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慧,刘清明
(长春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关于音乐的教育功能的理论研究,有以下代表成果:侯乐萌的《论音乐的社会功能》一文将音乐的社会功能大致概括为认识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社会与组织功能、教育功能等多种功能。吕云路在《音乐的社会功能》一文中,将音乐的教育功能作为第一个板块进行论述,他认为音乐的教育功能与音乐所具有的情感特性分不开。
距今最近的一篇有关音乐的教育功能的代表性理论文献是李天桐于2020 年发表的《音乐的教育功能》,文章指出,在不同时期,音乐的教育功能不同。音乐的教育功能如何发挥是一个热门话题,音乐的教育功能是指音乐对人有政治思想和道德伦理方面的教化作用,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音乐是极具教育功能的一种艺术形式。黄硕撰写的《试论音乐的功能及其在现今社会中的经济效用》一文论述了音乐的审美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的内容及作用。在音乐的教育功能板块,作者认为音乐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德育、智育和体育三个方面,并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夏凡撰写的《社会音乐教育的功能与定位研究》一文指出,音乐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欣赏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音乐的教育功能是音乐的社会功能中最主要的功能。
有关学堂乐歌的理论研究,有以下代表成果:陈燕婷撰写的《学堂乐歌研究综述》一文表明,学堂乐歌是中国新音乐的源头,此文对学堂乐歌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周莹在《学堂乐歌研究》中指出,学堂乐歌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翟梦秋在《学堂乐歌历史意义与相关的音乐审美教育思考》中提出,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成果,作者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学堂乐歌在早期、晚期的表现形式及内容,探究了学堂乐歌的审美价值。黄艺林在其发表的《浅谈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一文中指出,学堂乐歌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促进了我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齐柏平撰写的《“学堂乐歌”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一文认为,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和转折点,对于教育领域的知识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堂乐歌影响之广体现在音乐语言、素质教育等方面,作用之大体现在开启民智、改变思想、培养人格等方面。
学堂乐歌是20 世纪初在中国出现的一种音乐文化。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国大众的一致呼声,一些爱国主义人士从日本或者欧洲留学归来,在国内的新式学校开设乐歌课,教唱一些歌曲,这些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其中,大量的乐歌都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深刻体现了当时环境下的音乐教育形势。
刘再生先生在《中国近代音乐简史》中将学堂乐歌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这也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划分。下面根据这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分析学堂乐歌作品的音乐教育功能。
学堂乐歌的早期发展形式主要体现为教会学校中的“乐歌”课堂。1840 年以后,大量的西方传教士涌入我国,开设了大量的教会学堂,这些教会学堂培养了我国最早的一批接受西方音乐文化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教会学堂中,大量的乐歌被创作出来,并广为流传。其中,《文会馆唱歌选抄十篇》是现今看到的最早的“学堂乐歌”,这十篇分别为《乐赴天城》《赏花》《夏日》《快乐词》《逍遥曲》《恢复志》《仁寿》《得胜歌》《快活之日》《爱国歌》。本文以《赏花》为例,分析学堂乐歌早期作品的音乐教育功能。
《赏花》是我国现今所知最早的一首“乐歌”,作者周书训。此曲的歌词有四句,为长短句形式,极具诗词歌赋之韵,朗朗上口,具有经典文人写作的歌咏自然、借景抒情的特点。歌曲为四部合唱曲,曲调选自圣咏歌曲,降A 大调,4/4 拍,全曲一共16 个小节(8+2+6),分为两个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减缩再现,第一乐句跟第二乐句之间有两个小节的插句,第一乐句抒情优美,插句中高声部、中声部运用长音,次中音声部、低音声部出现了合唱的歌词,节奏紧凑,高声部与低声部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第二乐句节奏比第一乐句更加紧凑、跳跃。《赏花》是当时最早的“乐歌”,在教会学堂被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由教堂的教父进行教学,这一乐歌的教学也是我国音乐教育雏形初现时的经典案例。由于“学堂乐歌”早期发展阶段我国处于被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的时期,像《赏花》这类歌曲的出现激发了当时学生学习乐歌的热情,充分调动了社会成员的能动性,为我国后期主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奠定了基础,也对音乐教育的兴起作了铺垫。
