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18 01:15朱晨晨
公关世界 2022年2期

朱晨晨

摘要:最近几年,由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再加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以以人文本作为核心教育观念,满足今后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全面运用与传播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当前,人本主义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人本主义思想既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有机整合法律条款和人本主义思想,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对人本主义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怎样有效使用人本主义思想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法律基础 人本主义思想 思想道德修养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1.促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思想教育中融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旨在使学生接受更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专业能力。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融入教学课堂中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发展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可以看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融入教学中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全面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的学生观

教育教学期间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教育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改变课堂的主体地位,经过联合新课程创新指出的有关标准,在融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学期间,任课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主体地位,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权利,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转变以往直接讲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发挥,采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进而使学生全面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与地位,有助于学生在讨论活动中或研究活动中熟练把握更多的知识储备,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满足目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

3.全面展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中心思想。所以,在教育教学期间,教师在讲解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与思想,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然而以人为本最主要是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进而全面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现状

1.教学的内容不能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课本内容为学生直接讲解,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教师的讲授时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不能通过一节课的时间熟练掌握更多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同时不能正确的认知与理解道德修养。所以,如果针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进行讲授过程中依然使用这种方法,就会脱离实际情况,同时还会使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不能拓展知识等,这样就会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产生不利影响。

2.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及交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情况的好坏和教学模式存在直接关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方法,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有效交流与沟通[ 1 ]。在上课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提问实际上属于一种低质量的教学互动,这种教学互动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高质量的交流与沟通,当前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联系中,会进一步割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教师方面来看,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就会导致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况及教学端的具体改变等,同时彰显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久而久之,不能更好的在思修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本主义思想。

3.对评价理论学习的重视度较高

学生学习的知识等是教师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并未借助开展实践活动,了解有关法律知识与思想道德规范的真正含义,致使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这门课程的学习。尤其是许多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往往会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有机地整合理论和实践,评价期间同样仅评价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评价主动性与实践经验。

三、人本主义思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全面了解大学生价值观动态,讲述核心价值观

从整体方面来看,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体现出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状态。通过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其具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容易受到新观念产生的不良影响,价值观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传统与现代的时代交汇点出发,大学生不仅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新时代观念的熏陶。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导致这种情况更加显现,因为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改革造就了“丰富的悖论”[ 2 ],实际上是随着信息量的不断保证,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大学生在多元化价值观面前不能保持自己的忠诚。二是价值本位呈现出个体化的趋势。根据有关学者的相关调查可以得知,从学习目的方面来看,大约有33.4%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动力主要是今后成立一个美满的家庭,26.8%的大学生非常重视自己今后的发展,超越自我;50%以上的调查人员觉得学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自己。目前的考证热、考研热从某种程度上充分体现出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充分呈现出大学生从价值取向方面来看主要倾向于个人。这些并不能表明大学生不关心社会,反之,伴随着自身文化素养的不断积累与认知水平的提升,大学生逐步提升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视度,然而从价值本位方面来看,大学生更注重个体本位。三是不同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差异,实际上是指个人层面价值准则认同度高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然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认同度与前两者相比更低。同样大学生針对这三个方面价值观的认同度同样存在差异:从国家方面来看,大学生的认同度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排列,首先是民族,其次是民主,再次是富强,最后是和谐;从社会方面来看,首先是公正,其次是平等,再次是法治,最后是自由;从个人方面来看,首先是诚信,其次是敬业,再次是友善,最后是爱国。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易感性、多样化、个人本位化及不均衡性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系统地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为学生详细讲解从人性、文化、伦理、价值观、政治、经济等方面能够观察世界,从观察世界的多角度中提出价值观维度;其二,详细讲解核心价值观、价值、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差异;其三,根据日本、美国及俄罗斯等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引荐与输出过程,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观察价值观维度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的重大意义。

2.指导大学生讨论,提升其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任度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以下三个问题作为核心,供大学生进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您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可以涵盖当前中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在大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关心大学生提出这些观点的因素,同时还需要关心支撑广大学生提出这些观点的思路[ 3 ],将此作为根据才可以具有针对性地讲解,进而让大学生提高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任度,最终从内心中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融入拟态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在拟态环境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建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让其逐步发展为价值引领与主流导向,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构成共同的价值观追求。著名的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明确提出,当前社会的信息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精力有限的人们仅能关心部分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很难接触超出自己概念以外的事情,所以人们仅能通过各种媒体搜集信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媒体提供的信息环境与真实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他根据这种情况指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依据李普曼的定义,拟态环境主要是通过载体借助对象征性事件或者是信息开展加工作业,重新进行结构化后为人们提供新的环境。

通常情况下,人们不知道自己接触的是否是拟态环境,他们把这种通过媒介处理之后提供信息的环境当作真正环境,同时给予其相应的反应,然而这个反应转变的真实环境,有关研究学者把这种情况称之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通俗而言,这种情况就是“自我实现”的结果。目前,随着大众传媒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逐渐体现出社会巨大化与复杂化的特点,面对这种发展形势,人们逐步提升了自己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这样就会充分呈现出拟态环境具有的“环境化”特点。随着新媒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大学生非常依赖拟态环境,他们还未步入社会,很难接触外界信息,同时不能详细了解外界信息。创建良好的拟态环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从客观方面来看有利于使大学生信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和当前我国思修和法律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才可以深入探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经过完善教学方式,丰富相关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可以在思修和法律基础课程中得到大量知识。教师在全面融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期间,需要创新以往的教学观念,基于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参 考 文 献】

[1]张一璠,江雪莹.爱国主义教学中情感教育与理论教育关系论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0(19):100-104.

[2]韓静文.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路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08):15-19.

[3]宁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才智,2019(08):8.

(责任编辑:姜秀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