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粹
摘要: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生成性教学作为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智慧,利用生成性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初中体育生成性教学策略展开探究,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生成性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斷推进,生成性教学理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生成性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挖掘学生潜力,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为体育课堂注入更多活力。
1 构建开放性课堂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在这其中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体育课程主要以户外教学形式为主。相对于其他传统科目来说,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体育自身的特点也让其更加适合于去构建开放性课堂。体育老师要通过构建开放的体育课堂来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随着课堂开放程度的提升,课堂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比如在弯道跑技术的教学当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由老师演示,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练习。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动作,掌握要领,这就导致原本应该活跃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兴趣不足。虽然学生在课堂当中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训练任务,但是其主动性并没有被激发出来,只是被动地遵循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任务。为了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发挥出体育教学的魅力,老师应该将主动权放在学生手中,解放学生天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借由自主探究来完成生成,在生成当中产生新的探究,完成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弯道跑这一内容有着一定的枯燥性,同时难度也比较高,但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弯道跑的技术核心在于身体要向弯道内部稍稍倾斜,靠近弯道内侧的手臂摆动幅度要小于弯道外侧的手臂摆动,脚朝身体的后下方用力。
在明确了教学重点之后,老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利用竞争游戏完成课程导入,从而不知不觉地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进入正式的课程学习。
借由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并且也借由课堂引入环节,帮助老师了解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对于技巧的掌握程度,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决定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比赛方式来更好地契合初中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在竞争下形成团队意识,为了集体荣誉而努力奋斗。在生成课堂中,老师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对动作进行拆解,而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弯道跑训练,在训练当中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动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这样学生所获得的体会才会更加深刻,所获得的经验也会更为直接。学生在游戏当中体会到弯道跑的姿势要点,借由交流讨论来互相交换彼此的发现点,并且带着这一观点再一次进行练习体会,还可以让其他同学来观察自己弯道跑的过程,对自己提出动作技术指导,整个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学生也能够在探索中逐渐找到窍门,掌握相应技巧。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深学生的印象,用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来进行诱导式启发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2 促进教学生成
学生在探索当中收获新的学习资源,而这一资源又能够进一步辅助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素质和技术掌握方面都有所提高,由此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是课堂氛围,都取决于课堂的开放程度,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掌握事物规律,协调动作要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老师应该解放学生,让学生以自由状态来完成学习。在课堂中开放性的提问,更能够促进课堂生成,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质疑,有更多交流的空间。而老师在其中只需要帮助学生整合生成资源。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决定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程度,学生只有主导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会在课堂当中自由地进行交流,保持课堂的活跃性,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一起完成探讨和学习,无论学生表达出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老师首先都要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带领学生去验证结论,以此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感。
3 提升体育老师的生成意识和能力
体育课程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其更加适合于去构建开放性的课堂,用生成性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并且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体育课程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因此体育老师自身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提升生成意识和能力。
首先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念,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不论是课堂设计还是教学活动目标的设定等等,都要以学生为核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做到个性化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生成是一瞬间的事情,所以这也就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发现能力和捕捉能力,体育课堂大多数都是在户外进行,所以也会有更多的突发事件,而学生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个体,在体育课程当中常常会出现让老师意料不到的行为和言语,体育老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基本学情来对教学完成预设,但是课堂的走向不会完全按照预设发展,老师如果固执地依照自己的预设来生硬地完成教学,那么将会剥夺体育课堂的灵活性,让课堂氛围生硬枯燥,因此老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验在探究当中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是教学的核心,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明确教学重点,抓住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生成资源的过程。老师要善于捕捉在课堂当中稍纵即逝的资源,找准教学切入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教学渠道。每一节课中,会因为学生的不可控因素而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这也要求老师要具备更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以确保教学不偏离大方向,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老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具备全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对其进行最佳处理,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
4 做好弹性预设
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设计。生成教学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教学预设,而是要以教学预设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生成,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老师也不必过于死板地按照既定流程来开展教学活动,要坚持弹性预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充分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留有充足的缓冲空间。
特别是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老师切忌将整堂课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而是要留有一定的学习空间和自由,让学生有更多学习自主权,如果在课堂当中有过多预设,则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节奏。
老师常常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盲目压缩学生的互动时间,将课堂变为老师一人的展示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过于被动。
给予充分的弹性空间,可以加强生生和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性,老师能够借由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反馈,来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从而提高教学与学生之间的适配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针,在预设中,老师要避免受到目标的影响完全僵化教学过程,为了教学而教学,将师生互动沦为形式,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按照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其本质上是为教学指明大致方向。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起引导作用,生成性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开放性、多元性,所以教学目标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水平以及身体发展状况来随时调整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实质性提升。在保持教学方向的情况下,又能够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随着教育与教学的不断发展,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出教材的作用,整合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老师要有良好的控场能力,能够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进行转化,在教材当中完成生成。
5 完成课堂生成
体育和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以户外教学为主,着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因此体育老师要培养学生锻炼的热情,结合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项目,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其应用水平。初中生本身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学习的动力大多源于对该课程的兴趣。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身体发育不够完全。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出發,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之情,通过体育教学的生成,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体育的种子,为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老师要抓住初中这一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特点来采取不同的运动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训练内容的接受程度,更好地锻炼其身体素质。老师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用本土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生成性资源,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堂中实现生成,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体育老师也要重视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老师自身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素养也会影响学生。体育锻炼需要长期坚持,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运动技巧,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多变的环境也为生成制造了更多机会,不断完成创新,确保学生在生成和学习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内容,获取新知识。
6 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
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为生成资源加以利用,以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身为课堂的主人,其自身的体会和感受可以充分反映教学效果,但是在传统的体育项目评价中,常常是以老师为主体,单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能方面来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在评价当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自己评价的权利。
因此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将学生也纳入评价体系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并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更能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从而主动去完成自我建构。老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评价至关重要,只有将教和学结合起来,通过双重评价才能够客观全面地对体育锻炼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老师的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总结评价和形成评价、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定性评价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价,比如当学生有进步时,老师给予的鼓励和表扬,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是对学生学习做出的一种质的总结,所以这种评价更多的是对目标的完成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定量评价则更加精确,但是体育教学不能完全采用定量评价,只有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形成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总结评价就是对其学习结果的评价,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及结果综合评价,为老师教学资源的调整提供依据。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就是对学生和目标之间的差异进行评价,同时也能够对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出评价,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弥补学习漏洞,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7 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够捕捉到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生成资源,完成生成性教学。老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体育课堂,提升自身的生成意识和能力,注重弹性预设,在教学当中捕捉和利用生成资源,落实生成教学,采用生成性的教学评价来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阳阳.促进“生成”,绽放异彩——初中体育生成性教学的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19(03):37.
[2]刘苗苗. 初中体育生成性教学的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