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文知识引入舞蹈课堂的教学思考
——以“一带一路”创造性舞蹈课为例

2022-02-11 19:19
戏剧之家 2022年35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创造性肢体

张 怡

(太原学院 音乐系,山西 太原 237016)

创造性舞蹈课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别于传统舞蹈教学的新型舞蹈课。近年来,创造性舞蹈课在我国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被各级学校和学生所接受,并逐渐受到多方面重视。

在创造性舞蹈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肢体表现其想法和情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创造性舞蹈课的引导方式有很多种,在国内现阶段教学中,以道具、绘画、故事等从西方引进的方式居多。本文以“一带一路”创造性舞蹈课中的哈萨克斯坦民族舞蹈“黑走马”为例,详细记录了笔者从课程设计理念到教学实践,再经过课堂反馈后不断对教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并总结了其中获得的在小学舞蹈课堂中应如何实现教学多元化的经验与反思。

一、人文知识开启创意想象的大门,启发创造性思考

在以往的儿童舞蹈教学中,人文知识部分总是被老师匆匆带过或者直接忽略,使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学生都认为“舞蹈是没有文化的”,只是单纯的技能性动作。实际上并非如此,没有人文背景的舞蹈就不能称之为舞蹈,只能叫做动作。可以说人文与舞蹈相生相伴,它将舞蹈与动作区别开来,是舞蹈的精神内核。

在设计课程初期,我们的教研团队就将人文知识的传授与舞蹈动作的传授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旨在通过儿童创造性舞蹈教学来填补一直以来儿童舞蹈教学中缺乏人文知识内涵,使舞蹈课程能够变得更加全面科学。课程教授对象是八里庄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他们大多没有舞蹈基础。我们根据这些学生的年龄、舞蹈经验以及男女生比例情况,为学生们选定了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创造性舞蹈课程来进行教学。

“一带一路”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力。我们借助“一带一路”的行走路线,选取其中三地(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我国新疆哈密地区),通过对这三处地理位置的讲解引导学生进入舞蹈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我们又选取了地貌特征、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艺术表现等四方面作为引导学生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用影视剧中学生喜欢的“穿越”元素使其置身其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由此开启学生们想象空间的大门。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完成信息的筛选与分类工作,对符合实际的相关信息给予肯定并清晰地讲解当地实际情况;将看似天马行空但与实际有关联的信息进行梳理并指出关联部分,再次进行横向知识扩展;将完全不着边际的信息适当弱化,不褒奖也不批评。这些信息的筛选与分类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在备课过程中进行大量横向知识的收集与整理,以便高效地完成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知识面扩展的教学目的。

二、从语言表达到肢体表达的转换

心理学研究发现语言与动作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动作共振除了在观察他人动作时被广泛描述,同时也会发生于与动作有关的语言材料刺激下,即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会产生诱发语句中所描述的动作的心理模式。”根据以往在中小学授课的经验,我们可以间接证实这一理论。通过教学我们发现,对于没有舞蹈经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胜过肢体表达能力,但通过教师有意对其进行语言引导后,他们的肢体表达能力会有所提升,比如通过讲故事,让学生在脑海里出现简单的故事情境,之后再来完成动作,此时的肢体表达效果较之前就会略有提升,然后再将教师的语言引导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让学生通过自身表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此时他们的肢体动作质感已经非常好了。所以在教案的编写和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肢体来描绘语言,实现让学生掌握肢体表达的教学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暖身和小结环节外(这两部分分别是第一和第四环节,因为暖身为上一节课的复习与热身活动,小结为本节课课堂表现的总结与评价,由于这两部分在课堂中有较大灵活性,也不是教学重点,所以在此不进行重点描述),教师将语言表达部分和肢体表达部分作为课堂教学重点。

语言表达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都能积极且大胆地回答,他们不仅反应迅速,而且与老师互动时也十分活跃。例如,在本课程的一段教学内容中,教师先通过播放没有解说的视频让学生猜想地点。几乎全部的学生都认为视频中展示的是内蒙古地区,原因是他们看到了马和草原。此时教师并没有急于揭开谜底,而是继续顺着学生,让他们坐上“快速穿梭机”来到视频中,再让学生用几个词来形容这片草原,教师这时接收到的答案几乎是可以预想到的,“一望无际、宽广辽阔、牛羊成群、策马奔腾……”之后,教师要进行第一次舞蹈元素的引入——“呼吸”,这不是本阶段教学的重点,但它是舞蹈中的重要元素,对于日后的舞蹈学习有很大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跟着想象在草原上自由呼吸,并提示学生不断在脑海中重复他们刚刚用来形容草原的词,进而感受呼吸的变化。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两点,一是呼吸是有变化的,可长可短,不同的呼吸方法会带给身体不同的感受;二是舞蹈动作中最关键的点在于动作中是否有呼吸。这一环节不需要太多时间,让学生有所感受即可。接下来谜底即将揭开,课堂也要进入第一个小高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急于知道这两个不同的民族为何看起来如此相似。教师通过图片来讲解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位置、政治状况、与我国的外交关系、生活习惯、民族舞蹈与音乐文化等,学生在这一环节完成了地理、政治、民俗的横向知识扩展学习。

