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与展望

2022-02-17 16:09肖唯楚
江苏商论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最低工资要素效应

肖唯楚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湖北 宜昌 443000)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及格局形成的原因,各国应该生产并出口充裕要素为主的产品。对于我国而言,庞大的劳动力基数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决定了我国必然会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作为一个出口大国,我国的出口产品优势之一就是物美价廉,而低廉的价格得益于长期以来低于国际水平的劳动要素价格,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劳动要素价格不同量化标准下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劳动要素价格对出口影响的既有研究已尝试从劳动报酬、单位劳动成本、最低工资标准等不同视角去探讨劳动要素价格与出口之间的关系。

(一)劳动报酬

早期的许多研究都是直接从劳动报酬角度探讨劳动要素价格对出口的影响,但就该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并未得出一致意见。国外有学者认为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出口会产生阻碍作用(Brecher,1974),也有研究将劳动要素价格的上升与劳动生产率联系起来,认为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会提高劳动者积极性,进而通过生产率的提升对出口产生积极的 影 响 (Calvo and Wellisz,1979;Kleinknecht and Naastepad,2001)。此外,劳动要素价格上升还会迫使低生产率的企业退出国际市场,使得整个行业的生产率水平提高(Melitz,2003)。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劳动要素价格上升时期,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我国劳动要素价格对出口产生的影响。大部分的学者对我国劳动要素价格上升持积极看法,并从实证角度给出了具体测算结果,劳动报酬每提升1%,则出口产品质量将提升0.341—0.474%(许明,2016),劳动报酬每提高10%,则出口企业加成率将提升0.495—0.523%(许明,2018),2001—2011年包括劳动要素价格在内的要素价格上升使得我国工业品总成本以年均7%的幅度上涨(许召元等,2014)。但我国制造业的劳动要素价格涨幅小于全国整体劳动要素价格涨幅,并且制造业劳动要素价格上涨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不会削弱我国的出口比较优势(刘厚俊等,2011)。已有研究从出口企业转型升级(杨朝继,2018)、出口技术复杂度(张先锋等,2014)、出口产品质量(张晓毅等,2019)、出口增加值(张玉兰,2019)等多维度证实了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因此适当的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有利于增强出口竞争力(宋云星等,2019)。为了更好地掌握劳动要素价格上升的普遍特征,也有学者从国家层面将各个国家劳动要素价格变化趋势以及对出口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我国同样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新兴市场国家仍然保持着劳动要素价格优势,劳动要素价格的上升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其中高技术性工人劳动要素价格上涨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崔日明等,2019)。对于这一积极影响的结论,得到广泛认可的解释是劳动要素价格会对企业产生一种“倒逼效应”(任志成等,2015)。具体而言,低效率的企业通过扩展产品范围并分散出口产品集中度来探索出口可能性边界以增加出口量,高效率企业通过压缩产品范围并提高产品集中度来获取核心产品新利润增长点以刺激出口(陆菁等,2019)。也有学者对积极影响这一观点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茅锐等(2013)以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为研究对象,发现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上升速度持续放缓,而劳动要素价格上升正是出口竞争力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曲玥(2016)提出,我国在2004年左右达到刘易斯拐点,此后劳动要素价格上涨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份额。

(二)单位劳动成本

实际上单纯从劳动报酬出发去分析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出口的影响是不准确的,从前述众多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要素价格的提升和生产率的改进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生产率提升的前提下平均到每单位产品上的劳动要素价格并没有增加反而可能下降,因此近年来学者们倾向于从单位劳动要素价格的角度去进行分析。我国的单位劳动要素价格基本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魏浩等,2013),多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快于劳动要素价格增速,使单位劳动成本保持下降趋势(王燕武等,2011)。2009年以后,我国单位产品劳动要素价格从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这一变化意味着我国利用低劳动要素价格优势推动出口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周宇,2014)。大量研究均认为单位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出口额有显著负面影响(孙志贤等,2017),虽然劳动要素价格和劳动生产率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出口份额的下降并未改变(朱克朋等,2017),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出口竞争力的削弱效应大于倒逼提升效应,居于主导地位(余翔,2015)。并且这种负向影响是双向的,即劳动要素价格上涨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张,出口也无法促进劳动要素价格增长率的上升,但出口显著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程立燕,2018)。现有文献也进行了一些异质性的分析,单位劳动成本上升对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加工贸易出口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马飒,2015)。只有少数学者提出单位劳动成本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王万珺等,2015)。

