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猷红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川南小学 甘肃临夏 731600)
在新旧教学思想的碰撞、摩擦与过渡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存在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与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语文学科素养结合并不密切,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以单纯的语文学科内容为主,同时在对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的要求上很容易忽视学生的本质要求和心理特征。
从学生这一主观因素来说,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也难以体现,在落后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单一的教学主体,在课堂上是唱“独角戏”的角色[1],学生吸取知识是老师单方面填鸭式教学,因此,在单一的教学模式里难以激起学生对小学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不强,导致自身学习效率过低等问题。
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是授课的主体,而学生大多数时候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表现会相对较少[1],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对学生进行主观分析。例如,学生在学习阅读理解作品时,教师往往是让学生对相关的内容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也往往会产生偏差。
结合多年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出现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知识的传递是以单项传递为主,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输出[1],学生的反馈较少,教师不去或很少及时主动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导致课堂传授的知识学生学习得并不充分。教师备课不足,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缺乏严谨的考查,造成师生之间交流互动较少。教学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将课堂上所学习的部分知识记下来,没有进一步认真思考,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教学模式上,教师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与优化做得不够,对学生的知识再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现如今的教学宗旨越来越指向于以学生为中心,更多时间让学生把握课堂,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们学会在减负增效的教学背景下,正确地看待语文学习任务,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1]。以部编版教材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为例,为什么小壁虎在尾巴断掉之后又能自己长出来?同时教师在讲述完相关的课文内容时,要重视拓展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哪些动物有尾巴、尾巴的作用是什么。通过视频的形式,将课内外的知识进行有效联结,丰富扩展了语文教学知识层面。又比如,《生命生命》这一篇课文,课文首段讲述了作者在灯下写稿时一只飞蛾在头顶盘旋,作者把它握在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在跃动,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生命是什么呢?”,从而又通过对生活中一些随处可见的小事物进行观察,从生活的实际中感悟生命的意义。首先是对瓜苗的描写,一粒香瓜子掉入了砖缝中,在没有借助任何人力的帮助下,它也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甚至没有阳光的照耀,没有泥土的庇护,它也散发着生命的光芒,体会了世界的美好,让作者感受到了震撼的生命力;沉稳而有力的心跳声是自己生命音乐的外放,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人生的意义以及人存在的价值。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赋予人生更加光彩有力的内涵,绝不辜负生命,并且尊重爱护每一个生命体,把生命意识有效地融入实际生活,感悟生命存在的美好和意义。课文开篇一系列的举例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与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1],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对于学生们来说,在上课期间内学生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的时间,确保每一分钟都能被利用上就是最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老师们而言,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保证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积极和乐观的心态[1]。科学地安排小学语文课上的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做到让学生们感受是易于接受的,而且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们的听、说、读、写才是最重要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讲究的是教学的预见性,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听一听、说一说,更加高效地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以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国美食》为例,这篇文章是一篇特殊的以图片为主的课文,通过图片展示配有菜肴名称,让小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类菜肴,文章通篇没有太多的语言文字介绍,往往这类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图片为主的教材内容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这篇文章讲解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选择好一种自己喜欢的美食,并通过父母的帮助或是电脑查阅资料,来了解这道美食的做法,然后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剧场表演,可以两人为一组,扮演顾客与老板,顾客选择一道美食,然后老板介绍这道美食的来历和做法,将美食进行适当扩展。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相应的美食知识,学习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从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实现提问促进课堂效率提升的前提是问题具有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前,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筛选问题,最大限度实现问题结合教材、结合学情、结合生活实际进而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拓宽眼界[2]。教师通过精心筛选问题,实现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欲,激活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前必须做好问题的筛查。同时,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运用灵活的提问方式,也是实现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里能够高度凝聚注意力,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良好的提问时机,也使课堂问题体现出了不同的意义,因此,语文课堂中要在正确的提问时机里进行问题抛出,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英语学习情景。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师在讲述《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在了解课文背景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进课文,让学生明白:“本课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描写,老班长为我们做出了什么举动?金色的鱼钩又代表了什么?”。按照课文的教学顺序,适时提问,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得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变得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人。以语文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开展写作之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预习[2],提前告知学生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在接下来的任务中才会更加地顺利掌握所学知识。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产生疑问,如果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当如何进行合作呢?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搜索,在课堂开始之前的课间进行一个整合,或者是利用互联网等方式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小组成员能够做到将自己所搜索到的资料与其他成员进行分享,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成功的。不管时间地点在哪里,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中,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进行《田忌赛马》一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先去预习一下有关于田忌的故事,以及他在赛马时所表现出的智慧,学生搜索资料时会发现田忌生活的时代背景,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想要为国效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同时,会减少学生学习时的枯燥感,积累大量的材料,为之后自己的写作指引方向,小组合作、课前预习极大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进程。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知识的认识并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因此,利用微课教学可以更好地简化浓缩语文知识[3]。要多为学生录制或选择一些能够更好地把抽象知识找到一个更加适合的形象视频,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帮助下,能够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各种方式,使自己视听并举,获得最直观的情感体验,从而也帮助学生从全方位进行思维扩散,从而扩大信息的接收量,在更加具象化的知识内容学习中能有效地节省时间,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创造更加具象化的知识内容,教师的微课视频必须高度融合教材资源,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课本,深化微课课程意义,就是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教材,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积极扩展教学形式。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各类文章,教师必须对文章加以深刻分析,有效利用,立足教材内容,进而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同时,要结合文章为学生创设出更加真实的场景,在场景教学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主旨意义,感受语文魅力,加快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步伐,从而实现教育目的[3]。以人教版教材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为例,教师可以录制有关“口、耳、目”的具体形象以及功能的微课视频,“口、耳、目”作为嘴巴、耳朵和眼睛的另一个别称,教师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象形文字演变为汉字的过程,并且通过相应的插图满足教学需求,也让学生了解更加官方的名词解释,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更加具体化的名词,同时加以图图画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了识字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加快了微课课程更好地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有利于解决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教育现有的局限性,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众多疑问,有消化不了的地方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语文教研组长在带领团队进行语文教研活动前要充分了解最需解决的问题,依据“学生不会及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同学是因为缺乏自信,不敢向教师提出质疑,甚至觉得如果向教师提出的质疑问题过于肤浅,会被班级中大部分的同学嘲笑,所以索性忽视问题,安慰自己这不是什么大事,一点小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课后自己解决,长此以往,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学生自身无法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针对这些问题,教研组长必须做出及时的解决,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3],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合理适切的规划,以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进行反思,以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组长通过组织教研活动要具体落实在解决语文教育问题上,要针对当下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积极展开语文教学调研活动,不断研究优化教学的方式和策略,发挥集体智慧组织有效教研,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课堂。作为语文教研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以饱满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投入到教研工作中。时刻将德育与语文教研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德树人”,始终把学科核心素养和德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素质教育要求下研究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备德育品质,才能更好地教研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吸纳进自己的教学思想中。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教学方式的指导要素,也是设计和研发语文教研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从德育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开展语文教育研究才能创造更丰富的成果。同时,通过教师团队的集体调研[3],共同制定语文教学目标,发挥集体智慧,可以组织教师分主题模板来进行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针对“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明确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具体措施解决问题。通过调研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筛选语文问题,把握好问题时机,实现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