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溯源 彭艺芳
《长城随想》是由刘文金先生所创作的二胡协奏曲,是首个以长城为主题的二胡曲,也是少有的以民族情怀为核心的二胡作品。为了表达民族情怀,刘文金先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体现民族情怀的多个方面。《长城随想》巧妙地将创作手法与演奏技法相结合,使乐曲不管在音乐表现力上还是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更加生动且深刻。同时,乐曲在音乐审美上也有着独特之处,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通过分析并研究演奏《长城随想》时如何表达民族情怀的方式,能使演奏者在演奏这首乐曲乃至其他曲目时都得到启发。
1978年的夏末,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与中国艺术团一同访问美国。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祖国,尽管过去有过好奇与幻想,但这件事真正成为现实后,他却很快感受到了孤独与漂泊的凄凉,思乡之情也愈发浓烈。直到第一次在纽约联合国大厦的参观活动,他看到大厦里有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图,积攒了许久的疲乏与孤零的感觉顿时一扫而空,内心猛然地沸腾起来。在纽约联合国大厦这样的地方亲眼见到这样的画卷,等于是亲自找到了强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最为强有力的证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迅速充斥了他的内心。
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老师也是访问美国的中国艺术团中的一员,她与同行的刘文金先生产生了同样的情感。在他们怀着这样的民族自豪感走出大厅时,不谋而合地想到要以中华民族自己的器乐形式来抒发当代中国人民对长城的感受,去赞颂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与美好未来。最终,《长城随想》于1981年创作完成,并在次年的第十届“上海之春”上,由闵惠芬老师作为主奏进行了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
尽管长城这一名字家喻户晓,但《长城随想》是第一个以长城为题材的二胡曲,甚至是唯一一个得以流传至今的二胡曲。并且,就算不局限于二胡曲,纵观各类音乐作品,直接表现长城的音乐作品也是少之又少。长城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而《长城随想》所要表达的核心精神,正是与长城息息相关的民族情怀[1]。《长城随想》分为四个乐章,分别是《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遥望篇》,但每个乐章都同样在表达民族情怀。《长城随想》的独特不仅在于采用协奏曲形式这一大胆尝试,最重要的就是它鲜有地从不同角度来令民族情怀贯穿全曲,这一点在各乐章皆有着不同的体现,《关山行》有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烽火操》是对中华儿女在战争年代为了保卫长城而浴血奋战的歌颂,《忠魂祭》则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沉痛哀悼和希望继承他们精神的愿望,最后的《遥望篇》则抒发了对我国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长城随想》在借鉴西方音乐技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我国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京剧元素。乐曲中有不少借鉴京剧声腔的特征从而创作的乐句,而演奏者若想更好地表达《长城随想》演奏的民族情怀,如何把握这些乐句的处理便是重点。演奏者必须掌握技法、旋律、情感与京剧声腔的联系。
京剧里的“二黄”是一种较为严肃凝练、沉着稳重的唱腔,在京胡中的定弦为“5 2”弦,而将“二黄”的定弦移低5度,反转为“1 5”弦,就变成了“反二黄”唱腔。这样一来音区便得以扩展,加强了旋律性,使曲调的起伏变化更大,从而能更细腻地表达悲壮、凄凉的情感。《长城随想》为了表现出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的厚重,特地把二胡的定弦从通常的D调定弦降低大二度变成C调,即内弦为c1,外弦为g1,以获得更为浑厚深沉的音色,这便是借鉴了京剧中的“反二黄”。
“念白”是我国戏曲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用一种介于唱和读之间的音调,让语言音乐化、戏剧化,与日常语言相接近,同时因为音乐的处理显得更加夸张。在《长城随想》中也运用了这一表现形式,例如《关山行》第41小节先是有规律地连续运用休止符,使旋律如说话一般抑扬顿挫,这正是借鉴了京剧中“念白”。随后第42小节变化重复,将第41小节原本的每一拍的第一个音的节奏加长,去掉了休止符,而用附点取而代之,使音乐在对比中更为流畅,继续推进,更为鲜明地展现了站在长城上环顾周围壮观景色时的豪放洒脱。
“流水板”是“西皮”唱腔的一个板式,是“原板”的浓缩。“流水板”的节拍形式是1/4拍,节奏中快速,有板无眼,过板开唱,也就是所谓的后半拍开唱,每句唱腔最后一个字都要落在板上。“西皮”中的“快板”是一种比“流水板”节奏更快的形式,旋律更为简化,基本是一字一音。在第四乐章《遥望篇》中第65—74小节中,整段音乐都在运用“流水板”和“快板”。尽管这段旋律以 4/4拍记谱,但在第 65、66、68、71小节都采用了“流水板”派生而来的“垛板”,从后半拍起音,每个音都铿锵有力、斩钉截铁,在第66、68小节音都落在了“3”音这一板上。在音乐处理上,这段旋律也要按照“快板”的一字一音的感觉来处理,每个音都要保持颗粒型,节拍上也需要抛开4/4拍这一固定节拍的观念,改为以“有板无眼”的方式演奏。
