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敏
(上海宋庆龄学校 上海 201703)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表明,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语言。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输入语言,需要满足三点:有意义;略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能够被学习者理解。[1]然而,当前学生在英语阅读输入方面仍处于弱势,具体表现为:阅读模式僵化且输入渠道单一、阅读输入量不足、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速度较慢。当前的英语教学材料经过了一定的改编、简化,能适应和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方面还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1)在文章题材方面,现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文章以日常生活方面的文章为主,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素养的需求;(2)在文章体裁方面,初中英语的阅读文章,特别是中低年级的阅读文章,以记叙文为主,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分析、推断逻辑关系以及评价、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的需求;(3)教学中较多关注语言点,较少欣赏语言背后的寓意或哲理,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发布前,已有研究分别对多源阅读文本、多模态语篇教学如何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前瞻性教学探索。首先,聚焦文本这一语篇形式本身,信息化时代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更加多元,也要求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源,主要解决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阅读输入渠道相对单一且输入量不足、课外阅读数量与质量参差不齐以及阅读兴趣较低等问题。[2]其次,多模态语篇是数字时代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主题语境下的多模态语篇,旨在解决教师主要以文本语篇形式开展教学,学生易倾向于词汇、句式句法等知识性学习,缺乏真实情境,以及学生阅读速度较慢等问题,建议结合文字、图像、音频、图示和混合模态下的多种模态语篇形式进行教学。[3]也有研究者建议从提升英语阅读课堂开放性、生本性方面入手,还原现实的阅读情境,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完成多源文本融合,在文本融合中内化英语学科核心素养。[4]
事实上,从国际上关于阅读素养的提出、测量与本土实践,到扎根中国本土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推行与实践,再到《义教新课标》的发布,中小学英语课程在如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了更加系统的、可操作的权威指导。但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中有限的阅读文本来培养,教师还需要为不同阶段的学生补充符合其认知发展需求与语言发展水平、题材和体裁丰富的读物,使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各种阅读的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相当程度的阅读思辨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通过多源文本融合式阅读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作为当前一个热点研究领域[4-6],也鼓励教师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构建以课本为核心、以多种文本资料为补充的新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根据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7],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要先获得意义,再从中习得语言结构。学习者在接触略高于其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时,只有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才能自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已有的语言水平和相关语境帮助下,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从而习得知识。在这种方式下,输入变为可理解输入,且被学习者接受,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因此提高。
一元化的阅读文本必然会带来单调的阅读体验,多源阅读教学的文本题材和体裁多源化,能够链接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之外的知识内容,将英语运用到更为广阔的生活领域。同时,多源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相同主题、不同来源的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较过去主要依赖教材文本内容的阅读,多源文本与教材内容相融合的阅读,其突出特点是提高了阅读文本的多样性,[8]具体表现为三方面。其一,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具有较大的帮助。其二,可以带给学生更好的阅读体验,为学生构建更丰富、更多源的阅读资料库,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学习能力。其三,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乐于阅读的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学习观。这些与多源阅读文本相关的功能,既能使英语课堂具有更多的生命力,也可以为英语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从教师教学视角看,首先,多源文本选篇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站稳中国立场,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因此,文章来源可以是正规出版物,如各省、区、市英语教材或读物,政府部门、机构和大型报业集团下属的英文学习网站。其次,多源文本选篇还要兼顾生活性和趣味性。再次,英语原版读物也是重要来源,一些免费开放的英语国家教学资源网站也是很好的渠道。
