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莞市石碣镇中心小学 卢文凯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渗透与应用的产物,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原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的研究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方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导入方法可以采用玩游戏、讲故事或者猜谜语等。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置有趣的游戏来导入。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时,老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常玩的一项名为“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来导入。游戏可以设定:两名学生玩游戏,如果第一个同学只允许出“石头”一项,另一个同学可以出“剪刀”“石头”或“布”三项中的任意一项,那么,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搭配方法?如果一个同学可以出“石头”和“布”二项中的任意一项,另一个同学可以出“剪刀、石头或者布”三项中的任意一项,那么结果一共又有多少种可能出现的搭配方法?
这样利用孩子们喜欢而又熟悉的游戏导入,不仅可以迅速而有效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轻松获得知识。
“转化”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数学思想,可以把书本知识、教师的思考和学生的实践转化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而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把新问题转化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组合、变式和变化等等,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是对原有知识进行发展或转化的结果。例如,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教师可以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把所研究的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探究图形转化前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从而发现原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充分研究、讨论和交流,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将不会的、生疏的知识转化成了已经会了的、可以解决的知识,从而解决了新问题。在此过程中,“转化”的数学思想也就深入学生的心中,也为以后学习图形面积的推导奠定基础。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优课、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适合方式来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形式,直观地传递信息,使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易懂。例如,在讲授圆的面积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面积的求法。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与这些图形面积求法不同。这些图形可以通过测量长度来计算,而圆是曲线图形,所以不能直接测量圆的面积,应该将其转换成矩形来计算圆的面积。这个转化过程如果只看书本出示的图形,大多数学生可能理解得不很透彻,也许只记住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有困难。
面对这样的困难,老师就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学习过课本推导过程后,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动态地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对圆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就非常透彻了。
在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交流后,让学生通过口头、图表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心理学研究表明: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大多是愿意大胆说的,因为自己的成果总想与别人分享,也最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但是对于自己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是不好意思开口的,甚至不敢提出来,因为害怕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
对教学内容和开放性练习的适度拓展,可以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践和练习能巩固和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或练习时,不能满足于实现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做题”。应进一步挖掘思维发展的内在价值。如果有必要,还要通过对练习题的设计、补充和开发,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挖掘思维的“深度”。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在设计拓展练习时,从几枝小棒的1/6是1枝小棒,到几枝小棒的1/6是2枝小棒,层层递进,让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有效的发展。另外,也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更深了。练习题应当多样化,由易到难,拓宽学生的思维。通过不断地猜想练习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事实上,设计题组练习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而要通过比较,培养思考的深度,拓宽思维的广度,让思维更灵活,更深刻。细致的实践设计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立足于教材的维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具有探究性、扩充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差异性、综合性和深刻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践中实现思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