除了对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长城随想》也有其独到的创作手法,这样的创作手法也都是作曲家为了表达民族情怀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对演奏者来说,用怎样的演奏技法来配合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以更好地表达创作意图,则是同样至关重要的。《长城随想》四个乐章分别以四个不同的角度来体现民族情怀,而他们最为核心的主题部分更是拥有属于自己的特点[2]。
在《关山行》最开始的序奏结束以后,二胡独奏部分一开始便进入了主题。
这一主题庄重且深沉,将听众引入对中国的悠久历史的回顾,具有鲜明的叙事性。虽然庄重深沉,但是从第3小节开始主题的音调却多了一些明快的感觉,着重表现较为清新、活跃的音乐氛围,表达对长城壮丽景象的感叹与赞美之情。
在演奏这一主题的时候,必须全程使用内弦去演奏,以体现庄重深沉的特点。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在揉弦时控制幅度和速度,用幅度较小与速度偏慢的揉弦来保证音乐的平稳,滑音与波音也需要做到轻盈地去演奏,以体现主题中清新与赞美的一面。
《烽火操》的乐队前奏紧张且急促,随即二胡部分立刻进入强劲、急促的音乐主题。这一主题是“角调式”主题,迂回而又急促,不稳定且极具变化。第1—10小节在重复与节奏的变化中逐步推进,然后通过第11—12小节急促的半音阶上行进一步发展,在第13—16小节配合乐队全奏推向了最高潮,表现悲壮的氛围,并以迂回的方式体现出号召的情绪。随后乐队骤停,引出满怀必胜情绪和自豪感的二胡旋律,下行至主题结束。而在二胡演奏中,把握这种变化就显得极其重要,不仅是旋律的变化,还有情绪的变化,通过控制强弱来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在快弓的演奏中注重顿、挫,不仅粗犷有力,同时还要灵巧机敏。
《忠魂祭》的前奏中,多种乐器以交替的形式演奏音型固定的哀悼的乐句,随后共同组合演奏出古钟回荡般的音响,主题也在这样的音响中延续出来。这一部分的主题为“羽调式”,旋律如泣如诉、沉痛肃穆。旋律分别以“6”音与“3”音为基调进行变化,主题的强弱也反复以先弱后强的形式来体现,更为形象地刻画了如泣如诉的氛围。整个主题完全用二胡的内弦演奏,用浑厚的音色增强哀悼的基调。在强弱和滑音的控制上必须做到细腻,尽管有变化,但不能破坏旋律线条和深沉的基调。
《遥望篇》的主题是对第一乐章主题的再现,《关山行》的主题相比更加激昂且坚定。从第2小节开始以3个小节为单位上行,使主题进一步升华成为中华儿女的遥望,对祖国美好的现在与光明的未来的赞颂。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注重表达积极的情绪,通过长音强拍上的顿弓突出音头,使音色饱满而又富有活力。与此同时必须保证长音的平稳,和换弓时音与音衔接的自然,使旋律稳健而又舒展。在滑音和揉弦上,也要做到轻盈,以保证旋律的稳定。
在第三乐章 《忠魂祭》中,有几处片段需要让二胡声来模仿其他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音乐的画面感。
引子开头处需要模仿钟声,配合乐队的伴奏来奠定整个乐章庄严沉重的基调。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在八度跳进时运用滑音来模仿撞钟的瞬间,随后的长音则需要同时运用大幅度的滚揉弦和滑揉弦,以模仿钟声的震动感。长音逐渐变弱直至声音消失,但揉弦的速度与幅度必须保持,不能随着声音的渐弱而变化,直到声音完全消失后才能停止揉弦,才能更形象地模仿出钟声的回响逐渐消失的过程。
在第二乐段的开头第44—51小节处,需要通过连续的颤弓来模范风声。作曲家借这段模仿风声的乐段为过渡,“风声”仿佛吹断了思绪一般,将乐曲从对中华民族先烈的缅怀哀悼一扫而去,逐渐转为对先烈们大无畏的民族精神的赞颂与传承。整段旋律先由弱渐强,缓缓推进,在达到最高处后立刻转为下行,渐渐变弱,并于最后两个小节做渐慢处理。
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重点注意强弱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来控制情绪的变化,从而达到表面上是风声的变化,实则是心境变化的效果。
刘文金创作的每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个性,他写的作品几乎都找不到某个民间固定音调的原型,但是又使人感到它们都有着传统的血缘关系[3]。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前景非常宽广,这也是刘文金先生对我们的启示,二胡演奏者不能仅仅学习二胡的技术,对于戏曲、曲艺、古琴、古筝等其他民间音乐文化,依然要广泛地去了解。即使没有具体学习一首与那些民间音乐元素有直接关联的乐曲,也应当在平时就去经常了解并学习那些民间音乐元素。只要我们愿意沉下心来探索民间音乐元素与二胡音乐的潜在联系,就会发现有形形色色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我们必须认真地、不拘一格地去探索民族的心理。只有把握民族音乐作品中民间音乐文化的内涵,不止真正地演奏好这部作品,在我们将来的学习与演奏中,也将会因此获益良多。
注释:
[1]刘文金:《乐曲〈长城随想〉的创作及其他》,《文艺研究》1984年第4期,第109-114页。
[2]闵惠芬:《博大境界中的民族神韵——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演奏札记》,《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1期,第17-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