从学生学习视角看,与学生有关联的多源文本应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选文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习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是英语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层级水平。首先,一元化的阅读文本,其难度大体处于同一水平,难以展现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且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多源文本的阅读内容更加多元,文章的结构和阅读难度也更加多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适合层级的阅读文本,满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学生培养需求。[9]其次,项目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呈递减趋势。[10]小初衔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热点话题,同样体现在小学与初中的阅读教学衔接方面。
基于上述思考,本研究认为,以外语特色类、民办类学校为代表的一贯制学校有着独特的学制优势,可以通过小学和初中两个英语教研组联合协同教研,形成学校层面的分级阅读多源文本资料库,增强小学与初中两个学段在教学与课程方面的衔接,为破解小初衔接难题提供经验。具体来说,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英语语言水平,我们把多源文本分为五个级别,分别对应1—2、3—4、5—6、7—8、9年级学生。这样的分级综合考虑了学生年龄、认知发展水平、背景知识、英语语言水平、与教材文本的关联度等多方面因素,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综合能力,选择同一板块下符合自己语言水平级别的文本阅读。
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必然是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意义探究为目的展开的。[11]项目组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分级阅读标准、校情与学情等因素,制定资料库的选择原则与更新原则,通过跨学段教师团队的专业协作,形成了学校层面的小初衔接分级阅读教学资料库。多源资料库的选择原则主要有四个,具体包括:
1. 借鉴教材编写思路,使多源文本更加体系化
教材有着系统化的英语学习体系,多源文本只能是教材文本的补充,把教材的学习体系和编写思路作为多源文本选择的原则,能使学生的多源文本学习更加体系化。因此,项目组基于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及其对语篇类型的要求,对正规出版物进行选编,形成了具有丰富题材和体裁的新语篇。同时,挖掘与利用牛津英语教材的优势,总结一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优化文本的整体布局和单元结构,最终把多源文本话题分为“中华文明”“健康生活”“社会责任”“美学美育”四个板块。这四个板块以中国元素为先,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关注体育运动,倡导健康理念;端正人生态度,宣扬优秀品行和社会责任;渗透美育知识,引导审美情趣养成。
2.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丰富题材和体裁
英语多源文本阅读材料的选择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以培育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依据课程标准,引导教师从单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输入假说”强调,学生只有学习、接触足够多的语言材料,才能产生有质量的输出。外语特色类、民办类学校的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两方面需求相对较高,已有词汇量的积累较足。为了持续促进这类学生阅读量与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其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文本,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方面。
基于上述思考,项目组对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下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安全教育、社会道德、规范礼仪等方面的内容,提高这类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其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其积极传播、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项目组还提供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计划,提供分级的且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英文文本。最终,项目组从“中华文明”“健康生活”“社会责任”“美学美育”四个多源文本板块中对文本内容从体裁、题材、语言难度、话题导向、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多次修改。经过5个版本的动态迭代更新,最后从包含300个语篇的素材库中精选100篇阅读文本进行改编,每个级别包括20篇。
3. 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分级体系的设立体现学段的特点和要求,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兴趣,满足学生能力循序渐进与持续发展的不同需求,符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特点。本研究在形成学校层面分级阅读多源文本资料库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两方面原则:首先,多源文本的选择要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需要。如学生在具备更加独立及抽象的思考能力后,文本的选择要有一定的议题性,文本主题要有深度。其次,要兼顾课内、课外的协调。具体而言,研究课内材料的内在逻辑性,抓住课内、课外材料的联系,坚持以课内材料为中心。课外材料只是课内材料的有益补充,是对课内知识的延伸和深化,两者不可本末倒置,主次地位不分。
4. 以实际学力为参考,设定选文篇幅
教师在选取多源文本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力,选文难度应适中,文本字数选取标准可根据文本内容灵活调整,进行多方参照。从文章的长度来说,既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空间,也要避免过度删减文本,以防学生难以理解材料内容。对于文本字数的选取标准,可以进行多方参照,如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体系规定的阅读材料长度标准、上海学业水平测试中的英语阅读命题文本长度标准以及《英语(牛津上海版)》教材中的阅读文本长度标准。
资料库是本课题研究的一项成果,每年会对其中的文章进行动态更新。更新原则主要有:回应时代热点;紧密结合学生当下的认知与语言发展能力;基于问卷调查,动态了解学生对不同话题的喜爱程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遵循《义教新课标》提出的主题与语篇的关系,重点从意义视角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
教师如何认识与反思英语分级阅读多源资料库背后承载的育人价值,影响着其对资料库的使用程度、学生对分级多源阅读文本的学习效果,最终影响英语学科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程度。
