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学校体育要做“加法”

2022-02-18 01:18王浩
教育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双减心理健康

王浩

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势在必行。

增强体育意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双减”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反映出,在当前教育环境中,中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面临挑战。学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还要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净化学生成长环境。

学校体育集养德、益智、健美、助劳于一体,体育工作要多角度、多维度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筑牢心理健康堡垒,增强抗压能力。南京体育学院范子敏的一项研究显示,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如:通过行为塑造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降低孤独感;放松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缓解焦虑带来的身体症状,等等。

各类体育项目对学生心理健康在不同方面产生着积极影响:耐力型运动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速度力量型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奋进、拼搏意识,培养学生全力以赴、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表现难美型运动项目可以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和展现自我,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良好品质;同场对抗型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隔网对抗型运动项目可以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和反应速度,攻防转换的过程有助于锻炼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完善体育课程,培养身心俱健的时代新人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相关要求,上海市开展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的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各学段教学目标,进一步深化了学校体育改革,要求学校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以丰富的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开设学校体育社团,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前提。学校可根据现实状况开设多样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确保学生带着对体育项目的热情参与体育社团的学习和锻炼,并开设多种形式的课程,使学生保持热情、激发潜能。

设计跟踪体育作业,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双减”并不意味着懈怠和虚度,学校可以将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为学生设计体育作业,缓解其他学科作业和校外辅导带来的压力,切实改善身心疲劳状态,强健体魄的同时营造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更高效地开展学校教育。

教师要注意跟踪体育作业的完成情况,一方面及时根据完成情况调整作业量和强度,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自觉完成体育作业,慢慢引导学生自觉锻炼,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以赛促学,学的是过硬的本领和坚强的心理品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不仅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更是教会学生公平竞争、宽以待人、勇于突破的教育场。中小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完善,但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还不够成熟,而体育竞赛总是和输赢捆绑在一起,学生如果難以接受失败,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在体育工作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尤为重要,要将相互理解、团结友爱和公平竞争的竞赛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接纳自我、直面失败、尊重对手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养成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总之,学校应结合自身体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多措并举,提升学生体育素质,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双减心理健康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