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被动活动联合微创内固定术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2-02-15 14:10谭毅雷国伟张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被动活动度膝关节

谭毅,雷国伟,张春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骨科,四川巴中 636000)

膝关节周围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股骨髁部骨折、髌骨骨折、胫骨髁部或平台骨折等,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累及关节面,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的正常功能[1]。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最有效的方法是微创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效果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手术治疗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若术后未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仍会影响患者康复效果[2]。持续被动活动是一种新型治疗模式,可有效加速关节软骨及周围韧带和肌腱的愈合和再生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20 年8 月—2022 年6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分析持续被动活动联合微创内固定术对其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70 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3 例;年龄25~70 岁,平均年龄(47.33±4.18)岁;体质量指数21~2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35±1.27)kg/m2;受伤部位:左膝25 例,右膝10 例;致伤原因:摔伤15例,事故损伤15 例,重物砸伤5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1 例;年龄25~69 岁,平均年龄(48.29±4.09)岁;体质量指数21~2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61±1.33)kg/m2;受伤部位:左膝24 例,右膝11 例;致伤原因:摔伤14 例,事故损伤15 例,重物砸伤6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指征;(2)临床资料完整;(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4)首次进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5)无智力障碍,且意识清楚;(6)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1)有手术相关禁忌证者;(2)免疫系统功能不全者;(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4)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5)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6)合并膝关节周围软组织严重感染,或周围软组织大面积皮肤缺损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在C 型臂X 线机监视下开始关节面复位,在不破坏原有血供的基础上进行剥离,取髌骨旁外侧切口及胫骨近端外上方切口,切口长约3 cm;对于关节面的骨折需整合骨折碎片,进行关节面重建,并以克氏针进行固定,接着将重建钢板推入合理位置,并检查患者患肢钢板位置,然后采用螺钉固定,固定后检查患者关节的牢靠性,检查无误后,缝合切口。

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其病情、心理、用药等具体情况,并做好记录。术后将患者送至病房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切口情况,若无特殊情况,在患者卧床期间指导其进行足趾、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收缩训练,15 min/次,2 次/d,训练过程中可根据患者患肢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训练内容及训练量;同时对患者下肢局部肌肉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当患者可下床活动时,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训练。连续训练2 个月。

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持续被动活动干预。术后3 d,对患者的膝关节屈伸情况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持续性被动训练装置的参数,借助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仪(上海沫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Spectra,浙械注准20192190306)训练,将患者患肢轻放于仪器上,以测量的数据作为膝关节活动范围,后逐步增加活动度,直至患者耐受的最大限度,1 h/次,2 次/d;待患者可以下床适当活动时,在持续被动活动基础上协助患者进行床旁活动,并逐渐增加患肢负重练习,30 min/次,2 次/d。连续训练2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程度: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长度为10 cm 的长线,一端表示无痛,记为0 分,另一端表示剧痛,记为10 分,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感知进行标记,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2)膝关节活动度:干预前后,采用量角器测量患者的膝关节最大屈伸活动度。

(3)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后,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量表[5]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共包括疼痛、功能、稳定性、减分项目等7 个维度,优:≥85 分,良:70~84 分,中:60~69 分,差:≤59 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4)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选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6]进行评估,包括8 个维度,共36 个条目,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及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干预前,两组VAS 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膝关节活动度均较干预前增大,且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 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表1 两组VAS 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 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SF-36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膝关节周围骨折发病率正不断增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多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主,手术切口大、出血量多,患者术后疼痛感强,影响其术后恢复效果。微创内固定手术是对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革新,避免了手术过程中的广泛暴露,最大程度保留组织结构的完整,减少对肌腱、神经等损伤,同时对骨折周围部位的动脉血管损伤小,切口出血量少,为膝关节周围骨折早期愈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手术治疗虽能起到快速修复受损关节的作用,但术后疼痛、患肢制动等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选用有效的康复训练措施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7]。

常规康复训练是一种基础的训练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下肢进行相应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其中足趾、踝关节活动能够提高患者的踝关节稳定负重及踝关节灵活运动的能力;股四头肌可在膝关节活动过程中维持动态稳定,股四头肌收缩训练能够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并有助于增强对膝关节的保护,缓解运动对膝关节的冲击力;而腿部按摩可以更好的促进膝关节周围肌肉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膝关节周围疼痛[8]。但常规康复训练需依靠患者自身主动的训练,易导致患者对该训练依从性不高,继而影响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持续被动活动联合微创内固定术,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为持续被动运动是一种持续的、被动的关节活动方式,它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角度和速度来模拟人体自然运动,可激发人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周围组织进行温和且持续地牵伸,从而避免纤维痉挛及膝关节粘连,提高关节活动范围,还可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的修复,加快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消退,进而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9-10]。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持续被动活动,可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促进膝关节早日康复,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取持续被动活动联合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能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被动活动度膝关节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蔓延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