以下以诗歌“The First Man on the Moon”为例(选自A Burst of Firsts: Doers, Shakers,and Record Breakers ,收录于《小初英语主题分级阅读》[12]“美学美育”板块的第三级),探讨如何紧紧围绕英语学科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素养进行教学安排与教学设计。
从学情看,小初衔接阶段的学生对诗歌这一体裁比较陌生。中小学阶段牛津英语教材中涉及的诗歌数量很少且内容较简单,这主要是因为诗歌独特的表达形式与抽象凝练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学生虽感兴趣,但面临一些挑战,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同时,仅仅呈现阅读教材内容并不能完全体现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文化意识核心素养的关注,必须辅以合理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化处理时,应从知识性、结构性与文化性三大维度解读阅读文本,设计阅读教学任务(见表1)。
表1 解读多源阅读文本的三大基本维度
【诗歌背景与解读】诗歌“The First Man on the Moon”归属于“人与自然”主题下的“宇宙探索” 主题群。诗歌讲述了 1969 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搭乘“阿波罗 11 号” 宇宙飞船,率先踏上月球那片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这一真实事件。“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出了一大步”这句名言,传达了“宇航员和科学家对宇宙未知的探索精神”这一主题意义。
作者J.帕特里克·刘易斯以诗歌形式记录人类首次登月经历,极具现实意义。在本话题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首次登月在人类探索宇宙历史进程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这次登月反映出人类对未知的探索持怎样的态度?成功的宇航员或科学家需要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青少年该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安排与设计】理解是使输入成为内化能力的前提,学习者理解新输入的语言材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利用语境帮自己理解,教师对提供的语言进行适当的简化。[13]《义教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依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注重多层次课程资源的开发,更新教学方法。基于多元文化的教学设计创新,应立足文化意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体现多元文化的实际情境,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堂的组织形式与课后巩固三方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见表2)。因此,教师在开展某一具体多源文本的阅读时,在教学安排方面也应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价值取向、心智特征和发展条件[14],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精选学习内容,整体设计教学单元。
表2 “The First Man on the Moon”教学安排
“The First Man on the Moon”的语篇类型为诗歌,包含五个诗节,每个诗节有三或四个诗行,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三个场景讲述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的登月经历,包括:
Before landing on the moon,On the moon,Back to the Earth。整个教学设计包括四大教学环节和六个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每个教学活动附有相应的评价要点与设计意图(见表3)。在具体教学设计方面,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不断挖掘单元学习内容蕴含的育人价值,以主题为引领,借助视频、音频及文字等多语篇模态,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学习要求,强调内容六要素整合式教学。
表3 诗歌“The First Man on the Moon” 教学设计
总体来说,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分级阅读多源资料库背后承载的育人价值,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多模态理论,增强表意功能的惬意度,实现跨文档、跨文化、跨时空链接,探究有益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利用分级阅读多源资料库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多方位立体输入,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主动积累,自主阅读,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解读和思维品质,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逐渐提高其英语阅读水平。以“中华文明”板块中的“The Great Wall of China”为例,这并非我们通常说的长城,而是古代寺庙、宫殿、官府衙门等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影壁。它起源于中国,作为建筑中重要的单元,具有很高的建筑与审美价值。这些内容虽容易为高年级学生接受与理解,但教师在教学中仍要辅以视频、图片等多模态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情境之间的自然连接,更好地体会背后抽象的、隐晦的、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深意。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多元智力的开发,利用思维导图、问题链等方式搭建支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辅以激励性评价手段,让学生能够体验英语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效能感,最终发展交际意识和语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英语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学生对英语分级多源阅读文本的学习效果,同时体现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四方面。与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相比,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在相对较短的实践周期内是可测量、可评价的,也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及时的、基于证据的实践反思。本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成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本研究中,主要从两大方面测量与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1)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2)学生理解口语、书面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表现,课题组先后三次对学生开展阅读和写作的检测,通过检测数据分析,对比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变化,评价其学习效果。
