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野草在歌唱》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一个黑人奴隶杀害白人女主人的悲剧故事。本文聚焦于女主人公玛丽的精神成长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追寻,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玛丽的童年、婚姻及其毁灭三个成长阶段,揭露在殖民背景下非洲的白人女性受到父权制、性别歧视与殖民主义三重枷锁剥削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莱辛 女性成长小说 父权制 种族主义
多丽丝·莱辛,英国女作家,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多次获得世界文学奖项,200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诺贝尔获奖者。她幼年曾随家人在南非(现津巴布韦)生活,童年艰苦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创作有着深深的影响,代表作有《金色笔记》等,而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被誉为是二战之后的一部杰作。該小说以南非为故事背景,反映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矛盾与对立冲突;而身为一名女性作家,其作品主题多聚焦于女性的精神成长以及女性对自我身份与自由的追寻。《野草在歌唱》中的主人公玛丽的成长过程,就是在父权制的南非殖民主义的背景下,拒绝依附男权,追寻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的过程。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野草在歌唱》发表于1950年,作为战后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丰硕。国内的学者对其研究角度颇多,例如樊晓君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了解读:《从“焦虑”“分裂”到女性“自我同一性”的追寻——〈野草在歌唱〉主人公玛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女性主义解读》,阐述多丽丝·莱辛关于女性生存困境、女性建构自我同一性的主题。其次,从后殖民主义的视域解读也较为普遍,小说中明显地反映了白人对黑人的剥削,充斥着种族歧视现象,宋金玲的《从后殖民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之〈野草在歌唱〉》就是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对小说进行分析,在殖民者的“注视”下,南非土著黑人被认为是低劣、暴力的劣等民族,我者和他者地位迥然有别;夏琼在《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一文中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双重剥削下人性的扭曲与毁灭。另外,很多学者还从心理与精神分析理论角度进行解读,比如李慧在《〈野草在歌唱〉中玛丽悲剧的荣格心理学分析》中“揭示女性不应该总是遵循社会赋予的角色,女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勇敢地面对无意识的阴暗面”。最后,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切入,郑丹的《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看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即着力于分析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认为需要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国外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研究视角开阔,多运用女性主义、后殖民理论等新理论或思想进行解读。Sima Aghazadeh的 Sexual- Political Colonialism and Failure of Individuation in Doris Lessing’s The Grass is Singing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了《野草在歌唱》中性别政治的因素;国外对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也较多,比如 Margaret Moan Rowe著有 Doris Lessing;再次,国外学者还从作品的基本概念进行解读,比如婚姻、性别、自我身份、主体性意识、种族、阶级等,例如Anu, Sheokand.的Struggling humanity under ideological traps of gender and race in doris lessing’s the Grass is Singing ,分析了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藩篱下主体的挣扎与生存困境;再者,从叙述学的角度进行解读的也颇多,比如Molly Hite的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Feminist Narrative;最后,文化研究也是学者们颇为关注的视角,一般结合社会学、意识形态、音乐、社会性别等领域的知识,深度挖掘作品内涵,拓展文化意义,比如 Mary Ann Singleton的 The City and the Veld。
