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观

2022-02-18 01:15杨枫
公关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

杨枫

摘要:科技观是在积极吸取了近现代科技中的科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其在价值哲学观念中占据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创立科技观之初,即有选择性地将其理论分析框架融入积极地科学技术之中,并且经过了实践的大量磨砺之下日显光芒。科技观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价值、科学技术推动并筑牢基础与上层建筑设计、生产力是科学技术的动力所在,生产力高低限制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而且我党在中国社会主义的不断生产实践下,形成了以科学技术为主要与先进生产力的科技观念,强调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强国科技战略,在实践中极大地丰富了科技观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科技观 科学技术 价值发展

引言

所谓科学技术观念,即是人们对同时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以及评价标准的基本态度与看法,是社会的价值观念的科学统一体系,亦是公众社会主体对待科学技术观念的效应反应及根本观点。在世界的价值观哲学体系中,科技观以其先进且应用性较强在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调查资本主义打败封建主义的实践考察过程中,已经察觉到科学技术乃是在社会生产力中的蒸汽动力[ 1 ]。科学技术最基本的特征为非物质性,在不费社会分毫的基础上无欲无求的大量回馈与提升社会的生产劳动力,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中逐渐优化,并不会由于岁月的蹉跎而失去原有的社会使用价值,但是如果将科学技术物化成科技产品,则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在此期间亦会消耗大量的公共资源,想要回报,需先投资,以上即为科技观所表述的基本观点。科技观对于我国的科学技术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影響。

一、科技观的基本定义

科技观念高度总结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并且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于提升社会生产力的不可替代性。随着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这亦为科技观念打下了坚实的实践思想与科学基础。共同创造的科技观念,主要包含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价值、科学技术推动并筑牢基础与上层建筑设计、生产力是科学技术的动力所在,生产力高低限制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这三个方面,下面就此进行详细论述。

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价值

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度。二人在研究资本对于生产力的影响中发现,资本的全面发展也是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之上,而生产力中科学技术是最为重要的主导力量。由上述可以知道,将科学技术看成了最为重要的生产力之一,明确了科学技术即第一生产力的主题思想,这也就将社会劳动的首要价值放在了科学技术之上[ 2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引起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大力演进,物质财富已经逐渐脱离了劳动时间与人力,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效率,而上述这一切均受限于同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因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持续发展。而且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潜在推动力量,对于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历史的演进均起决定性作用。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社会中各类型产业结构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表明了尽管资产阶级获得社会的领导地位并不长,但是借助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其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远远高于过去上千年的全部生产力。将交通工具的变革、蒸汽机的使用以及水力的挖掘合称为撬动旧世界的三大法宝,这三类工具的广泛使用亦被称作科学技术推动劳动价值的社会革命家。

2. 科学技术推动并筑牢基础与上层建筑设计

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社会人文科学、文艺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发展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的。真正推动人类思想文化进步的即为科学技术生产力,正如恩格斯所说,使笛卡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发生思想进步,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精神力量,而是基于社会的强大工业能力所带来的认知转变才促进了其思想精神的高度达成。总之,精神思想的高度发展绝离不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进步,亦即现今所提到的科学技术是解放思想的大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陈旧观念。科学技术的物化形式决定着阶级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决定着国家的根本性质,这也就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政治价值。

3. 生产力高低限制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

科学技术的进步最先革新了社会生产的方式方法,而后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革命。恩格斯指出,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国家各类生产关系的基础表现形式,而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关系中的具体行动内容,也标志着以氏族为基础的封建主义制度的彻底瓦解,社会的各阶层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及分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通过技术设备这一产品决定着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而且资本主义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社会生产力会进入到高度的发展阶段,而私有制的极大化一定会产生共产主义,正如没有蒸汽机的发明就不会消灭封建主义制度,进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解放;人们没有良好舒适的物质生活水平就不会在本质上获得真正的身心自由,新的生产力必然会生成新的生产关系,可以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引起社会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重大革命。科学技术就是世界最大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其革命价值亦为最高,而站在工人阶级解放的基础上,科学技术是全人类获得全面解放的终极利器,科学技术就是最高价值的革命力量,也是科技观的核心观点。

二、科技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1. 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基因

近代的中国面临着沉重的社会与民族危机,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前仆后继、积极探索新的改革出路,科学观融入了中国特色文化的骨髓之中,意味着现代的科技观念成为了变革中国旧时代的第一生产力,使得国人有了真正的科学价值力量。中国共产党内在的科学基因,来自于坚持唯物主义与科学精神的内在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实践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基因的重要外在表现,作为中国的科学观核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破解当时中国各类民族矛盾、社会问题的关键科学法宝。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上,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念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之中,并且科技观亦会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2. 自力更生的科技观

中国共产党人在谋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进行快速的经济工业发展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国内外的种种困境,中国共产党人深谋远虑,对全局的科技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进而使得社会各类资源进行了最佳配置,建立起一整套的科技创新体制,短期内汇聚了集体的科研智慧,使得科研学者在国家的科研大平台上快速进步成长,锻造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力量。这一时期的科技观不单符合于当时的国家科学实际,亦是以后我国科技观发展的根基所在。形成的这支战略科技力量,成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核心,成为支撑我国科技自力更生发展的中流砥柱。

3. 自主创新的科技观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國领导人在充分总结了新时代的国情之后,形成了自主创新发展的科技观念。这一科技观的发展是以自力更生的科技观为根基,并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观路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科技观真正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即为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观念。自主创新的科技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积极探索中所取得的正确成果结晶,亦是根植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战略发展格局下,不断完善优化有关中国特色的科技观的时代结晶。以自主创新的科技观为支撑,科技创新引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能力不断增强。除此之外,我国日益面临的科技竞争越发激烈,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科技观念势在必行。

4.自立自强的科技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两个大局,相继提出了一整套围绕创新发展理念的自立自强科技观,作为中国特色的科技观,自立自强的科技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科技加强版本,其不单强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更加注重的是科技创新是引领第一生产力的前进动力;不单强调以自身为主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全球范围内高精端技术的卡脖技术突破,以及在关键科学技术领域上的自强自力之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在科学技术上的自力更生,是树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支柱,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观念是我国走自主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基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将自主创新升华到自立自强的科技观念,是我国科技大踏步跨越的唯一选择,亦是我国走向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三、结语

现今的科学技术已经完全成为人与自然、社会的最基本联系方式,并且逐渐表现出越来越全面的意识形态功能。坚持科技观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发展基础,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科技创新,进而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全面地将科技观的实践特征表现出来。

【参 考 文 献】

[1]马来平.构建新时代的科技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v.42;No.261(05):97-103.

[2]宁子健,贲志雯.从科技观的视角探析新时代科学技术观的理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9,000(004):13-14.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
山西省科技厅组织开展2022年度省科技奖提名工作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山西科学技术奖首次采取提名制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纺织之光”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今天让科学做什么?
2016年度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揭晓
2015年度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