在阅读方面,以九年级为例,学生在前后跨度达8个月的三次阅读检测中的平均得分依次提升(前测:30.1;中测:35.7;后测:39.1)。其中,前、中、后测阅读词汇量逐步上升(前测:1342;中测:1357;后测:1477),生词比例分别为5.9%(前测)、1.5%(中测)、3.2%(后测)。这说明,学生在英语多源文本阅读学习中,对不同话题文章内容的适应性有所提高,在理解上更加准确,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在写作方面,本研究对九年级学生也进行了三次检测。三次检测的写作话题都比较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内容上有充分的表达空间,在语言上有充足的积累。结果显示,九年级学生在三次写作检测中的平均得分依次提升(前测:13.3;中测:14.8;后测:16.8)。这说明,学生在英语多源文本阅读学习中,对不同话题的表达能力增强,对话题的把握度增加,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意识、学习时间等因素,本研究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对初中年级234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大,但在不同方面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扩大词汇量”,91%;“提高英语语言水平”,86%;“扩大知识面”,77%;“提高阅读兴趣”,70%;“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53%。对学生的访谈结果也表明,读写课的教学与训练对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帮助最多的是“词汇量增加”,其次为“阅读速度提升”和“视野拓宽,知识面广”。
学生通过多源阅读文本的学习,提升了课外阅读兴趣,开阔了英语语言的学习视野。基于部分调查数据,本研究认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受到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学科测试中取得的实际进步,也是因为他们同时体悟到“阅读英文语篇时,有愉悦感与成就感”,能够从思维层面将英语视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有意识地在不同场合(如英语类大型比赛等)学以致用,自主运用学习到的主题篇目及相关素材,甚至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内容体现的是时代特征及社会发展进步,聚焦三大主题范畴,具体包括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遵循《义教新课标》要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需要重视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15]教师通过利用多模态学习资源,开展多模态信息输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感官刺激的接受,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相连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加深文化理解,形成思维品质,学会学习。[16]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不断从“知识本位”迈向“素养本位”的重要桥梁,基于一线教学的实践总结与再行动也变得更加重要。
首先,在学校学生现有的阅读基础与能力水平普遍高于课标要求的情境下,教师应为这类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更高水准的教学支持。项目实践表明,分级阅读多源资料库的开发与运用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方面的兴趣,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达成课标规定的学习要求后仍有机会接受更高的学业挑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被理解的、形式丰富的输入性学习语料,为学生探究主题意义背后的内涵提供多种学习途径,为学生接触真实语料、提升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提供多源且系统的学习支持。
其次,教师在筹划与实施分级多源阅读教学时,始终要有三方面意识。其一,阅读材料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途径不再只是英语课本,网络、课外图书等资源也应得到充分利用。其二,阅读材料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的资源呈现方式可以调动学生不同的知觉器官。当学生能够把自己的不同知觉感受全部融入对文本材料的解读时,学生对英文文本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三,阅读课堂的综合性。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多个维度对教学素材进行开发、挖掘和延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英文文本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在综合性阅读实践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最后,在一贯制学校,分级阅读多源资料库能够打通义务教育阶段九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实现小学和初中不间断的联合协同教研,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与落实上能做到上下贯通,一脉相承。项目实践也表明,以教研项目为载体,通过自我结伴的方式形成团队协作和主要负责人负责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自我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能够使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具体来说,项目组依托课题研究,从学校层面带动小学和初中两个英语教研组进行协同教研,最终形成了学校层面的分级阅读多源资料库,在使小学与初中两个学段在教学和课程方面相互衔接的同时,为破解小初衔接问题提供了相关经验。这不仅促进了跨学段教师在教学团队合作及其专业化方面的发展,也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出了较高要求与挑战。实践表明,当教师的专业性贯穿多源阅读教学整个过程时,他们才能为学生选择出有效的、合理的且符合其兴趣的阅读文本,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提高阅读量的同时,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