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敏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而教师在磨课过程中不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才能给学生更好的教学质量。文章以“数据表的美化”一课环节中的自我磨课为例,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详述与反思。
关键词:自我磨课;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意义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简洁地表述即是了解、学习、使用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意义便是为日后学习生活中计算机的使用打好基础,拓展后的教学意义是培养起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以本节课程为例,教学目标为掌握设置單元格格式的方法,进行行高、列宽的调整。教学意义为:利用调整国庆表演统计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根据需要合理美化图表,提高排版能力和审美意识。难点便是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电子办公软件的使用兴趣和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排版能力和整体的审美意识。文章从“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两个较为重要的部分展示自我磨课所取得的突破与改进。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学教学不同于其他时段的教学,教学对象对新知识,尤其是应用型新知识的主观接受度是较低的,因此以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对学习的欲望。本节课程的“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经历了四次修改和自我磨课,具体修改内容如表1所示。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的第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立即从课后的时间转变到上课的时间,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表1中第一次到第二次的情景导入便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学生对枯燥的教学内容接受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刚刚进入课堂的前几分钟,单纯依靠数据表的差别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实际情景来联系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的第二个关键点是在合适的时间抛出问题。激趣导入的目的便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到学习内容上,如果抛出问题的时间过早,学生对于该问题的记忆便较差;如果一味地进行情景导入,迟迟不提出问题,学生注意力便慢慢分散了。因此,作者从第一次的没有提出合适的教学问题,到第二次的引出课题再给问题,到最后的不突兀地把问题和情景衔接上,再合理地引出教学课题的修改,目的便是在合适的教学时间引出教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注意力和兴趣都较高的时候,明确知道本次教学中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一般会通过给予学生奖励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者在本节课程设计时,也考虑过利用小奖品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第二次修改的完成本堂课程教学内容便发放小奖品,到第三次修改的长效奖励机制获得奖励,到最后取消了奖励的发放。原因在于虽然奖励能够短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一方面加重了教师对学生的日常教学开支,另一方面学生在对于完成任务便获得奖励这个应激反应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奖励的成本会随之增大,一直保持长效激励机制,不仅是对家长、教师的日常开支的加重,同时也会对学生造成被动型奖励学习,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日后的独立生活、学习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时以荣誉表扬为主的精神鼓励代替了实际奖品的发放。
三、结语
自我磨课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关键的备课环节,做好自我磨课等同于自己给自己上好了预备课,反复研磨好每一节课程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才能够更长效的影响。
教学设计仅仅是自我磨课中一个部分的内容,教师在日常自我磨课中,需要根据教学设计统筹安排好自身的教学工作,包括语言表达得是否准确清晰,课件是否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课后作业布置得是否具有有效性等等。保证在教学工作进行时,教师对教学内容熟稔于心,能够完整地表达出教学内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到教师的教学内容。
做一名教师不难,做好一名教师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和辛苦是难以想象的。自我磨课作为一名教师必备的职业修养,需要教师秉承“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执教信念,不断地在自我磨课过程中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才能有更高的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 管理信息系统,2001(02):5-7.
[2]付春平. 常态工作下教师的自我“磨课”[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03):24.
[3]王福成. 小学信息技术情景教学初探[J]. 中华少年,2017(2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