(三)最低工资标准

与劳动报酬和单位劳动成本的相关研究不同的是,关于最低工资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论比较一致,大量的研究结论指出最低工资标准会对出口产生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体现在出口的各个维度。例如出口概率(孙楚仁等,2013)、出口额(奚美君等,2019)、出口附加值(崔晓敏等,2018)、出口质量(许和连,2016)等。有研究进一步对成本加成率的降低幅度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相比未受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影响的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政策的实施使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加成率降低了1.24—1.70%(许明等,2020)。除了成本加成率、出口附加值等价格层面的研究之外,还有部分研究侧重于关注最低工资对出口行为的影响,奚美君等(2019)的研究结果显示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可能性和企业出口规模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负向影响最大。这一结论与孙楚仁等(2013)的研究结论相印证,即最低工资的提高会迫使低效率企业退出出口市场从而降低企业出口概率,同时成本上升所导致的价格效应将降低企业的出口额。关于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研究中,许和连(2016)的研究结果不仅证明最低工资对出口质量的负向影响,还指出两者间的负向影响存在行业、所有制和地区间的差异,最低工资对劳动要素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部地区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大。就影响机制而言,最低工资标准是通过成本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对出口产生负向影响的(田曦等,2016),类似的研究还有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国内中间品的价格,进而抑制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耿伟等,2019)。相关研究关注了出口贸易的不同方面,但存在共同之处,即最低工资对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是负向的。

二、关于劳动要素价格对出口影响机制的研究

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出口的影响是多面的,关于劳动要素价格对出口的影响机制研究基本集中在理论层面,大致可以分为成本效应、效率效应、质量效应三类。

(一)成本效应

成本效应,又可以细分为价格效应和投资效应,是短期内最直接也是负向影响最明显的影响机制之一。劳动要素价格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要素价格的上升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企业总成本的上升。已有研究证实,不论是封闭经济模型中的国内市场还是开放经济模型中的国际市场,劳动要素价格的上升都会通过产品价格的提高反映出来(孙楚仁等,2013),产品价格的提高会对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当企业生产的是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的产品时,销售价格的略微提升就会引起销售数量的大幅下降。我国出口企业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的可复制性和可替代性强,导致产品需求弹性大。因此,劳动要素价格上升的价格效应对我国企业出口的抑制作用是比较强烈的,具体体现为出口竞争力削弱、出口参与降低以及出口规模缩小。陈雯等(2016)的研究证实劳动要素价格上升确实通过价格效应对影响企业出口,同时还会通过影响供给影响出口。企业为了缓解劳动要素价格上升的压力,会倾向于减少人员雇佣,低技能劳动者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者更容易成为被裁 员的对象(Bell,1997;Acemoglu and Pischke,2003)。虽然减少低技能劳动者的雇佣数量可以暂时缓解成本压力,但有可能会破坏企业既有的劳动力结构,削弱各层次劳动者在知识、技能和经验上的互补性,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中,知识和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技能和经验,Verhoogen(2008)认为,各层次劳动者的结合有助于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因此,通过减少低技能劳动者的雇佣数量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出口质量(许和连等,2016)。在减少雇佣数量的同时,许多企业还会考虑将投资转移到劳动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其他国家或地区,这就是投资效应(陈雯等,2016)。近年来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纷纷将投资转移到东南亚、非洲等地区,部分原因就在于我国劳动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外资企业甚至本国企业的撤离必然会导致我国企业出口规模的下降。综上所述,成本效应在需求角度主要影响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而在供给上更多的是影响了企业出口的“质”。

(二)效率效应

与成本效应抑制企业出口不同,效率效应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是积极的,并且具有长期性。现有文献将效率效应进一步细化为要素替代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效应、效率工资效应、优胜劣汰效应等,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效应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或包含或重叠的关系,之所以将上述效应统称为效率效应就是因为这些效应都将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进而对企业出口产生正向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对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时一定不能把各个效应割裂开来。