学堂乐歌的中期发展形式主要体现为近代新式学堂中的“乐歌”课堂。从1898 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全国建设新式学堂,并推行近代学校制度,新制度规定,“音乐”是新式学堂必须开设的课程之一。此时,日本刚刚完成了“明治维新”,我国大批爱国主义音乐人士纷纷效仿日本,力图找到中国发展之路,如沈心工、李叔同等人。本文以极具代表性的沈心工的乐曲《体操—兵操》为例,分析学堂乐歌中期作品的音乐教育功能。
《体操—兵操》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第一首“学堂乐歌”,其后来更名为《男儿第一志气高》。这首“乐歌”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首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乐歌,歌词所歌唱的是做军操,内容重在教化,简单易懂。曲调音域较窄,最高音为la,最低音为do,音距只有六度。全曲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有少量的四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全曲都是一字一音,不加花饰。这首乐歌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优秀代表作,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
学堂乐歌的晚期发展跟中期基本一致,时期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晚期的学堂乐歌最突出的特征是曲调选择大多趋向于欧美歌曲。我国学堂乐歌的早期曲调大多选自日本,发展到后期则多选于西洋,这标志着学堂乐歌的音乐风格在发展中已经发生变化。此时,学堂乐歌将音乐教育推向了高潮。下面以李叔同根据美国约翰·P·奥德威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依曲填词的《送别》为例,分析学堂乐歌晚期作品的音乐教育功能。
《送别》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李叔同创作的一首学堂乐歌,曾风靡全国,是我国音乐的经典之作,直到今天也广为传唱。《送别》使用借景抒情的创作手法,极具抒情性,同时,又有很高的艺术性。作品使用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树”“笛声”“夕阳”等意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而后,歌词从第一部分的景色中跳出来,写人在送别时候的心理感受,体现了在分别之时依依不舍的情感。这首歌曲音域较宽,最高音为do,最低音为xi。全曲节奏以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为主,有少量的附点节奏,基本上是一字一音。
李叔同的这首歌曲将中国古代词曲中的词汇与音乐紧密结合,却又独立展现了两者的美,这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音乐教育的最好诠释。此时,中国的音乐教育已达到高潮。
学堂乐歌对我国的音乐教育有深远的影响。清代早期的教育制度与明代基本一致,此时的学堂教育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清代的教育制度未将音乐教育包含在内,一直到晚清时期,朝廷也没有建立覆盖全民的音乐教育机构。也就是说,清代音乐,不论是宫廷音乐还是民间俗乐,又或者是琴乐,都跟明代一样,由艺人进行教习。
明代及明代以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主要分布在宫廷、知识阶层和民间。在宫廷中,有两种音乐教育传承方式:一种是“官学”音乐教育,其主要针对宫廷贵族子弟,属于普及通识的音乐教育;一种是“官办”音乐教育,其主要为了朝廷乐工选拔,属于技能专业的音乐教育。在知识阶层,音乐的传承以文人为主,文人通过交流、探讨、学习的方式进行音乐教育,这种音乐教育的传承不再依附于教习者,教学者和学习者具有平等的地位。而民间的音乐教育则更加世俗化,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和场所,以娱乐性为主。学堂乐歌出现前,音乐教育主要通过口传身授、著书立说、自然传承和乐谱传承这四种方法进行。每种传承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其中,最为常见,至今也一直被大众认可的是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
直到清末民初,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学堂乐歌”,最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并教唱乐歌,而后发展成为在近代新建的学堂中教唱“乐歌”。学堂乐歌出现后,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如沈心工、曾志忞和李叔同等。这些音乐教育家基本都曾去西方留学,他们学习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与此同时,又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于是,他们便投身于把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的音乐创作技巧相融合的伟大事业中。“学堂乐歌”出现后,我国的音乐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如1922 年通过的“新学制”的课程设置中,音乐课被设为小学与初中的必修课程。由此可见,学堂乐歌不仅推动了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把我国的音乐教育推进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学堂乐歌的出现作为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与近代音乐教育的分水岭,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