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萍萍
摘要:4~5岁是幼儿身体素质提升和运动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幼儿身体发育的起步阶段,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生理情况及所处的活动环境,指导幼儿掌握跑跳等基础运动技巧,使幼儿在科学运动中健康成长。本文以当前幼儿体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从4~5岁幼儿跑跳动作的具体特征入手,分别从跑和跳两个方面提出4~5岁幼儿体育能力培养策略,目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提升4~5岁幼儿跑跳动作规范性,切实提升幼儿运动能力,为幼儿科学运动、健康生活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 体育课程 能力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并且运动动作协调灵活”的健康指导目标。4~5岁幼儿是幼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培养幼儿体育能力,针对4~5岁幼儿的生理特征,制定出一套契合幼儿生理状况的、科学完善的运动能力培养体系。跑跳是幼儿运动基本动作之一,4~5岁也正是幼儿掌握规范性跑跳动作的黄金时期。因此,幼儿体育教师应科学分析4~5岁幼儿跑跳动作特征,一方面关注幼儿跑跳动作完成度,另一方面关注幼儿运动技能掌握度,从这两方面入手对幼儿运动开展正确指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此,下文将从4~5岁幼儿跑跳动作的具体特征入手,分别从跑和跳两个方面提出4~5岁幼儿体育能力培养策略。
一、4~5岁幼儿跑跳动作特征
跑是人体利用腿部肌肉与地面产生作用力,以推动人体向前的一种运动,属于人类基本动作之一,与爬、走、跳等都属于幼儿基本动作,幼儿阶段的体育活动也基本圍绕以上动作展开。4~5岁幼儿跑动作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了直线跑和往返跑以外,还有变速跑、持物跑、障碍跑等。4~5岁幼儿跑的动作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首先,小腿肌肉发力水平有限,部分幼儿通过早期训练能够掌握全脚掌着地技巧,但部分幼儿仍难以掌握小腿肌肉发力及全脚掌着地技巧;其次,身体平衡性有待提升,4~5岁幼儿呈现出脚尖朝外跑的特征,导致身体缺乏基本平衡,在撞到其他物体时难以保证自身平衡,容易摔倒;最后,肢体灵敏性匮乏,幼儿由于肌肉骨骼正处于初期发育阶段,因此在跑着转弯过程中相对缺乏灵敏度,有时体现在转弯速度慢、方向控制不好上,有时体现在容易失去平衡摔倒上。
跳是人体借助自身力量或其他辅助器械腾空到一定高度的过程,同样也是幼儿基本动作之一。4~5岁的幼儿跳的动作类型也较为多样,除了双脚向上跳和立定跳远以外,还有双脚开合跳、双脚连续跳、高处向下跳等,但无论哪种类型,都离不开起跳、腾空和落地这些动作过程。4~5岁幼儿跳的动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首先,起跳时已经能够借助蹲伸和手臂摆动的力量推动身体向前,全脚掌蹬地起跳的动作意识较强,但也偶有身体摇晃、重心不稳的现象;其次,腾空时脚掌基本能够离开地面,但是部分幼儿难以在腾空过程中放松身体,在腾空高度方面,大部分4~5岁幼儿能够完成教师指定的高度;最后,在落地环节不少幼儿呈现出腿部直线落地的姿态,难以适时弯曲腿部以保持身体平衡,需要向前移动一两步才能够保持稳定。除此以外,在连续跳环节,4~5岁幼儿处于节奏连续跳发展阶段,大多数幼儿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节奏连续跳,向前跳的距离也基本能够达到5米左右。
二、4~5岁幼儿跑跳能力培养策略
上文从实践教学角度分析了4~5岁幼儿跑跳动作的典型特征,下文将分别从跑和跳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4~5岁幼儿跑跳能力培养策略。
(一)4~5岁幼儿跑的能力培养策略