首先,效率工资效应和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的共同点就是两者均从劳动者自身角度出发,属于劳动者路径的影响机制。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不仅会激励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劳动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还降低了企业的监督成本,是一种效率工资效应(许和连等,2016)。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劳动者在保障基本生活之外还能够通过参加更多技能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等方式增强自身知识、技能储备,高劳动要素价格还会吸引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加入企业,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视为人力资本投资效应(Acemoglu and Pischke,2003;许和连等,2016;陈雯等,2019;葛秋颖等,2020)。其次,要素替代效应和优胜劣汰效应都是从企业角度出发,属于企业路径的影响机制。要素替代效应最早由Hicks(1932)提出,具体指的是劳动要素价格上升迫使企业被动增加资本、技术的投入以降低劳动成本,资本、技术的投入增加提升了企业效率从而促进出口。Acemoglu(2009)认为劳动要素价格的上升会引致有偏向的技术进步,当劳动要素价格上升而其他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要素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边际技术替代率,促使企业用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力,黄先海等(2009)对我国1990—2006年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弹性进行测算,结果证明两大部门均存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目前大部分相关文献都提及了这种国内要素间的替代,另外,陈雯等(2019)指出要,素替代效应不仅表现为国内要素之间的替代,还存在进口资本品替代劳动力,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进口资本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技术外溢的作用。优胜劣汰效应,顾名思义就是低效率企业承受不了劳动要素价格上升的压力退出市场,高效率企业在压力应对下效率进一步提升(邱光前等,2019)。总之,从劳动者角度和企业角度出发的这四项影响机制虽然出发点和影响路径不同,但最终都指向提高企业生产率这一落脚点,因此都归属于效率效应大类,企业的生产率是产 品 质 量 的 比 较 优 势 来 源(Melitz,2003;Johnson,2012;Crozet,2012),效率效应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素质提升、技术的引进与研发等提升了企业出口质量、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而增强出口竞争力,对出口二元边际产生积极影响,即效率效应是通过影响“质”再去影响“量”的。

效率效应的发挥离不开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水平,也有文献专门从创新效应的角度去探讨劳动要素价格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张先锋等,2014)。创新效应准确来说是连接效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效应、要素替代效应以及优胜劣汰效应与企业生产率提升的通道。其一,效率工资效应对劳动者积极性的激励作用之一就体现在劳动者创新动力;其二,人力资本投资效应下企业劳动者技能水平的提升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的条件(Bena and Simintzi,2015);其三,技术、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属于生产模式上的创新,技术、资本投入的增加本身也会带来成本上升,同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速度加快(Solow,1957;Kennedy,1964),这都会倒逼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Broadberry and Gupta,2006),同时,进口资本品替代国内劳动力产生的技术外溢会逐渐内化为企业技术创新;其四,出口企业的优胜劣汰是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赢得生存空间的认可,通过领先企业的示范带领作用树立社会创新意识,为企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梳理上述的创新效应会发现,以上四点主要集中于供给角度,都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效率以弥补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带来的损失,所以又可以称为“创新补偿效应”(张先锋等,2014)。从需求角度来看,劳动要素价格上升意味着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收入水平决定了需求的层次,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就必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出要求,这就是“创新拉动效应”。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企业创新的机会成本就会下降,劳动要素价格上升总体而言促进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创新(陈雯等,2019)。相关实证研究证明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对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要素价格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产品创新并生产更多的创新产品(张先锋等,2017)。

劳动要素价格对企业出口的最终影响取决于成本效应和效率效应的共同作用。相比需要花费更多资源和时间进行技术引进或研发创新,减少人员雇佣和提高销售价格不存在太长的时滞性,是可以立即执行的应对措施。因此,在劳动要素价格上升的初期,成本效应居于主导地位。但从长期来看,改变生产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水平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效率效应会逐渐发挥更强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已经认识到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到底是促进企业出口还是抑制企业出口取决于成本效应和效率效应的最终结果,而成本效率和效率效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行业(Brecher,1974)、不同地区(奚美君等,2019)、不同性质企业、不同产品(Decramer et al.,2014)中具有明显差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目前关于劳动要素价格和出口的研究会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但现有研究对于成本效应和效率效应对企业出口的最终影响方向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到底是促进企业出口还是抑制企业出口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质量效应

