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平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是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特殊影响的道德风范和行为准则[1]。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教师队伍中违反师德师风的事件屡见不鲜[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职业院校面临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双重考验。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3~4]。
目前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内容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例如,陈媛[2]结合时代特点对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以及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师德师风建设的质量和作用,使师德师风建设能够在教师队伍中形成常态化、持续化和日常化的积极形势。陈璐璐[5]从社会层面、教师、学校层面和学生角度分析了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不足之处的原因,认为可以通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维权意识、健全师德考评机制、树立师德模范典型、加大师德教育宣传力度等路径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苏佳等[6]针对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合度不够、融合互补作用不强、融合体系不完善以及融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索了教科式、双向式、引领式、协同推进式融合等多方式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推动了党的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机融合发展。刘志礼等[7]基于新时代背景结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总结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的困境,提出了破解师德师风建设现实困境的方法。江海林[8]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方式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师德环境不够优化、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内化意识不足等问题,适应新时代特点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优化师德环境、加强制度保障等对策。以上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虽然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一)师德师风建设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表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但主要是在理论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缺乏具体的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工作方案,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最终造成大部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流于形式。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没有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职业的认知不全,没有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放在心上,对教书育人工作疲于应付,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好。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对工作缺乏动机或没有兴趣,身心陷入疲惫状态,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产生厌倦情绪,以自我为中心,除了课堂教学不得不为之外,其他事情都与自己不相关,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缺乏特色、创新和实效,从不主动钻研业务,忽视专业提升,所传授的知识陈旧,忽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放松业务学习,缺乏学生的信任和认可。
(二)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制度不完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涉及到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方方面面的工作[3]。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件党中央和教育部出台了很多,但由于师德师风建设涉及范围广,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现象,落实细则缺乏可实施性,还缺少实施措施、执行措施和监管措施等配套措施,特别缺乏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重业绩、轻育人,导致师德师风考核流于形式,建设成绩和效果不显著。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缺乏长效机制:一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是高职院校,落脚点是学校的教师,各项规章制度中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内容较少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方法不当,特别是具有强制性内容多实行一票否决制,较少考虑高职院校教师的实际需求,缺乏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高职院校关于师德师风培训的内容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实际需要不匹配,导致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是培训内容单一空洞,缺少与专业相匹配的伦理道德标准和职业理想信念培训,例如对于工程类专业课教师需要结合工匠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优势和理念,建立一套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转变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要求[9]。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理想信念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内动力。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来培养人才,开展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严格履行高职院校党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牢固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自觉抵制各种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教师的理想信念中,积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师德素质,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10]。
(二)建立健全制度保障,规范管理。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主体,高职院校要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德师风建设是关键,制度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力保障[11]。高职院校教师师德提升需要学校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师德讲评、师德培训、奖惩等一套制度体系,规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力表彰师德标兵,树立和弘扬师德正气[8]。
实施高职院校教师入职师德承诺。教师是青年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服务管理者、道德示范者,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准入机制,将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修养作为教师准入机制的第一关口,实行师德师风承诺机制,明确师德师风底线,使高职院校教师自觉践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规范[12]。健全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建立高职院校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完善和规范教师师德师风档案管理和运行制度,及时更新师德师风档案管理指标,不断丰富教师档案内容,防止高职院校教师档案管理和运行走形式[11]。合理运用师德师风档案材料内容,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注重运用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不断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1]。完善师德培训制度,培育弘扬高尚师德,将专业技能培训和师德培训并重,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13],增加师德培训比重和内容,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高职院校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高职院校师德培训途径,将师德教育贯穿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14]。强化监督,列出师德行为负面清单,形成严格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有效防止失德行为,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恪守底线,杜绝师德师风的缺失行为的发生[15]。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系统工程,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言行举止,间接影响着多层次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