二、童年——父权制下被压迫的自我
对于成长小说来说,对童年的描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野草在歌唱》中女主人公玛丽的童年离家经历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主人公往往会为了追求独立自由,逃离压抑的生活环境,而离家出走,玛丽正是经历了这样的一次离家之旅。
南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充斥着殖民社会的种族偏见和歧视,女主人公玛丽的成长历程就是她饱受压迫,不断反抗父权制,反抗偏见和歧视的历程。玛丽出生在南非的一个乡村,她的父亲收入微薄而且终日酗酒,母亲也愁苦不堪,与父亲整日争吵,成长在这样压抑的环境里,从小目睹母亲不幸的婚姻,玛丽的童年过得小心翼翼。玛丽一家虽然身为白人,在南非这片土地上,扮演着殖民者的角色,但困窘的经济情况使得他们受到白人富人阶级的排挤和孤立;另一方面,由于种族主义偏见,玛丽一家又和生活在周围的黑人群体隔离开来。玛丽就在这样压抑孤独、缺少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她在童年时期就渴望逃离这个禁锢她幼小身体的牢笼,对外面广阔的世界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因此当去寄宿学校时,她抑制不住地感到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假日里回家,去面对整日醉醺醺的父亲、愁眉苦脸的母亲以及她们那个在风中摇摇欲坠,鸽笼般的小房子”,幼小的她渴望摆脱家庭的束缚与禁锢。当她慢慢长大,能够独立时,她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份能够支撑其生活的工作,她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终于逃离了禁锢其童年的牢笼。玛丽二十五岁时,她父亲去世了,她内心深处隐藏着丝丝高兴,因为她终于能彻底摆脱讨厌的童年,再也不用回到那个压抑逼仄的小房子,她自由了。玛丽认为,父亲死后自己不用再受到父权的压迫,可以随心所欲地过自己梦寐以求的自由独立的生活了。
在这个阶段,玛丽无疑是父权制度下的受害者。童年时期,玛丽目睹了父母失败的婚姻——母亲在婚姻里遭受的愁苦和折磨、父亲的专横和无能,这使得幼小的玛丽在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种下了对婚姻恐惧的种子,她懵懂地感觉到婚姻是女性灾难的源头,这无疑给她以后的婚姻以及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三、婚姻——性别歧视下的牺牲品
女性成长小说中,女性对传统妻子和母亲角色的反抗也是其典型特征,女主人公自我身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的追寻,促使她们对强权进行有声或无声的反抗。经历了压抑的童年,玛丽终于有能力自立,过上梦寐以求的自由生活,父母的相继去世,斩断了玛丽与不幸压抑的童年的唯一联系,她终于如释重负,梦想着开启崭新的生活。
然而,玛丽并没有意识到,父亲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父权制的结束,孤身一人在社会上打拼的她,为了独立和自由,即将迎来更加艰苦卓绝的斗争。童年时期种下的对婚姻抗拒的种子悄然萌芽,逐渐长成郁郁葱葱的大树。终于获得独立和自由的玛丽沉浸在自由快乐的世界里,到了三十岁仍然打扮得像个小女孩,不愿结婚,在工作中寻求庇佑。然而,当听到周围的人对她轻蔑地品头论足,并不时向她投以异样的眼光时,玛丽控制不住地感到难堪,心底里充满着羞愤和恐惧。事实证明,在男权至上的殖民社会里,大龄单身女性想获得独立,追求自我和自由,可谓阻力重重,希望渺茫。当她不得不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时,世俗的偏见终于压垮了可怜的玛丽,她逃也似的把自己嫁了出去。至此,玛丽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以及自由的追求又一次受到阻碍。
由此可看出,在男权至上的殖民社会里,单身女性的自我独立无疑是受到诟病且不为世俗所容许的,作为统治阶级的男性,甚至成长在男权社会里的女性都认为,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庸,要依赖男人才能生存,在男权至上的殖民社会的视角下,性别歧视意识无处不在。玛丽反抗无果后,迫于压力选择了婚姻,她嫁给了贫穷、懦弱的农场主迪克。玛丽在与迪克的婚姻里是压抑的,尽管她比迪克更有才华和策略来经营好他们的农场,但在一个男权至上的殖民统治的社会里,玛丽不得不退居其次,隐藏自己的聪明,默默无言并一直忍受着,这为她以后逐步迈向深渊,直至被毁灭奠定了悲剧基础。
四、毁灭——种族主义的另类受害者
在南非这个男权制殖民社会里,玛丽虽然是白人,是殖民者的角色,但作为女性,她终将要受制于男性(甚至是黑人男性),处于被动和妥协的状态中。玛丽在迪克生病的时候,曾暂时帮忙监管黑人奴隶,作为具有统治地位的殖民者角色,对被殖民者拥有着绝对的权力,但是等待她的却是土人的冷漠和憎恨。“他们板着脸,一声不响地懒洋洋地干着活。 她知道那是因为他们痛恨由她这样一个女人来监视他们。”当时的环境下,相对于白人,黑人是低等的,但在父权制的社会里,男性代表着权力和权威,即使是黑人男性也不会对女人有任何的妥协与屈服,即使是白人女性,也不允许她们来践踏他们的男性尊严和权威,在他们的观念里,女人对男人都应该是顺从的、妥协的、卑躬屈膝的。