前述文献梳理中我们已经提出,出口不仅仅局限于简单意义上的出口企业数量和出口产品销售额,而是包含了参与度、数量、价格、质量等多维度以及企业、行业、国家多层次的立体出口概念。因此,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出口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点,可能会同时影响到出口参与度、出口规模、出口价格等,也可能会在出口概念的内部发生传递式的影响。随着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生产率和质量对国际贸易、企业出口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Schott(2004)、Hummels and Klenow(2005)的研究均表明出口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是与出口的产品质量正相关的,Baldwin and Harrigan(2011)将质量引入Melitz模型,发现高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对出口活动会产生积极影响。在行业层面,行业出口质量提升我国出口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李小平等,2015);在企业层面,出口质量和生产率都会对企业出口参与(Gervais,2015)、出口范围(Aw and Lee,2017)、出口目的地(李方静,2014)产生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收入水平也必定会通过出口质量影响其他出口活动。目前有学者提出的质量效应就是指的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会通过提高企业出口质量进而促进企业的出口参与度或出口规模等(陈雯等,2016),即质量效应可以理解为连接劳动要素价格与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但目前关于质量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方面,通常做法是将出口质量作为调节变量,以交互项的形式放入模型中进行考察(陆菁等,2019)。

三、研究总结与展望

针对劳动要素价格和出口贸易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由于数据的局限性,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省份、行业等宏观、中观层面,无法对企业异质性问题进行分析,使得研究结论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微观数据的可得,越来越多的研究注重从企业、产品等微观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对于企业异质性的关注也更多,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变得逐渐清晰,但仍存在以下研究不足之处:

既有研究多从出口的参与度、数量、价格、复杂度等单一视角探讨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未能从出口的“质”和出口的“量”双重视角展开研究。也未理清劳动要素价格、出口的“质”和出口的“量”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无法全面了解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具体影响,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措施。

既有研究对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之于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在方向和强度上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存在差异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少数研究直接探讨了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但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并且对于该线性关系是正向还是负向的结论存在争议,如许和连等(2016)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质量,而张晓毅等(2019)则得出了劳动要素价格上涨会促进出口质量提升的结论。目前对于要素价格与企业出口的相关研究中,已有学者对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非线性关系的结论。例如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孙楚仁等,2013),要素价格扭曲是否会阻碍出口质量提升(王明益,2016)等。因此,考虑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与出口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目前相关研究视角的不同是否也是造成结论差异的原因之一。前述文献回顾中已指出我国劳动要素价格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低工资标准政策的实施是推动因素中的重要一环。同时,通过对上述劳动要素价格影响企业出口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基于最低工资标准角度和劳动报酬角度出发探讨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研究结论,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会对企业出口产生消极影响,而单位劳动成本上升则会对企业出口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研究中关于最低工资标准对出口的影响和劳动要素价格对出口的影响存在不同,说明政策性的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和非政策性的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可能会对企业出口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通常将最低工资作为劳动要素价格的代理变量,并未明确区分劳动要素价格和最低工资标准两者间的差异,也没有将区分后的劳动要素价格和最低工资标准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对比分析,以解释当前研究出现两种相反结论的原因。基于现有研究的缺乏以及相关研究间的差异,有必要进一步从劳动要素价格上升的异质性、二者关联关系的多样性等方面探索劳动要素价格与出口间的关联,并将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合起来更充分地解释两者间关系。

缺乏劳动要素价格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影响机制的系统研究。根据现有研究的结论(Acemoglu,2015;Bena and Simintzi,2015; 许 和 连 等,2016;Huang等,2017;张建武等,2018;张晓毅等,2019)可知,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出口的,而是通过技术进步、要素配置等渠道产生间接影响。当劳动力成本随时间发生变化时,相关影响机制的效应很可能也会随之变化,进而对出口产生不同的影响。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停留在对劳动力成本与生产率关系的思考(Hsieh and Klenow,2009;罗德明,2012;蔡昉,2013;程晨等,2016;肖文,2019;)以及生产率对出口影响的分析等方面(Verhoogen,2008;Fajgelbaum,2011;Antoniades,2015;Curzi and Qlper,2012;樊海潮,2015),尚未有文献将劳动要素价格上升、生产率和企业出口纳入统一的框架进行考察。

基于此,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现有文献和研究做出有益的补充:第一,从出口的“质”和出口的“量”双重视角系统探讨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第二,通过数理模型和逻辑演绎推导出劳动要素价格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存在间接影响和非线性影响的观点,并运用多种计量手段进行验证。第三,将劳动要素价格与企业出口关系的研究前向延伸至要素价格上升的动因,基于政策性因素和非政策性因素的角度探讨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出口影响的差异性。第四,从效率驱动视角、“质”和“量”的关联性视角对劳动要素价格与制造业企业出口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最低工资要素效应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也谈做人的要素
澳门最低工资立法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