首先,针对上文提到的幼儿在跑过程中平衡性不佳的问题,开展平衡能力培养工作。4~5岁幼儿跑的过程中经常会呈现出外八字的问题,导致重心不稳并进一步失去平衡,轻则体现为左右摇晃、不跑直线,重则导致幼儿摔倒。平衡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为4~5岁幼儿安排直线跑练习和有保护的走单杠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着重提醒幼儿注意脚尖朝前,培养端正的脚尖姿势;另一方面,通过游戏的形式提升幼儿平衡能力,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让幼儿面对面站立,在不触碰到对方其他身体部位的前提下用双手互推,让幼儿在安全游戏过程中逐步找到维持自身身体平衡的小技巧。
其次,针对幼儿跑步过程中常见的同手同脚等问题,开展幼儿协调能力培养工作。同手同脚、前倾过度、左右甩头等问题主要由于幼儿肢体不够协调,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协调性针对训练。协调性针对训练相对难度较大,需要教师通过日常训练和专项训练两种方式共同实现:日常训练要求教师反复多次强调左右方向的正确性,指令语与肢体动作相结合,让幼儿在日常学习中形成对左右的基础认识;专项训练要求教师在指令语指示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手触指导,让幼儿感受身体协调的肌肉控制力度,逐步掌握协调的跑步动作。
最后,针对拖地跑、全脚掌着地跑等常见问题,开展适应于幼儿生理特征的力量训练。适当的力量训练从长期看也有助于提升4~5岁幼儿身体素质。4~5岁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相对较为薄弱,应当通过针对性活动循序渐进地增强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室内垫脚走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幼儿小腿肌肉,并让幼儿养成前脚掌着地的良好跑步习惯。除此以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踩自行车等活动能够发展幼儿伸腿和蹬腿能力,逐步增强幼儿大肌肉力量,提升幼儿跑步能力。
(二)4~5岁幼儿跳的能力培养策略
首先,在起跳环节,将蹲伸、摆臂、蹬地三个环节协调起来,指导4~5岁幼儿在一定肌肉力量的支持下完成起跳任务。当前幼儿在起跳时往往专注于眼前起跳目标,忽视了摆臂动作和蹲伸动作。教师可以利用小动物开展动作模拟教学,指导幼儿学习小青蛙等动物起跳时四肢的变化,通过模拟青蛙跳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让幼儿掌握起跳辅助动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循序渐进地练习让幼儿形成起跳运动记忆,进一步指导幼儿将重心调整至前脚掌、通过小腿肌肉发力等,保障幼儿起跳动作标准,提升幼儿起跳前的爆发力。
其次,在腾空环节,注重锻炼幼儿核心肌肉控制力量,进而提升幼儿的腾空高度。当前幼儿在跳的过程中往往难以达到一定高度,主要是由于幼儿难以有意识地缩紧身体肌肉,同时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有所欠缺。建议教师在实践中采取游戏化的培养策略,带领幼儿通过顶气球、碰高高等小游戏用头部顶到更高处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持续提升4~5岁幼儿的肌肉控制水平,提升幼儿腿部肌肉力量,更好地完成腾空环节的任务。
最后,在落地环节,教师需着重强调幼儿腿部弯曲以实现身体的缓冲,保持落地后身体平衡。这一环节主要与幼儿的膝盖关节发育水平有关,教师应当在日常训练中带领幼儿进行膝盖弯曲与伸直的训练,在保护幼儿膝盖关节健康的前提下提升其膝盖的灵活性。
三、小结
总而言之,培养4~5岁幼儿的跑跳能力是提升幼儿运动技能、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环节,应结合4~5岁幼儿跑跳动作的特征,从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力量水平等方面培养幼儿跑的能力,从起跳、腾空、落地三个环节入手提升幼儿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宁科,史兵,胡碧升.幼儿体育的本源基础与发展思路探微[J].青少年体育,2020(8):136138.
[2]向水针.提升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8):8586,89.
[3]沈嘉熹.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设计和组织[J].品位经典,2020(8):103104.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