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2-01 10:29王晨菲刘小红罗丽芬梁凤媚陈雪霞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22期
关键词:直肌初产妇盆底

王晨菲,刘小红,罗丽芬,张 杨,梁凤媚,陈雪霞

(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珠海 519055)

腹直肌分离(diastasis recti abdominis,DRA)是指两侧腹直肌在腹白线处向左右两侧分离的距离超过2 cm,属于产后一种常见并发症[1]。腹直肌一侧收缩能使脊柱侧屈,两侧收缩能够使脊柱前屈,此外,腹直肌还具有协助呼吸、维持腹压、分娩和排便的作用[2]。腹直肌分离影响骨盆的稳定性,造成姿势异常,患者的骨盆和腰椎更易于受伤,同时也加剧骨盆和腰椎的不稳定性;进行体力活动时产妇易出现由于腹内压增加而造成的腹壁特征性的隆起[3]。因此,明确产后腹直肌发生影响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288例初产妇进行调查,分析腹直肌分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8月1日-2022年2月1日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8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②所有的初产妇均为单胎;③所有产妇既往均无盆腔手术史。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脑部以及其他躯干性疾病;②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③存在精神和认知障碍;④存在沟通障碍和认知障碍等。产妇年龄均>18周岁,平均年龄(27.34±3.70)岁,其中阴道分娩40例,剖宫产分娩48例,产后6~8周恶露干净后愿意接受腹直肌检查和盆底功能筛查,能够独立配合完成调研内容。本研究所有产妇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一般资料 调查开始前使用统一话术对调查对象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价值,通过填写问卷形式调查产妇的年龄、身高、分娩方式、体质量、宫高、腹围、新生儿的性别、体质量等基本资料。

1.2.2盆底肌表面肌电值 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法国杉山公司,型号:PHENIX USB2)评估盆底肌表面肌电值,评估方法:产妇排尿后取仰卧位,将电极置入阴道内,产妇依据电脑的指令进行1 min左右的放松测试,进行5次盆底肌快速收缩,5次持续5 s的紧张收缩,1次持续2 min耐力收缩以及放松测试,检测结束后系统根据盆底肌的收缩程度自动计算肌电值,其中前后静电位取2次测试的较小值进行分析。

1.2.3腹直肌分离程度 采用指测法测量产后腹直肌分离程[4]:知道产妇平卧于检查床上,弯曲双腿,双手抱头;检查者站在产妇的右侧,将右手四指竖直放置在产妇脐上4.5 cm处,嘱产妇呼气时做仰卧起坐,肩和头离开床面时取分离的最大值。参考Van等分离方案[5],正常者分离在2指以内;轻度腹直肌分离2~3指;中度腹直肌分离3~4指;重度腹直肌分离>4指。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选择经系统培训且具有多年经验的测量者,测量者均为同一个人。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初产妇腹直肌分离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直肌分离发生情况 本研究共对初产妇发放306份调查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18份,最终回收288份,有效回收率为94.11%。288例产妇发生腹直肌分离187例,发生率为64.93%,其中轻度85例(29.51%),中度为86例(29.86%),重度为16例(5.56%)。

2.2 是否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基本资料比较 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孕期增重和产前BMI与未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身高、分娩前宫高、腹围和产后BMI与未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是否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基本资料比较(±s )

表1 是否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基本资料比较(±s )

项目 是否发生腹直肌分离 t p年龄(岁)身高(m)分娩前宫高(cm)分娩前腹围(cm)孕期增重(kg)产前BMI(kg/m2)产后BMI(kg/m2)否(n=101)27.19±4.04是(n=187)27.41±3.58 1.57±0.05 32.78±1.91 93.33±5.2 1.58±0.05 33.05±1.77 94.31±5.5 12.04±4.36 14.22±3.36 26.84±3.62 29.34±2.44 22.30±2.79 22.87±3.04 0.475 1.619 1.201 1.470 4.720 6.963 1.562 0.634 0.106 0.230 0.142 0.000 0.000 0.119

2.3 是否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产科资料比较 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与未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孕周、新生儿性别以及喂养方式与未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是否发生腹直肌分离初产妇产科资料比较[n(%), ]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孕期增重、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产前BMI为发生腹直肌分离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产后腹直肌分离是产妇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6]。目前我国临床中关于腹直肌分离的研究和治疗仍然处于相对薄弱环节,但该疾病开始逐渐被医生及患者重视。本研究针对本院的初产妇产后腹直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288例产妇发生腹直肌分离187例,发生率为64.93%,其中轻度85例(29.51%),中度为86例(29.86%),重度为16例(5.56%),提示初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较高。妊娠期女性由于受到体内孕激素水平的影响,组织结构弹性发生了改变,加之孕期不断增大的子宫拉伸了腹壁的肌肉,对腹白线两侧的腹直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造成腹直肌的分离,造成腹部肌肉收缩力量也逐渐变弱,进而造成腹直肌分离[7]。研究发现[8],腹直肌分离与巨大儿、双胎妊娠、多次分娩等因素有关,间接说明,随着子宫的增大,腹直肌被过度地拉伸,造成腹直肌分离的概率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产妇产后发生腹直肌分离与产妇孕期增重、产前BMI、新生儿体质量、分娩方式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体质量、分娩方式为发生腹直肌分离的危险因素,提示产妇孕期增重越大、产前BMI越高、采用剖宫产分娩、新生儿体质量越大的初产妇产后更加容易发生腹直肌分离。因此孕妇孕期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长对降低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产前BMI越高的产妇,体内脂肪越多,说明其皮下脂肪层增厚,也表现在腹腔的肠系膜上,同时也增大了腹壁的张力,同时脂肪的增加也伴随着肌肉的丢失,也会导致产妇出现肌肉萎缩和肌肉代谢紊乱等症状[9,10],因此,BMI越高的产妇,发生腹直肌分离的概率更高。剖宫产是腹直肌分离的高危因素[11]。在剖宫产手术中,借助于常规钝性分离腹直肌前鞘,腹直肌在被动的牵引下,被迫分离两侧,破坏了腹直肌的纤维;此外术后伤口的渗液增加黏连性,造成解剖结构很难恢复正常,不仅影响腹直肌间距,也影响其厚度[12],增加了腹直肌分离发生几率。随着孕期的增加,新生儿体质量增加,腹内压也随之增加,对腹部造成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也增加了对腹壁组织的拉伸程度[13-16]。因此在孕期控制胎儿体质量增加,可有效避免发生腹直肌分离。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①采用指测法,未采用B超测量数据,不能体现两者间是否存在差别;②本研究的样本数较小,存在局限性;③该项研究只针对6~8周的产妇,缺乏产妇的远期临床数据。

综上所述,初产妇产后腹直肌发病率较高,临床中应对肥胖性产妇、孕期增重较多、采取剖宫产和新生儿质量较大的产妇给予有效干预和预防,以降低或避免发生腹直肌分离的情况,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直肌初产妇盆底
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腹直肌分离CT表现1例
直肌返折术治疗水平斜视60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