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艳
(合肥市肥西路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数学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何炳章先生提出:“所谓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所谓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如何让学生经历学习发生的过程,让“讲堂”变成“学堂”,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让一群懵懂的、一无所知的孩子实现自主学习、自觉学习、自我评价,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从“学生”转变为“先生”?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探索并积极实践。
何炳章先生说过,教育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各有目标、各有跑道、各有所得、各有发展。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各异,并不是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熟练掌握当天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够,在课堂上讨论、展示、交流等环节中,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不敢提出自己的疑惑,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至于课堂成了部分学生展示的平台。这部分学生不能够真正地参与课堂,导致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点,他们一下课就忘记了,而每节课都有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教师没有多余的课堂时间去逐一解决每一位学生出现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会越来越明显。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突破口——针对我们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录制专属于我们班学生的微课,以视频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知识,突破难点。
一开始我认真分析班上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并让一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先行动起来,尝试着担任班级的“小先生”,讲解平时的练习题和复习题中的一些易错题。我将选出来的“小先生”集中起来指导其进行集体备课,让他们准备好以后先讲给我听一遍,对他们讲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力争讲得通俗易懂。在这一过程中,我利用微课的便捷性,让他们尝试将自己所讲解的内容录制成微课,然后发给我审核,审核通过以后发到班级群,供其他学生学习。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以往在课堂上讲过而学生仍旧不会的题目,有的学生就放任不管,教师也没有办法进行单独辅导,这就导致学生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有的家长想要辅导,却不知如何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去讲解,有些家长甚至用初中、高中的知识去讲解,导致讲过以后学生还是不懂。这些问题因为“小先生”录制微课的出现迎刃而解:由于微课能反复播放,所以有些学生一遍没有听懂的时候,可以反复听,遇到什么地方没有听明白,还可以暂停,仔细想一想后再接着听,直到弄懂为止。
刚施行“小先生”制时,班上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率先加入了录制微课的队伍,在不断锻炼的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有了质的提升。这一制度实行一段时间以后,激起了班上其他学生极大的兴趣,大家都为了能够当一回“小先生”,亲自录制一节属于自己的微课而认真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也适当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多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我先让他们讲解简单的问题,能力得到提升后再让他们对稍复杂的题目进行讲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当“小先生”的机会。这一举措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小先生”制在课后习题讲解中所发挥的作用,让我想到把“小先生”制推广到新课教学中去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让学生先尝试着在家里进行预习,并把自己的预习情况记录下来。学生对于新课的理解,我会层层把关,同样要“备课”过关了才可以担任“小先生”。在新课的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小先生”,教师充当着学生的角色,但是教师却要把控整个课堂的节奏、知识点的学习进度等。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教学的重难点抛出来供大家交流和讨论;帮助“小先生”解决一些课堂临时出现的问题;对重要的概念、知识进行总结……这些都是教师在充当学生这个角色时所要做的事情。一开始,时常有突发状况,我会在无形中给予“小先生”们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小先生”在课堂上更加的自如,更加的自信。
在一次和学生的交流中,一位学生跟我说起他每天晚上都会读一篇数学小故事,或者爸爸妈妈给他讲一个小故事,他还主动地给我讲起了其中的一个数学小故事,故事生动,使人深受启发。我灵机一动,想到或许可以让“小先生”们讲一讲数学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数学历史故事中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数学家们的故事,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讲一讲数学故事,从有趣生动的故事中掌握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将每节课的前5分钟定为“小先生课堂”时间 。渐渐地,我们的“小先生课堂”内容更为丰富,时间更为固定,学生的锻炼范围更广,真正做到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当上“小先生”。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班级里建立了一个数学学习资料库,学生任何时候想要学习任何内容都能随时点开里面的微课进行学习。
最让我惊喜的是,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在弄清探讨的问题之后自行想办法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成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开动脑筋,都有属于自己的观点,都能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有了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和平台,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地从一名“学生”蜕变成“先生”。
