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奕帆(昆山市实验小学/江苏省苏州市)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会不由自主地结合自身经历,调动联想、想象等,去理解文字符号背后的含义。因而,阅读不是读者被动接受的思维过程,而是读者主动构建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创新思维是以发散思维为核心,结合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等,以创新性和独特性为特征的综合思维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思维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并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在小学中高学段的教学乃至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是有尽的,而阅读是无尽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着重于对学生思维的锤炼,提高其阅读能力。一般而言,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即学生主动认词、读词和识词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拆分组词、比较联想等基于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去记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对于学生解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具备创新思维则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基石。
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写作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组织相应能力和技巧的综合性智力活动。在部编版教材中,小学生三年级第一次正式接触习作,三年级上册的《习作三:我来编童话》考验的就是学生的想象力;《习作四:续写故事》考验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及想象力。这些能力的背后,是以发散思维为核心,结合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等的创新思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尽管新课改十分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仍有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没有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度。他们认为阅读题是千变万化的,只有字词分是抓得住的,因而只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流利背诵课文。这样一来,教材上的课文只能成为学生的识字工具,而其思维能力却没有得到充分训练。
有的教师则喜欢以自身的阅读经验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缺乏对话与互动的填鸭式教学屡见不鲜。教师固然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但也要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如若不然,学生必然会产生思维惰性,只等着教师的“灌输”。
还有的教师过分强调问题的答案,而忽略思维的过程。其课堂的评价语也往往是指向结果性的“对”“好”“不对”等,对学生答案的评价单一而乏味,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面对新颖的事物或话题时,应该是愿意且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的。有些学生能在口语交际课上侃侃而谈,但面对阅读课时,活跃度却降低了许多。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对阅读教学中所学的文章缺乏兴趣。二是,他们缺乏一定的文本分析与解读能力。这两点原因与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有很大关系,当然,也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有关。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大胆质疑。在学习一篇课文前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再自由提问,学生的提问可以是针对文章标题的,可以是针对文章中某句话含义的,也可以是针对结尾的……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在学生提问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剔除掉与文本无关的、无价值的问题,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归纳、整合问题,补充重要的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在提出问题、删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一直被锻炼着。多次训练后,学生就容易提出好问题。
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在部编版语文三下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预测。特级教师何捷就将“预测”解释为“猜读”——一边猜一边读。这个“猜”即指学生依据课文的提问。在学生提出质疑:“老屋到底倒没倒呢?”后,教师便引导学生猜读并说明理由。有同学依据标题“总也倒不了”,认为老屋没倒;有同学依据插图中老屋的额头上布满了皱纹,认为老屋很老了,会倒……这个问题让学生们依据课文内容、依据生活经验等去努力寻找答案,尊重了思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这样的问答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便点亮了,往往会出现让教师欣喜的答案。
古人云:“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但有些时候,学生的提问或回答过于浮于表面,或与文章偏差很大。这时,教师就要精准追问,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
例如,在教学古文《司马光》时,有学生提问:“就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把这个落水的孩子救起来吗?”其他学生兴致勃勃,有的说可以找竹竿伸进去,有的说让水性好的孩子跳进去救他……这些回答很有创新意义,但忽视了文本。这时,教师就可以追问:“这个孩子到底是掉进了哪里?”通过仔细阅读课文,可以知道,是掉进了“瓮”里。课文下面的注释特地给“瓮”做出了解释:口小肚大的容器。这意味着这个落水的孩子不可能再从容器口出来,所以上面同学们的回答都不正确,更衬托出司马光“砸瓮”行为的机智。在教师精准的追问下,学生的思维被拉回了文本,同时更加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
再如,《父亲、树林和鸟》的课后题中,有一道判断题:父亲曾经是个猎人,对或不对?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依据课本给我们的资料,暂时无法判断。有学生结合“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指出父亲不可能是猎人;有同学指出父亲如果不是猎人,为什么会对鸟的习性那么清楚?双方争论不休。其实,矛盾的关键在于“曾经”,通过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只知道现在的父亲不是个猎人,但曾经的父亲是否是猎人,我们并不知晓,需要查找更多的资料来证明。但争论至此,这道判断题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是让学生关注到父亲对鸟的习性是十分了解的。此时,教师就可以追问:“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呢?”引导学生知晓“我”为有这样一个知鸟、爱鸟的父亲感到自豪,从而又将问题引向了人物形象、文章主旨及思想情感等重要问题的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单有发散思维是不能够形成创新思维的,还必须有聚合思维与之相结合。在面对学生一时兴起,无止境的发散思维时,教师要通过精准追问,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使之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更好的答案。
创新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的碰撞。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小组合作探究式、辩论赛等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某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补充看待问题的角度。
例如,《狐假虎威》一文使许多学生把狐狸视作了狡猾奸诈的动物。从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退百兽的故事中,大多数同学得出了一些仗势欺人的人,虽然能够作威作福、欺压他人一段时间,但最终这样的人绝不会有好下场的道理。但这只狐狸果真只有恶吗?为此,可以有意地把班里的同学分为两方,在班里开展辩论赛,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看法。渐渐地,一边倒的声音中也冒出几个为狐狸辩护的声音。有学生认为这是狐狸在危难时刻的自保之举,他用自己的机智与冷静保护了自己,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辩论赛便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补充了从狐狸出发看待故事的角度。
课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与狐狸有关的文学作品,分析不同作品中狐狸的形象。例如,在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狐狸爸爸就成了有智慧的、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形象。这就打破了学生对狐狸形象的脸谱化认识。有了有效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的感悟就会变得更加灵活、深刻和多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要发挥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坚持正向评价,多肯定少否定。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能给予学生莫大的信心,所以教师要努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回答的闪光点,不吝言辞地给予肯定。例如:“不错,你的想象真丰富!”“不错,你可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眼。”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
其次,评价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回答进行针对性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努力的方向。例如,在面对“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这类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说到位,这时,教师可以用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如:“你真了不起,一口气说出了事情的经过、结果,再仔细找一找,把事情的起因说出来吧!”这样的评价,显示出教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回答,而不是笼统地泛泛而谈,使学生有了进一步思考的动力。
最后,语言评价与肢体评价相结合。笔者听一位教师执教《我变成了一棵树》时,教师是这样评价一位女孩的朗读的——“哦,听了你的朗读,教师仿佛看见许多小树枝从你的身上冒出来,瞧,这儿一根,这儿也有一根,你怎么了呀,英英?”教师一边给予学生关切的眼神,一边用手作树枝状假装从学生的肩上、手臂上冒出来。这样的评价生动而形象,向学生传递着教师的欣赏与期待,充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发展阶段,因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色彩、声音、画面等具有比较敏感的捕捉力。如今,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教学世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能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花钟》时,教师可以按时间顺序播放不同时间下,不同花开放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还可以出示其他花开放的图片与开放的时间,让学生仿照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写一写。这种视频、图画和文本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导图凭借关键词、线条、色彩、图像等来展示信息之间的联系,将“隐形”的思维过程变得直观、可视。例如,部编本六下的第二单元安排了《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篇幅较长的课文,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便可指导学生在课前先自主阅读,理清文章的脉络,对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初步思考,尝试绘制出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一起研读文本,交流讨论,在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的基础上细化导图分支,变换调整。每一次完善导图的过程,都是完善学生思维的过程。导图的一个个树枝型分支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总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中,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与学的环节中需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学案例,阐述了创新思维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努力,结合学情与时代变化,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