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2-02-14 10:40张静
当代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下壁心肌危险

张静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主要由于心肌细胞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为临床治疗AMI的有效方式,通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闭塞的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但临床应用中发现,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再灌注心律失常(RA)情况,严重降低患者预后质量,因此,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PCI治疗的9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RA,分为RA组(n=41)与非RA组(n=55)。RA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61~72岁,平均年龄(66.47±3.46)岁;体质量44~81 kg,平均体质量(62.30±4.16)kg。非RA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6.417±3.51)岁;体质量43~82 kg,平均体质量(62.29±4.19)kg。两组性别、体质量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AMI诊断标准;均经临床诊断、CT、血液等检查确诊;无PCI治疗史;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心源性休克、心脏动脉瘤等心脏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异常,无法正常交流;合并全身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后,采用18导联心电图扫描仪(哈尔滨上松伟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ECG-2360)检查所有患者,每隔30 min进行1次扫描,如患者2 h内存在心律失常情况,则判定为RA。

1.3 观察指标 仔细阅览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脂、梗死时间是否在6 h内、Killip分级、血管病变支数、梗死部位、家族史、酗酒史、肝功能是否正常等。分析诱发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并将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变量纳为自变量,对其赋值,将是否发生RA作为因变量,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高血脂、家族史、酗酒史、肝功能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管病变支数、糖尿病、梗死时间<6 h、Killip≥Ⅱ级、梗死部位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2.1中初次经χ2检验单因素分析证实为可能的影响因素纳为自变量,将是否发生RA作为因变量,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下壁梗死、糖尿病、Killip≥Ⅱ级、梗死时间<6 h均为导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AMI为临床心血管科常见的病症,主要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发的心肌坏死,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等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猝然昏倒、濒死感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血管、呼吸等功能性系统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PCI为临床治疗AMI的首选方式,可有效疏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功能,但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RA情况,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6]。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下壁梗死、糖尿病、Killip≥Ⅱ级、梗死时间<6 h均为导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OR>1,P<0.05)。分析原因为,血管病变支数越多,表明患者心肌缺血情况越严重,导致在血管闭塞的过程中心肌储备功能消耗量较大,从而易诱发心肌再灌注过程中出现RA,临床予以该类患者重点关注。下壁梗死位置在右冠状动脉处,该位置提供窦房结于房室结的血液供应,且存在多个神经纤维,PCI术操作过程中,易造成神经纤维损伤,导致窦房结于房室结的血液供应障碍,诱发心动过缓等疾病。Killip≥Ⅱ级患者机体血流速度较高,从而导致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受损,造成动脉灌注压降低,从而易诱发RA,临床可重点关注。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过程中,可促进结合机体炎性反应升高,从而降低斑块的稳定性,造成斑块破裂的风险较大,进而提升RA的发生率[7-8]。RA的发生与机体再灌注前梗死持续时间有关,当心肌缺血时间较短时,患者梗死区域仍存在较多的心肌活性细胞,当PCI后,可恢复濒死的心肌活性细胞的供血、供氧量,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内钙超载,氧自由基过度堆积,从而造成RA发生,但缺血时间>6 h,则导致心肌细胞不可逆性坏死,无法启动上述机制,且不易出现RA[9-10]。

综上所述,多支血管病变、下壁梗死、糖尿病、Killip≥Ⅱ级、梗死时间<6 h均为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并予以相应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下壁心肌危险
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动脉的定位作用分析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急性前壁与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关系的临床分析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