尽管作为非洲殖民地的“掠夺者”角色,玛丽拥有着一定的话语和权力,但在一定程度上,玛丽却成了种族主义的另类受害者。由于迪克拒绝种植其他农场主推荐的烟草,固执地种植自己喜欢的作物与树木,农场经营不善,入不敷出,迪克和玛丽被排斥于白人阶级之外,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在这样困苦又无望的婚姻里,尽管玛丽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认为黑人奴隶是低贱的、卑鄙的,但潜意识里,她还是渴望着安慰和关爱,因此她默许了和摩西的暧昧关系。在与摩西的这段关系中,玛丽无疑是矛盾的、彷徨的,她既贪恋于摩西所给予的慰藉和爱抚,又厌恶于摩西的黑人奴隶身份,这就造成了她精神的扭曲和分裂。所以,当这段骇人听闻的禁忌关系被人发现时,玛丽恐惧不已,她毅然选择了背叛和离去,最终造成了自身的毁灭。由此看来,殖民制度无疑导致了人性的扭曲和分裂,在玛丽身上,可以看到情感与理智的较量,但在种族隔离制度森严的殖民主义中,玛丽不得不违背本性,放弃所求。
玛丽的命运悲剧,不仅归咎于种族隔离制度下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不相融,还在于在充斥着种族等级制度的殖民主义社会中,人人都是牺牲品。最终,命运的枷锁也没有放过玛丽,她死在了摩西的手中。。
五、结语
玛丽从少年逃离压抑的童年环境,到青年时期追寻自我身份并拒绝依附男权,到向世俗偏见妥协步入婚姻,最终走向毁灭的经历,无疑展现了当时殖民地社会中女性的悲惨生活图景。玛丽的悲剧揭示了在父权制、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压迫的殖民社会环境下,女性对自我身份和自由的寻求最终都是徒劳无功。
参考文献:
[1] Anu, Sheokand. Struggling humanity under ideological traps of gender and race in doris lessing’s the Grass is Singing[J]. ZENI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2014,4(2).
[2] Lessing, Doris. The Grass Is Singing [M].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mpany, 1950.
[3] Molly Hite.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Feminist Narrative[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4] Sima Aghazadeh. Sexual- Political Colonialism and Failure of Individuation in Doris Lessing’s The Grass is Singing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Studies Vol. 12,Jan. 2011.
[5] 陈尚坤. 迷失的文明——析莱辛《野草在唱歌》中殖民权力的分布[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
[6] 邓平平,邹莉.“他者”的悲歌——《野草在歌唱》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 (9).
[7] 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 [M]. 一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
[8] 樊晓君. 从“焦虑”“分裂”到女性“自我同一性”的追寻——《野草在歌唱》主人公玛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女性主义解读[J]. 名作欣赏,2010 (11).
[9] 巩文文. “自我”“本我”和“超我”的较量——以《野草在歌唱》中玛丽为例[J]. 海外英语,2018 (12).
[10] 黄丹丹.无处归宿的灵魂——论《野草在歌唱》中玛丽悲剧命运的后殖民社会根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
[11] 黄丽,刘长江. 《野草在唱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1(1).
[12] 李慧. 《野草在歌唱》中玛丽悲剧的荣格心理学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10.
[13] 宋金玲. 从后殖民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之《野草在歌唱》[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14] 夏琼. 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J]. 当代外国文学,2001(1).
[15] 徐一禾.流放在自己的国土之内——后殖民主义表征体系下的《野草在歌唱》[J]. 宜宾学院学报,2015,15 (1).
[16] 阳洋. 社会规训下的自我泯灭——论《野草在唱歌》玛丽的悲剧[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
[17] 杨国伟.《野草在唱歌》中“他者”的斗争和反抗[J].英语广场(學术研究),2015(1).
作 者: 王玉彬,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