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令常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课堂的各个环节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不断优化评价体系的内容和结构,调整教学节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其个性化思维。本文以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的相关内容为主,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帮助。
合理的作业布置能够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需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将作业精简化,这样既能达到作业巩固练习的目的,也能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具体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作业内容和作业量,重点在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真正让作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展现作业巩固提升的意义和目的。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是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也可以是性格和个性上的,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差异性来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作业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个性高度匹配。此外,作业的难度设置很重要,教师除了需要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还要了解其学习成果的差异性,从而利用巧妙设置作业弥补学生之间的差距。如果作业难度过大,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扎实,完成作业过程中会感觉枯燥乏味,甚至会抵触作业练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设计作业,体现作业层次化。
在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时,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创新和延伸,寻找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或者熟悉的元素,并将其融入作业设计中,设计综合性的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育内容与生活元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教育和生活从本质上来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教育可以让个体的素质更高,促进生活井然有序地进行。同时,生活也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脱离了生活元素的教育本身就缺少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教学生活化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载体和基础来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消化和吸收,推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效率,也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在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
在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作业和情境式作业,强调生活化元素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教师需要从高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生活中比较有趣的元素,然后将其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巩固语文知识的作业形式。这样,在充分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强调作业的多元化,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学生对作业本身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家校联动的作用,联合家长一起助力学生的学习,让作业更加理性化。教师要多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完成作业的情况,这样家长也会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以及对学生的关注,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师的工作,展现家校联动的价值和意义。此外,作业理性化强调让学生劳逸结合,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作业,需要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于提升作业效率。
一直以来,教学评价主体都是教师,但是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分析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根据学习反馈分析具体问题,然后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相互评价强调学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提问,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生互相表达和交流中,学习其他学生的长处,及时取长补短,达到完善学习成果的目的。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竞赛,围绕教学主题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氛围,通过良性竞争促进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同时,教师可在学生的表达中提炼出重点内容,分析学生当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对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还可适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在评价方式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打破以成绩为唯一导向的评价方式,将学习过程与测验结果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测验结果的分析,优化学习过程。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语文知识内容会不断地要求其思维能力的活跃和提升,也会有很多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抽象内容和难以理解内容对学生想象力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创设相关的情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象的方便思考的内容。通过创设情境,代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让学生顺利在情境中过渡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上,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学习。信息技术可以让学习更加高效,让更多的设想逐渐成为可能。所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看,教师一般对于学生的旧知识很难做到经常温习,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上,但语文课本中各个单元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关联性,每个单元延伸的新内容大部分是以前面学过的旧知识作为基础,所以旧知识也非常重要。而深度学习就非常讲究新旧知识的相互关联和合理运用,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衔接,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新知识让旧知识在不断的温习中变得更加牢固。同时,深度学习可以借助旧知识的温习,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借助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知识整体的框架中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和构造完善的语文框架和体系,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高中语文学习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自主探究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思考和探索,产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立基础,自主探究则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会结合自身的语文能力和想象力找到多种解决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帮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培养了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学习方法。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的方法,还可以合理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独立思考,锻炼思维等。此外,教师还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将更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