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胃肠道息肉属消化内科常见病症的一种,是因胃肠道局部黏膜有增生发生,乳头状样的病变组织形成,患病初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伴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消化道极易有腹痛、出血等表现,影响患者机体健康、生活质量,又因该症存在癌变风险,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既往临床常以内镜下电切术对该症实施治疗,其治疗隆起型、带蒂型息肉效果较为显著,但其难以控制切除扁平型的深度,容易导致切除不彻底,同时也容易引发各类并发症,疗效理想度较低。近几年,EMR在胃肠道息肉治疗中的应用逐步广泛,该术式集中了黏膜下注射、电凝切除,疗效显著。为明确EMR 治疗的实际价值,本文选取本院134 例胃肠道息肉患者展开对比研究,分析EMR 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在本院急诊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3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 例。对照组男35 例,女32 例;年龄23~64 岁,平均年龄(46.30±7.77)岁;类型:24 例带蒂型,26 例隆起型,17 例扁平型;是否多发:35 例单发,32 例多发;息肉位置:37 例结肠,30 例胃部。观察组男36 例,女31 例;年龄24~65 岁,平均年龄(46.34±7.45)岁;类型:26 例带蒂型,27 例隆起型,14 例扁平型;是否多发:38 例单发,29 例多发;息肉位置:40 例结肠,27 例胃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胃肠道息肉相关诊断标准并经检查后确诊;对本次治疗手段可耐受;无精神疾病;患者均认真阅读了本次研究相关资料,同意加入。
1.3 排除标准 心、肝、肾功能存在严重损伤者;存在既往治疗史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有出血倾向者;难以遵医嘱积极治疗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内镜下电刀切除术治疗,借助内镜探查息肉具体位置,在与息肉相距2 mm 处以电刀直接将息肉切除,最大程度向黏膜下层切,尽量对肌层结构实施保护,完成切除后,开始常规止血。
观察组给予EMR 治疗,借助内镜查看息肉具体位置,混合靛胭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在息肉基底部注射,后深入套圈器,套住病灶,切除范围为黏膜、下方组织,达固有肌层后止,需对固有肌层实施保护,将套圈器收紧,开始切除,息肉若直径>2 cm 或为扁平型,可借助套圈器分开多次切除,完成切除后,借助内镜观察创面,确定全部切除,创面良好后,以凝血酶对创面实施冲洗,将切除组织送检。术后2 d 需卧床,食物选择半流质,同时给予奥美拉唑。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成功切除率、复发率。术后随访1 年,记录两组复发情况。以内镜检查术后3 个月时病灶位置覆盖新生肉芽组织、黏膜上皮或形成瘢痕,即为切除成功[2]。②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包括IL-1β、IL-8、IL-6,取手术前后患者空腹3 ml 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上述指标实施测定。③记录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痛、腹胀、便血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成功切除率、复发率 观察组患者的成功切除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5.1%,复发率4.5%低于对照组的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成功切除率及复发率比较 [n(%)]
2.2 炎症因子水平 观察组患者的IL-1β、IL-8、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胃肠道息肉早期症状较为隐匿,伴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此时病症多为中晚期,给后续临床治疗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难度,对患者预后十分不利。胃肠道息肉常用内镜常规检查检出,近几年伴随着内镜技术的持续发展,显著提升了内镜利用率,大幅提升了胃肠道息肉的检出几率。可见,内镜技术的积极探索对临床疾病的前瞻性检查意义十分重大。
胃肠道息肉患者可发生糜烂症、继发出血,部分甚至有恶变风险,特别是广基息肉、扁平息肉,恶变的风险尤其高,所以,临床建议尽早将病变组织切除,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结局,对患者转归十分有利。既往临床常以内镜微创手术对该症实施治疗,其优势在于学习曲线较短、简便易行。但临床实践显示,该术式缺少触觉辅助,因而难以精准掌握切除病灶的深度,将其用于治疗隆起型、带蒂型息肉时,在深度上,病灶组织界限较为明显,因而,相对容易掌握切除的深度;而将其用于扁平型息肉的治疗时,因内镜下难以区分组织深度的界限,切除深度掌握上较难,切除若过浅,可能难以将病灶组织彻底切除,远期复发的风险增加,而若切除过深,则会引发消化道穿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3]。
所以,探寻对症治疗新型手段,对上述缺陷加以弥补,可使消化道息肉治愈几率显著提升,手术疗效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提升,其现实意义十分关键。近几年,临床研究者持续优化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机制,诸多治疗新式方法获临床验证,其中EMR 在该症治疗上效果较为突出。
EMR 属内镜下治疗的一种新型手段,其经在息肉基底部注射靛胭脂、靛胭脂混合液,促使息肉隆起,有利于分离息肉组织对应的消化道黏膜层、肌层,术中借助套取器,可彻底切除病灶组织,其优势在于效果确切、易操作、安全性较高等。相较于电刀传统的切除术,EMR 可清晰观察胃肠道息肉病灶的界限,特别是扁平型息肉,切除病变的效果得到保障,对病变黏膜组织彻底清除十分有利,同时不会对黏膜肌层造成损伤,术后患者恢复加快。在内镜下完成手术会损伤消化道的黏膜,黏膜组织内部的炎症反应激活,炎性因子得到表达、分泌,并入至血液循环,因此,经对术后IL-1β、IL-8、IL-6 水平实施测定,可反映炎症反应实际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成功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L-1β、IL-8、IL-6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与电刀切除术相比,EMR 治疗取得了更为显著的疗效,可使炎症反应减轻。根据王红霞[4]研究结果显示,其文中选取胃肠道息肉患者84 例展开对比研究,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电刀切除术、EMR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成功切除率(100.0%)高于对照组(85.71%),复发率(4.76%)低于对照组(19.05%),与本文数据基本一致,证实了本文的可靠性。
本文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电刀切除术相比,EMR 的安全性较高。根据袁琰[5]研究中选取1 年间胃肠道息肉患者76 例展开对比研究,以双模拟为依据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8 例,常规组、研究组分别给予电切除术、EMR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3.68%)(P<0.05),与本文研究数据基本一致。而在王红霞[4]研究中也曾指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P<0.05),与本文数据基本相符,再次证实了本文的真实性,也验证了本次研究的主题,证实了胃肠道息肉治疗时选择EMR 的疗效确切,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以EMR 对胃肠道息肉展开治疗,获得了显著的疗效,不仅创伤小,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提升成功切除率,降低复发风险,减轻炎症反应,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