何炳章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创造人才,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增强使命感的教育。”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并努力地想方设法去实现这个目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能提前了解上课的内容,做好准备工作,那学习肯定会事半功倍。所以在学生低年级的时候,我就会带领学生进行预习,教他们一些预习的基本方法;到中高年级,我开始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预习的有效方法,同时告诉他们不仅要预习知识,弄清新学知识点与之前所学知识有没有关联,还要预习学习方法或思想方法——本节课知识的探究是否可以借鉴以前用过的某种方式?本节课所用的探究方式或思想方法能为今后的哪一类知识学习提供帮助?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这一内容时,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联想到之前学习的长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借助若干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来推导,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能不能借助若干个单位体积的正方体来推导呢?这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兴趣,大家一起探究、验证,从而得到结论。这样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除了预习,我也很注重学生的复习总结。数学课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或多个知识点,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知识面,如果能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知识面串联起来,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之间的脉络,那么很多学习方法就能互相借鉴,很多知识也能互相迁移,学生学起数学来思路会更加清晰,知识掌握会更加容易。基于以上想法,我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学完以后,会让学生对这节课或这个单元进行一次知识的梳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的条理性的认识,又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一开始在梳理知识的时候,只会用文字叙述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罗列,形式很单一,而且整理的知识点都是碎片式的,没有体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随着课堂上交流次数的增多,学生逐渐在整理知识的时候加入自己的特色,有知识树、网络图,思维导图……形式越来越丰富;有的学生不仅整理知识点,还将探究这个知识点的方法整理出来,总结出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使整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更可喜的是,学生们整理知识点的时候学会了思考,联系了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其他知识,不仅复习了本课(本单元)的知识,也同时复习了与之联系的相关知识,从而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也开始尝试用微课的形式来整理知识点,他们会在学习小组内对知识点的整理情况进行反复推敲,确定微课稿。在此基础上着手进行微课课件的准备,最后精心录制微课。
在课堂上进行全班汇报交流时,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他们的汇报了解他们有没有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便于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而学生在一起交流,有助于他们之间在学习上取长补短,对知识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在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其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会学习、会创新,真正地越学越聪明、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带劲。
课后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不仅能够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还能够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收到最大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直以来,学生都是被动地“练习”,被动地成为“考生”,被动地接受“检验”,再被动地接受“分析、讲解”……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让每一次练习都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一次练习都能切实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让练习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依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我采用个性化错题本加个性化作业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将作业设计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从“考生”变成“考官”。
每一次做完作业,学生如有做错的题目,都会及时抄下来,再做一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人手一本错题本,用来记录自己的错题。时间一长,小小的错题本上记录了学生在学习各个知识点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形成错题集。学生会不定期拿出来复习,以防止似懂非懂,避免下次碰到依然做错。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了让学生互相学习,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他们分为一个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在一个单元或多个单元学习结束以后,制作一份“个性练习”,可以从自己的错题集里面找题目,也可以从平时学习中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中来找题。制作好的“个性练习”教师先查看,提出建议,然后学生再次进行修改,直到合格为止。随后将“个性练习”印好发到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手里,他们在小组内互做互改,互相指导,并形成分析报告。学习小组内学生对彼此的学习情况都比较了解,这有助于课后互助,也使“个性练习”的针对性更强,范围更集中。如此循环往复,小组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发清晰,“个性练习”越发有针对性,效果越发明显。
除了在小组内进行“个性练习”的研制,我还将作业设计扩大到全班范围,在组内研制的基础上,每个单元由一个学习小组负责,研制针对全班同学的“个性练习”,先小组内命题、审核,然后再交由全班来进行审核,最后确定一份针对性强、操作性好、有共性问题的“个性练习”作为全班的复习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复习了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又锻炼了审题、出题的能力。互做、互改的过程,是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吸取经验和教训的过程。
学生们自从开始积累错题,制作“个性练习”、互改练习、分析练习以后,能够从自己和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再做题时,细心了很多,避免了很多错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阵地交还给学生,把练习题的命制权交还给学生,把展示的平台交还给学生,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学生由“配角”变成了“主角”,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一次次的探究、思考、合作、展示、交流、互助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