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梅
(朝阳广播电视台 辽宁 122000)
在如今时代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极为重要,其属于主流媒体,所报道的事件内容必须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所以为了达到该内容可应用同期声。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同期录音,其是摄像记者在进行电视采访对现场情况做出判断、选择以及记录的主要内容,把来自于实际生活的各种声音与电视节目内节目形象一起表现出来,以此增加节目的表现力和真实感。
所谓的电视采访是指主持人或者记者赶到发生新闻的第一现场,通过镜头为观众陈述该条新闻实际的发生时间、地点以及实际情况等内容,并借助镜头切换现场中不同的场景,真实地报道新闻的发生过程,这么做的主要目的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在电视新闻报道内的现场感为主持人在进行现场采访时从现实生活中采集并整理主要事实,在报道出来之后观众脑海中产生身在其中的感觉,小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报道能够给人营造出原汁原味、没有剧本且没经过裁剪的感受,让观众认为其属于一手资料。
在我国新闻事业属于政府部门和党的转述者,其为和人民群众相互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具有控制舆论、上情下达、传播社会信息的作用,为了保证完成任务的质量,电视新闻必须要保证所报道的新闻具有权威性。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身处于发生新闻的现场,除了政府部门与当事人之外掌握着一手资料,该资料自身带有权威性,若是其使用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把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的事件描述出来时,可有效提升其新闻报道自身的权威性[1]。
在电视新闻中其真实性是十分明显的特点,对于社会新闻而言真实属于其生命,但在实际中有部分观众并不相信电视新闻中的一些报道。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活的事件极为动态化,而且任务和事件都比较鲜活,但是电视新闻有部分新闻影片为“电视画面+解说”,尤其是在转播国外事件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这种形式和观众之间并没有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和观众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其自然会不相信电视报道的内容。但是在电视新闻中应用同期声,如在播报某个台风天气时,呼啸的狂风声音能够直接传达出记者现场的环境情况,能够直接增加报道时的真实性,这样还有助于提升新闻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在电视新闻中应用同期声,可以让观众具有一种参与感,新闻记者通过应用同期声,让观众一起参与到该新闻事件的评论中,让其出现在电视屏幕中,面对镜头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实际的报道中解说的可信度与鲜活程度并没有新闻当事人的同期声高,而且在出现事件时观众更想了解当事人怎么描述的,并非是记者的阐述或者揣测等。当新闻报道采用同期声时,不管是领导讲话还是记者采访等都可以在新闻中和观众进行情感交流,同时产生情感共鸣,不断提升其参与感,最大化发挥出新闻电视报道的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的网络媒体发展极为迅速,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人,随之出现的假新闻也越来越多,造成造谣容易、辟谣难,而且真真假假无法判断事件的真实性。电视新闻作为传达人民以及政府声音的代表者,必须承担起揭露真相,向观众澄清事实的责任,其属于社会责任。对于电视新闻来讲,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用同期声能够有效做到澄清事实经过,揭露真相,在同期声采访时必须保证所采访的为新闻当事人或者相关的人员,因此同期声属于新闻当事人对事件经过的真实描述,可以有效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在实际的新闻事件中,必须保证同期声较为全面,不可以断章取义,刻意扭曲采访对方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
对于电视媒体来讲创新属于和其他媒体进行竞争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达到人民群众不同精神需求、文化需求以及审美需求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实际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能够体现出其特色的主要手段为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进行创新时则必须应用同期声,同时在应用同期声时还要进行创新,保证其新颖性。首先,需要保证同期声中的内容具有新颖性。在选择实际的采访对象时应尽量进行创新,优先选择未接受过采访的社会群体,给观众提供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提升电视新闻对于观众的吸引力[2]。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应基于“语言符合角色”这一基本前提,尽量地将说话内容进行创新,表达其他人并未说过的内容;其次,应用同期声的形式应具有新颖性。在将同期声和解说词进行配合时,还需要对同期声所出现的位置、顺序以及长短等方面进行创新,打破在应用同期声时所存在的模式化、单一以及刻板等其他不良的印象。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用同期声属于一种重要的手段,需要保证其和文字、画面以及解说等方面具有统一性与协调性,同时保证新闻报道的内容、主题以及风格等其他方面和文字、画面、解说等具有协调性并相一致,彼此之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凝成合力,提升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进而不断提升其传播效果。首先保证同期声和解说之间的协调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除了画面外,解说和同期声是推进电视新闻的主要手段,所以在推进时必须有效处理同期声以及解说词之间的关系,最大化发挥出其彼此的优势,合理使用这两种手段。为了保证同期声和解说之间可以密切配合,在应用同期声时需要做到真正的简洁。电视新闻的主要特点为快速与简短,从该特点出发时必须保证在电视新闻中应用同期声时简洁明了,只有这样才会给解说留下充沛的时间,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同时分别使用最短、最小的时间与篇幅呈现具体的新闻事件;其次,保证同期声和画面之间的协调。所谓的同期声属于与画面一起录入的现场声音,不过有时为了增加新闻画面的可视性,为了预防观众用较长一段时间观看相同的画面时产生视觉疲劳,在编辑电视新闻时,会同时在同期声的前置轨道中插入其他的画面。所插入的画面需要和同期声所表达的内容具有协调性,只有画面和表述的内容具有联系,才能把画面当做声音的“辅助”,让观众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最后,保证同期声和字幕之间的协调性。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每个同期声的陈述者都各不相同,其普通话水平、口音、说话方式等也具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些陈述者并不会讲普通话,为了保证每个观众都能明白其讲述的内容,加上字幕极为重要。为了保证电视画面的协调性以及美观,在使用字幕体现同期声内容与陈述者的身份时,需要保证出现字幕的时间、颜色以及字体风格等和同期声具有协调性,增加整体的可视性,进一步深化电视新闻的主题内容。
在电视新闻中应用同期声是必要手段,但是在应用同期声时需要注意不可以盲目使用。在应用同期声时需要贴合新闻主题以及情感风格,进行恰当的采访与编辑。在应用同期声时还需要注意不可过于频繁,但同时也不能太过于简单。同时也不可以用绝对的词语进行表达,如在表示自己认可的态度时,不可以使用“可以”与“不可以”,“能”和“不能”等绝对的词语,在进行肯定与否定时也不可以使用“是”与“不是”,这样容易给观众带来迷惑性,而且当用词过于绝对时容易给观众营造非客观氛围,电视新闻的主要目的为传递客观事件,而并非向观众传递自己的主观思维。另外,同期声带有一定的独特性,在每个场景中的同期声各不相同,并没有完全一致的同期声,同期声的不同给观众带来的感受也会有一定的差距。电视新闻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其经常容易因为多种原因要剪接被采访者的原话,在进行剪接时应始终根据被采访者所表述的含义进行剪接,不可以扭曲其原意,造成不真实的报道,更要避免出现人为编造的同期声[4]。在应用同期声时,还要观察被采访者的表现,防止其出现不自然的感觉。尽量让被采访者认为其只是在单纯地进行阐述,在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在进行采访时不要过多的纠正被采访者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说话方式,回去将无关紧要的内容除去即可,只有保持其特色才能让观众认为该报道具有真实性。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记者,必须熟练掌握应用同期声的技巧,在实际采访时,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保证同期声和新闻事件具有整体性,成为整个新闻的点睛之笔。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在电视新闻中同期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舆论可以快速散播的时代中,电视新闻必须保证所报道的事件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满足不同的需求。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勇于实践,才能通过应用同期声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新闻的不同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