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22-02-13 21:40:58兰越闽南平市延平区正荣小学福建省南平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核心阅读教学目标

■ 兰越闽(南平市延平区正荣小学/福建省南平市)

在2022年发布的最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核心素养内容进行了新的概括与总结,比如在文化自信核心素养方面,除了传统优秀文化以外,还引入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继承和弘扬这些先进的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因此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高重视,严格按照最新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要求,通过阅读教学,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首先,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小学教师要减少学生作业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教育工作开展方面,做到“减量不减质”。同时要求教师尽可能在课堂之上实现教学目的,避免在课堂外布置大量作业。总而言之,“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必须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此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平。

其次,2022年3月,相关部门发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本次新课程标准教育方案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导向”教育。在语文学科中,核心素养能力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素养与素质相比,本质上是一种知识思想的能力转化表现,比如文化传承意识、创新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因此,为了满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要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最后,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身来看,同样非常适合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包含了很多核心素养的内容。比如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有效锻炼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强化自己的文化自信。总而言之,教师有必要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优势,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目标偏离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从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没有围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目标。很多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均停留在知识表层,比如教师通常要求学生认识生字、生词,能够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没有深入到素养能力层次,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最终难以通过阅读教学有效实现学生核心能力素养的培育。另一方面,在设置阅读教学目标时,针对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目标设置不够细化,没有结合实际阅读内容,给予学生针对性的阅读素养能力培养,从而导致相应的阅读教学目标难以为教师阅读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导,限制了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提升。

2.阅读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在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培育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上述核心能力素养的培育,仅仅依靠小学语文教材提供的阅读素材,显然无法达到培育目标。教师还需要从语文教材之外寻找一些阅读资源,才能更好地保障培养效果。但在当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过于依赖,缺乏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扩展,最终限制了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效果提升。

3.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依然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发挥出学生在阅读学习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无法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来,在完成文章阅读学习后,难以通过学习实践活动,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这显然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与此同时,在实际开展教学时,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实践空间,导致学生思维无法得到有效扩展,难以通过实践深入体会、领悟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4.阅读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在当下,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整体依然比较落后。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教师依然采用“从上至下”的教学评价方式,整个评价过程充满了教师的主观判断,以简单的考试成绩量化学生在核心能力素养培养方面的成果,这显然不利于促进核心素养培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实施。另一方面,从评价内容来看,缺乏对核心素养培育内容的融入,导致难以通过阅读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这显然不利于核心素养培育效果提升。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有着明确具体的要求。这同时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置提供了有效参考。因此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还需要教师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提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明确本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首先,围绕语言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做好针对性教学目标设置。同时教师应注意相关教学目标设置不应脱离实际,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还应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作用;其次,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还应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认知能力,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升阅读教学目标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最后,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针对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还应考虑其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进一步细化目标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科学合理地控制好教学节奏,要使整个课堂教学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落实各种教学活动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时常回顾教学目标,以防教学偏离方向,从而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效果。例如在开展《草船借箭》的阅读教学时,围绕“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除了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以外,还应注重设置一些与语言实践的相关教学目标,比如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化的深厚情感,能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情境中进行沟通交流。为了实现这一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别扮演鲁肃、诸葛亮、曹操等角色,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一些文字对话,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完成文字对话沟通与交流,这更有利于教师实现“语言运用”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目标,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水平。另一方面,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教师还可以围绕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对相应目标做进一步细化。例如,在开展《长相思》的教学时,针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审美创造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提前了解诗人的生平与相关写作背景,了解《长相思》采用了哪些表达手法,抒发了哪些情感,以此让学生对《长相思》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后续阅读学习中细细品味诗句的美感。二是语言运用能力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生字生词以外,还应引导学生找出诗词中的关键词语,然后进行多次吟诵,细细品味,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科学合理的断句,掌握诗词中的轻重音变化,感受诗歌中的比喻、白描等修辞手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三是文化自信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纳兰性德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了解其对后世诗词创作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2.做好语文阅读教材素材内容的扩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教师要做好语文阅读教材素材内容的扩展,从而利用更加丰富的阅读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同时通过丰富的阅读素材,充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意义。只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外在阅读教学素材,学生的阅读视野才能得到有效的开阔,能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内容,打开自己的审美,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同时通过丰富的阅读素材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扩展阅读素材时,教师一方面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籍。例如在完成《草船借箭》的教学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另一方面,在课堂之上,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做好阅读素材的扩展延伸,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还能够实现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例如在开展《赠汪伦》的阅读教学时,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扩展延伸相关故事阅读素材,如:在唐朝,有一个人叫汪伦,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淡泊名利,一直在安徽泾县的桃花潭畔隐居。李白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诗人。而汪伦则是李白的“忠实粉丝”。王伦听说李白要来安徽,非常开心,为了见自己的“偶像”一面,他认真打听了李白的喜好后,想出了一条“妙计”,让李白主动来见他。于是他先写了一封信托人给李白,信中说:“先生喜欢美景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景色非常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美酒无数。”李白一看书信内容,便欣然前往。结果李白与汪伦见面后,并没有发现有“十里桃花”与“万家酒店”。当李白问及缘由,汪伦却大笑:“十里桃花”是此地桃花潭的名字,而“万家酒店”是因为这个酒店的店主姓万,所以才叫万家酒店。李白才知上当,但是也感受到了汪伦的“用心良苦”,所以原谅了汪伦。此后两人一起游览桃花潭,并在一起喝酒,很快成为知己朋友。在李白离开安徽时,为了感谢自己的朋友王伦,便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结合阅读教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完成阅读素材的扩展,能够增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深入感悟与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3.布置阅读实践作业,丰富阅读教学形式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针对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的支持。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形式单一,而且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这显然不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来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参与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文化自信,不仅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继承发扬传统优秀文化,还要引导学生继承优秀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完成《少年中国说》教学后,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进学生对先进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可以布置一个“爱我中华文化”的实践活动作业。作业完成时间为三周,要求家长陪同参与,共同完成本次阅读实践作业活动。比如在第一周,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收集红色故事、革命文化等阅读材料。第二周,做好材料的阅读、分析、整理工作,确定作业成果汇报形式。具体形式包括“红色演讲”“红色读书分享”“红色诗歌朗诵”等。第三周,汇报本次阅读实践活动作业成果,并由汇报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通常本次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红色文化、红色革命故事,并对“少年强,则中国强”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4.创新教学评价,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应加强评价创新。例如在实际开展阅读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关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的评价内容。通过将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能力纳入考核范围,成功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检验评价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综合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的方式,建立更加完善科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指标。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双向评价”机制,即除了教师自上而下对学生展开评价,还可以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由学生进行认可度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客观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效果,促使教师提高对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视,彰显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总而言之,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提高重视程度,认识到当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围绕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出一些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在提升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同时,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核心阅读教学目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我们的目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