在肢体表达这一部分,由于学生没有舞蹈经验,对于肢体动作也很陌生,所以该环节教学就略显困难。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教学进度略有推迟,但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逐渐提升了对于舞蹈的热情和对肢体表达的自信。在其中一段教学内容中,教师通过哈萨克斯坦民族舞蹈中的重要形象“马”,引出本阶段课程中最重要的舞蹈动作元素“快”与“慢”,即拉班理论中时间元素的重要构成“速度”中的“sudden”和“sustain”,从而作为肢体表达的重要引导元素。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先语言后肢体的顺序原则来引导学生,与语言表达部分的引导不同,这一部分的引导将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渐减少,改为肢体对语言的复述,使学生从适应肢体表达逐渐转变为用肢体表达。例如,学生通过动作探索环节完成了对快和慢两种动作质感的描述(这一环节为语言表达),在接下来的舞蹈游戏中,教师很少再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几乎全部是用肢体来完成自己设定或教师指定的动作。

三、透过人文知识课堂作品进行呈现

本文中的课堂作品指在创造性舞蹈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共同编创完成的舞蹈短句,它既是对教学环节的检验,更是学生辛苦学习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舞蹈表演来说,最怕的就是有其形而缺其神,儿童舞蹈表演在这一问题上尤其严重。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学生缺乏对舞蹈背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袁禾老师曾写道:“一直以来,舞蹈思维被框定在‘形象思维’的界域内,却不知舞蹈从构思到作品形成,不但不可能离开‘抽象’,而且‘抽象’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抽象’是抽取了物质的本质属性,以事物为基础进行的提炼概括,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舞蹈除了我们看到的动作、服装、道具外,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精神所在,这个精神就是抽象的。我们无法直接通过动作准确传递给他人,必须依靠情与动作的配合才能表现出舞蹈作品的精神风貌。这个“情”如何能被表达出来,就需要通过对这个民族或地区的人文知识的学习来实现。

八里庄中心小学的舞蹈结业课作品表演,虽然在动作规范与美感上稍有逊色,但孩子们表演起来神韵十足,充满自信。“一带一路”创造性舞蹈课——哈萨克斯坦民族舞蹈“黑走马”学习到此画上了句号,孩子们的自信和神韵来自他们对哈萨克斯坦文化背景的了解,并非深厚的舞蹈功底,由此可见将人文知识引入舞蹈课堂的重要性。它不仅有助于舞蹈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还从多个角度实现对学生知识的横向扩展,使舞蹈教学向“通过舞蹈的教育”这一目标又前进一步。

四、小结

通过三周的教学,学生完成了对哈萨克斯坦民族舞蹈“黑走马”的内容学习。

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梳理总结教案,并观察记录了学生上课时的接受程度和反应,归纳出以下几点方法,供日后教学使用:其一,在创造性舞蹈课堂上可以完成人文知识学习,并且教学效果良好。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跨学科知识,并融入舞蹈教学中,实现舞蹈教学的多元化。此课例的实施证明了舞蹈多元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其二,上好一堂知识元素丰富的舞蹈课,必须要把握好课堂节奏,课堂中不仅要有知识铺垫,还要留有悬念,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比如课堂上的问答环节,一问一答是固有模式,在使用这样一种已经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就需要特别注意怎样引导学生回答。就像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那样,教师与学生虽然经过了几轮问答,但教师一直没有回答最核心的问题——“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地方?”而是顺着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去进行“呼吸”练习,在练习结束后才公布视频中的地点;其三,对于舞蹈元素的引入要有轻重之分,所谓“轻重”是指在重点突出的同时,也要引入非重点教学内容,不能将之完全忽略,要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在这一教学内容中的“呼吸”练习,显然不是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和重点,但呼吸的运用又是能不能掌握好舞蹈技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不影响教学重点推进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非重点教学内容的舞蹈元素,有利于日后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

值得反思地方的有三处:其一,对该年龄段学生所能接受的难易程度估计不足,使得在教学后期拖延了进度。在教学中,由于对学生的协调性估计太过乐观,所以导致在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编创部分的内容后,在下一步复杂动作教学时,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不能较高质量地完成作品。由于课时数有限,后期调整起来难度又非常大,所以笔者认为,在教授初次接触舞蹈的学生且课时数极少的情况下,教师应准备两套教案,一套按照估算情况准备,另一套则在其基础上降低难度,以保证教学效果并按时按点地完成教学任务;其二,对于男生比例高的班级,应当更加严肃纪律,在课程开始前立好规矩并建立奖惩制度,以保证课堂的良好秩序。在此次教学中,笔者所带班级的男生数超过了班级人数的一半,这是在以往教学中比较少见的。但随着舞蹈课程在中小学的发展,男生参与舞蹈课的情况也会越来越普遍,所以我们有必要为此进行一些思考。就目前而言,笔者只有通过严肃纪律、奖惩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所思所想还比较浅薄,希望能与老师们进行更多交流;其三,在课堂练习环节中应加入更多类型丰富的音乐,从而缓解学生在反复练习时所产生的厌倦感,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此次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练习动作的效率不高且十分容易疲倦。经过分析,教研组认为用种类丰富的音乐来配合学生的动作,能够提高学生完成动作的兴趣,从而提升练习动作效率。所以在后期教学中,我们在组织练习时不只使用了规定好的表演曲目,还加入了更多种类和节奏型的音乐,课堂效果颇佳。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创造性肢体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肢体写作漫谈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