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业 欧阳利云
·临床研究·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刘成业*欧阳利云
(洛阳东方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河南 洛阳 471003)
: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治疗的81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研究组(n=43,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对照组(n=38,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椎体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及伤口引流量更少(P<0.05);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椎间隙高度较前升高,Cobb氏角较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9% vs 23.68%,P<0.05)。:对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显著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椎体恢复,缩短恢复时间,且安全性更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导致胸腰椎骨折患者发生率急剧上升[1]。椎弓钉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广泛认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手段,经长期实践证实治疗效果良好。但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及确立手术方式、手术适应证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学术争议。既往临床以切开复位椎弓钉内固定治疗居多,但相关研究发现,该术式剥离广,易损伤椎旁肌、脊神经后支等部位,导致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引起肌肉萎缩、坏死等情况;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在降低椎旁肌肉损伤的情况下,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疗效[2]。故本研究对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予以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及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相关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本研究为期2年(2018年7月~2020年7月),选择本院治疗的81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差异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38)。研究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5.85±7.6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5.37±7.93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等相关检查确诊为单节段T11~L2椎体压缩性骨折,但无神经损伤者;AO分型A1~A3型;无手术禁忌症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重型颅脑创伤等复合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存在肝、心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患者缺乏实验室检查或中途退出治疗者。
对照组:以伤椎为中心行纵向手术切口并逐层分离皮下组织,确定内固定位置,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锁紧螺钉,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研究组:以“C”型X线壁机下椎弓根投影点约5 cm处为中心将开口器、开路器放置于椎弓根,置入导针,安装5级扩张管及工作通路;将扩张管拨出,以空心针沿导针攻丝,完成后拔除导针;而后将椎弓根钉沿工作通道置入,插入伤椎椎体螺钉,依靠“C”型X线壁机透视下降伤椎上位螺钉撑开,操作助手对其进行校正、复位并固定。最后生理盐水冲洗并缝合皮肤。
1.3.1 手术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
1.3.2 椎体恢复情况
随访时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部分病例使用MRI或CT平扫、重建检测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氏角、椎间隙高度。
1.3.3 术后并发症
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螺钉松动、腰背部僵硬等。
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及伤口引流量少(P<0.05),见表1。
术前两组椎体恢复情况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椎间隙高度较前升高,Cobb氏角较前降低,以研究组为甚(P<0.05),见表2。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6.99%)明显低于对照组( 23.68%)(χ2=4.462,P=0.035),见表3。
表1 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D)