重要性。

加强自我约束能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练功计划。虚心求教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以先进带后进的传帮带的学习模式!抓住机会多参加艺术交流和比赛活动,多听名家讲座等等,都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好办法。

注释:

①袁洪吉 《小学管理择要》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 第九页

②李维君 孙文佳 《书法教学法指导》 书法出版社 2015年 第十九页

③吴启菊 《书法课堂—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新尝试》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7年 第八页

④孙晓云 《书法有法》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5年2月 自序第五页篇论文发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教论坛”

2002.12 吉林省第三届书法、美术教育展书法银奖、美术金奖

2003.8 吉林省第二届硬笔书法(篆刻)大赛金奖

2008.5 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竞赛活动专业组书法一等奖

2008.8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青年组三等奖

2008.8 第五届新世纪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作品大赛粉笔一等奖

2010.6 第七届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大赛一等奖

2013.9 吉林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国家选拔赛)小学组一等奖

2015.12 吉林省第二届书法教师和高校学生正书书法大赛教师组硬笔一等奖

2016.5 《书法报》第三届全国教师现场书画创作评选一等奖

2017.4 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书法作品展评教师组硬笔一等奖

2019.4 《书法报》第七届全国教师现场书画创作评选一等奖

2019.8 作品入展“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

2020.12 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二等奖

猜你喜欢
手写板观摩课板书
走进观摩课 拥有大收获
体育教学(2023年10期)2023-11-22 09:55:34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中国篆刻(2018年9期)2018-09-22 07:17:14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44
学科价值:数学教材解读的重要视野——由两节同题观摩课引发的思考
摇曳生姿 诵读见长——以“第五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为例
语文知识(2015年12期)2015-02-28 22:02:05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观摩课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4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市场快报
教老爸老妈用手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